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5年08月20日讯】1975年—1990年的16年间,阿根廷的通货膨胀异常“稳定”,除了1986年的通货膨胀率为90.1%之外,其余年份均在100%以上。1975年初,最大面额的货币为1,000比索,到1976年底,最大面额的货币为5,000比索。1979年初,为10,000比索,1981年底,面值达到1,000,000比索。1983年进行货币改革,1阿根廷比索(Peso argentino)可以换10,000旧比索。1985年再次进行货币改革,1 austral(奥斯特拉尔)可换1,000阿根廷比索。1992年的货币改革令1新比索(可兑换比索)代替10,000 australes。1新比索等于1983年前100,000,000,000(一千亿)比索。
新比索(也就是可兑换比索,以下称为比索)是与美元可以完全自由兑换的,当初问世时的美元兑比索汇率为1:1。2001年11月2日,阿根廷货币市场利率急剧飚升,以致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竟高达250%至300%。2001年12月3日,阿根廷为了对抗比索贬值的压力,采取了限制取款和限制外汇出境的严厉管制措施。这一措施一出台,导致社会剧烈动荡。12月18日,反对经济紧缩的游行演变成一场暴乱,造成7人死亡,当时的经济部长和总统被迫下台。此后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阿根廷显示了自身的“效率”,更换了五位总统。2002年1月2日,第五位总统杜阿尔德宣誓就职,面对比索强大的贬值压力,终于宣布放弃和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美元兑比索1:1的汇率时代宣告结束。
这导致阿根廷比索的剧烈贬值,在2002年3月,比索兑美元最低达到4:1的水平。2002年12月12日,比索对美元的汇率水平回复到2.48:1。比索危机发生之后,阿根廷采取三项措施缓解了当时的局势,首先,在未能与IMF和私人放贷机构达成再融资协议后,阿根廷拒绝偿付其全部债务,包括拖欠IMF的部分。这令阿根廷2002年拖欠的950亿美元主权债务成为史上国家欠债中最大的一笔。其次,将比索的价格与美元脱钩——即阿根廷经济“去美元化”——伴随而来的是所有债务和储蓄(包括私人储蓄)被强制兑换成比索,这标志着阿根廷开启了外汇管制。第三,就是比索贬值。
2002年之后,拜赖账的效果特别是大宗商品需求增长、价格上升所赐,阿根廷比索基本稳定并呈小幅贬值的态势。2011年1月,比索兑美元大致在4:1以下一线。此后的阿根廷比索又开启了新一轮加速贬值,到2015年6月底,阿根廷比索兑美元是9.1:1。
但这仅仅是阿根廷官方公布的汇率,由于阿根廷实施外汇管制,黑市汇率一直存在,但在阿根廷比索与美元汇率基本稳定和小幅贬值的阶段(2003——2011年),黑市与官方汇率差异一般在5%左右。到2012年5月,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国内通货膨胀高企的背景下,阿根廷政府打响了“汇率战”,加强对外汇市场管控,强行截留外汇,力图稳住金融市场和投资者信心。但如此一来使得居民通过正规市场购买外汇的交易几乎完全冻结,黑市美元汇率反而大幅上涨,不仅加剧市场恐慌情绪,而且进一步推高已经失控的通货膨胀。
拥有西班牙和阿根廷双重国籍的鲁文·胡里奥和老伴居住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颐养天年,每个月收到西班牙政府用欧元发放的养老金。他习惯将部分欧元存起来或兑换成美元,作为“压箱底”资产,用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但从2012年7月开始,他发现汇入银行账户的欧元养老金被阿根廷央行强制兑换成本币比索。打听之后才知道,阿根廷政府已经将“汇率战”触角伸到用外汇支付的养老金。
在阿根廷和邻国乌拉圭的边境口岸,上演的是更惊险的一幕。全副武装的阿根廷海关人员牵着警犬对过境的车辆和旅客进行细致的搜检。这种如临大敌的气氛,总会让人以为在盘查恐怖分子,或者是搜查毒品走私贩。 如果您这样想就错了,阿根廷海关人员盘查的,不是恐怖分子,甚至不是以往检查重点的毒品走私,而是正在查找美元——没收所有违禁带出阿根廷的美元现钞。
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心的佛罗里达步行街被称为阿根廷的金融街,街道两侧聚集着许多银行和货币兑换所,阿根廷警方和税务部门的稽查则在街头巡逻,打击倒卖外汇的“黄牛党”。
通过合法途径购买外汇的渠道几乎全部堵死,随之而来的就是外汇黑市交易欣欣向荣,黑市汇率大幅飙升,本币资产急剧贬值。2012年7月17日,黑市阿根廷比索兑美元汇率为6.5:1,而官方汇率是4.55:1,差价超过42%。2015年6月底,官方阿根廷比索兑美元约为9.1:1,而黑市汇率则为14—15:1。
阿根廷的比索很可能再次走上20世纪70—90年代的道路。第一,黑市产生之后,居民就不再信任阿根廷比索,持续储蓄的是美元,他们会将美元储存在“床垫中”。可当市场中的流动性匮乏之后,为了经济和政府运作的需要,阿根廷中央银行就需要持续释放阿根廷比索基础货币,形成恶性循环。第二,为确保经济增长,阿根廷政府大幅扩大公共支出,这又导致该国陷入恶性通胀——阿根廷在2014年之前很多年份的通货膨胀率均超过20%,汇率贬值和通货膨胀互相推动。而阿根廷中央银行缺乏独立性,必须配合政府的意愿进行货币发行,这与私人股权的央行具有本质的不同。
阿根廷中央银行发行的是典型的“刚性银行券”,从诞生之日起即开始贬值,一直到价值基本归零。1992年发行的1比索等于1983年前的100,000,000,000(一千亿)比索,旧比索的价值基本归零。然后又开始新一轮贬值循环……
为什么阿根廷的银行券不能告别刚性,不能采取间歇性的紧缩措施延长自己的寿命?
这种现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总体和几个因素有关:第一,取决于国家的治理水平。可以看到,2001年11月,阿根廷政府欲进行经济紧缩措施时,引起了剧烈的抗议,并最终导致骚乱。当国家治理水平比较低的时候,形成贫富差距恶化,穷人抵御不住国家采取经济紧缩的措施,当国家采取这样的措施的时候,穷人就必定走上街头,南美的街头政治也就如此形成。第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太低。当政府在经济方面遭受困难的时候就求助于中央银行印钞,甚至一些选战中给予工会和民众过度的承诺,当最终无法兑现的时候也借助印钞,最终形成基础货币不断膨胀的惯性。第三,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水平与政府支出不匹配,使得财政不具有持续性,这是以投资为主的经济体所面对的通病。
所以,你可以看到,阿根廷的历史就是在不断循环。20世纪初期,作为农业大国成为发达国家,到今天,依旧是农业大国,是发展中国家。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刚性的银行券总是走向价值归零的过程,而最终可以保护自己财产的手段就是购买土地,从获取这些银行券的当天就开始。所以,阿根廷就一直是农业国家,工业化进步的速度远远落后于欧美。
若再考察一下中国的历史,看得出也是使用的“刚性银行券”,只有贬值,少有升值,所以,也一直是农业国家,无法跳出不断循环的怪圈。俄罗斯又何尝不是如此?扣除了石油,他几乎什么都没有,只有农业。
这是每一个社会进程的内在逻辑,是根本。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责任编辑:靖晔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