别搞错了!进补前先做這件事才会有效(组图)

发表:2015-11-27 00: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冬季急于进补,可能会加重脾胃负担,形成“虚不受补”。

立冬过后,气温逐渐下降,许多人立即想到要吃点进补的东西,经过夏秋季节,人们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虚弱,如果急于进补,反而可能加重脾胃负担,形成“虚不受补”。因此,进补前宜先调理“脾胃”,把“脾胃”调理好再来进补,才会达到效果。底下是调理脾胃的九个方法,道理简单也容易实行。

一、餐后养生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食毕当漱口数次,令人牙龄不败,口香。”“食饱行百步。常以手摩腹数百遍,叩齿三十六,津令满口,则食易消,益人无百病。饱食则卧,食不消成积,乃生百病。”

二、饥饱适中

宋代文豪苏东坡认为,饮食适宜是长寿的基本条件。“已饥方食,未饱先止”,他认为这样可以“宽胃以养气”。很多养生学家皆主张饮食宜节量。这里所说的“节量”是相对于饱食而言,过饥则饮食摄入不足,气血得不到足够的补充。

三、食宜缓细

《养病庸言》中说:“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医说》曰:“食不欲急,急则损脾,法当熟嚼令细。”咀嚼是食物消化之始,是胃肠消化的基础。

饮食有时《千金要方》云:“饮食以时。”就是说饮食必须定时,要有规律,才能使身体及时获得维持生命的营养素。

四、怒后勿食

古人云:“食后不可动怒,怒后不可进食。”说明进食的时候宜心平气和,一切反常的情绪都应尽力排除,才有利于胃的消化。

五、谨和五味

《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从流,腠理以密。”阐述了全面膳食,饮食多样化,食谱广泛,各类食物合理搭配的重要意义。

六、清淡为主

唐代孙思邈提倡饮食“常宜食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勿进肥浓、羹肤、酥油酪饮等。”他还主张“善养性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

七、适温而食

食物过热过烫对消化道会造成物理性伤害,久之引起病变。过寒则伤脾胃,正如《内经》所说:“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腹鸣飨泄。”即使是炎炎酷暑,也不可恣意冷饮。

八、饮食宜洁

汉代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禽兽鱼虫禁忌》中说:“秽饭、馁肉、臭鱼,含之皆伤人。”猪羊疫死者不可食,曝肉不干者不可食。


(以上皆为网络图片)

九、甘咸勿过

《素问·奇病篇》日:“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食糖过多会害脾生痰损齿,易患消渴(糖尿病)。而现代科学证明,吃盐多了,会造成心血管疾病,尤其使人易患高血压,可以使人夭折短寿。可见古人说“咸多促人寿”确是经验之谈,很有科学道理。



责任编辑:李慈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