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3年12月08日讯】陶渊明不仅是诗人,也是思想家,他的诗带有浓郁的哲理意味。沈德潜说诗“贵有理趣”①,陶诗便是最富于理趣的。他的诗不是从抽象的哲理出发,而是从生活出发,将生活中的感受升华为哲理,又将这哲理连同生活的露水和芬芳一起诉诸诗的形象和语言。所以他的诗既有哲人的智慧,又有诗人的情趣,隽永厚朴,耐人寻味。
陶渊明思想的核心就是崇尚自然。《归去来兮辞》说:“质性自然”,《形影神序》说:“神辨自然以释之”,“自然”,是指导陶渊明生活和创作的最高准则。
陶渊明说:“咨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②又说:“茫茫大块,悠悠高曼,是生万物,余得为人。”③人既秉受天地之灵气而生,就应避免世俗的牵扰。隐居山林、躬耕田园最符合人的本性。《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
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返回自然集中地体现了陶渊明的人生哲学。在他看来世俗的名禄好像罗网和樊笼,束缚人的天性;只有回到自发的状态与自然保持一致,才能得到自由。陶渊明常常吟咏归鸟:“翼翼归鸟,相林徘徊。岂思天路,欣及旧栖。”④“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⑤诗人借着眷恋山林的归鸟,表达了他的向往。他又从归鸟悟出人生的真谛,《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
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的末尾两句涉及魏晋玄学中的言意之辨,乃是当时的士大夫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陶渊明无意用诗歌作玄学的图解,他只是从生活中体验到一点真理,想说又觉得不必说,不好说,于是采取了一种含蓄的手法。王弼说:“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⑥在这首诗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可以说是象。象是存意的,所以说“此中有真意”。但真意是什么呢?没有说。既然已经得了真意,也就可以忘象忘言,不必将它说出来了。不过我们还是能够从诗的形象中体会出陶渊明的真意: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宇宙万物亦莫不顺乎自然。人当然也要顺应自然之理,生,受气于大块;死,托体于山阿。这就是诗人在看到南山归鸟的一瞬间忽然悟出的道理。汉代杨王孙说:“吾欲裸葬,以反吾真。”⑦被认为违反了礼制,连他的儿子都不敢从命。陶渊明却说:“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⑧在返回自然的意义上,裸葬又有什么可以厚非的呢?“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⑨死亡是躯体完全地复归于自然,根本用不着恐惧的。
返回自然的思想,包涵着对于世俗社会和名教礼法的厌恶与鄙弃。虽然它的方式只是消极的逃避,但其中却有反抗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积极意义。陶渊明返回自然的思想和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开辟了新的蹊径。
返回自然是总的思想倾向。在道德修养方面,陶渊明提出“抱朴含真”作为奉行的原则。“朴”,本是老子的观念,他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复归于朴。”“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老子所谓“朴”有时指道,即宇宙万物的总根源,绝对精神之类的东西;有时又指未曾沾染礼法和智巧的淳朴、素朴的人性。陶渊明所谓“抱朴含真”、“抱朴守静”⑩,都是在后一种意义上应用朴的概念。关于真,《连雨独饮》说:
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百情远,是忘了世情,但还没有忘天。再进一步,连天也忘却了。但天并末离去,它体现为“真”,即天真。任真才是首要的原则。什么是真呢?《庄子》说:“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11)又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12)“真”与世俗礼法相对立,指的就是人类自然的本性。“抱朴含真”的意思,即保持这种本性,使它免受礼教的约束或名利的萦扰。“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养真衡门下,庶以善自名。”(13)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14)这些诗讲的都是这个意思。在陶渊明看来,一个人只要善于养真,保持真想,就能独立于污浊的社会之外了。
“抱朴含真”又体现了陶渊明的社会理想。他认为上古生民是最真朴、最淳厚的:“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15)名教兴起之后,人才渐渐失去了真性:“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16)“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17)他的理想是摆脱礼教加在人身上的种种巧饰、虚伪和名利的欲望,恢复类似上古时代人类的自然本性。如果人人都能如此,那么社会的污浊丑恶就可以随之消除;一个淳朴的“傲然自足”的社会就可以建立起来。正像他在《戊申岁六月中遇火》一诗中所歌咏的:“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他的《桃花源诗并记》生动具体地描绘了这个“抱朴含真”的理想社会的图景。在这里,“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没有人为的智巧。“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人人从事着劳动。“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没有君主也没有王税。这自给自足、自然自得的桃源,便是陶渊明社会理想的体现。
陶渊明敏锐地感受到社会的腐败、黑暗和虚伪,他厌恶这个社会,追求一种理想的生活。仅仅这一点已经显示了他的卓越。但陶渊明对社会的不满,主要是不满意社会道德的堕落。他努力探索社会黑暗的根源,寻求一个光明纯洁的社会,但他找错了门径,找到人性和道德的范畴里。似乎“智巧萌”、“大伪兴”便是社会腐败的根源,只要用“自然”之义去净化人类的道德,就可以达到净化社会的目的。他像一切看不到未来的人一样,只能从往古的传说中寻求理想,他所找到的理想不过是一个不可企及的“神界”,幽闭在桃源之中,永远得不到实现的机会。
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又表现为对于自然化迁的委顺。陶渊明认为“化”是规律,宇宙间的一切都是不断变化的,人也是不断变化的。他的态度便是“纵浪大化”,以一种恬淡的心情顺应自然的规律。
《形影神》诗序说:“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人们由于惜生而产生苦痛,是因为不明了“化”的道理。“神”以自然之理劝说“形”、“影”,所讲的不过是一个“化”字而已。且看“形”与“影”之间的一段对话。《形赠影》说: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
复不如兹。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但余平
生物,举目情凄湎。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形”羡慕天地山川之不化,痛感人生之无常,主张以饮酒来愉悦短暂的人生,这代表了魏晋时期相当普遍的一种颓废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人生观。针对“形”的苦恼,“影”主张立善求名以期精神之不朽。《影答形》说:
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与子相遇来,未
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身没名
亦尽,念之五情热。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
“影”的话代表了名教的要求。名教本有因名设教的意思。名,既指名分尊卑,又指名誉声望。《三国志·魏书》卷二十二《卢毓传》:“常士畏教慕善,然后有名”,可见立善求名是名教为一般士人规定的道路。陈寅恪先生说:“(影)托为主张名教者之言,盖长生既不可得,则惟有立名、即立善可以不朽,所以期精神上之永生。此正周孔名教之义,与道家自然之旨迥殊。”(18)所论极是。
对于“形”“影”的苦言,“神”代表诗人分别予以解释。它先针对“形”说: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神”用自然化迁的道理破除“形”企求腾化长生的迷惑,是有积极意义的。自秦汉以来神仙之说广泛流传。晋以后以葛洪为代表的道教宣扬服食求仙、养生延年,适应了贵族地主妄图永久保持腐化享乐生活的要求,得到他们的信任和提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魏晋玄学家大多迷信神仙企求长生,据说何晏是第一个服寒食散“获神效”的人(19);嵇康相信服食养生;阮籍也说:“独有延年术,可以慰吾心。”(20)陶渊明却坚持化迁的思想,认为万物都是变化的,“情随万化移”(21),“万化相寻异”(22),否定服食延年之术,这是一种可贵的唯物主义态度。
对于“影”所主张的立善求名,《神释》说: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善恶的标准尚且不一,立善又有什么用呢?陶渊明在《饮酒》中说:“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在一个善恶不辨、是非不分的社会里,立善求名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神释》最后说: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既然化是普遍的规律,那么就纵浪其中,顺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再以生死名誉为念了。“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旧;“形迹凭化迁,灵府长独闲”(24);“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25),纵浪大化正是陶渊明一贯的思想。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陶渊明是怎样把崇尚自然的思想运用到人生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他用自然作标准去衡量现实,发现了现实的丑恶和虚伪,主张返回自然的人性,返回原始社会的自然与淳朴。他以自然作旗帜,和虚伪的名教、黑暗的政治以及竞逐名利的世俗社会相对抗。这些都是可贵的。然而陶渊明并没有完全摆脱名教的束缚,立善求名对他还有诱惑的力量。崇尚自然和顺从名教两种思想常常在他心中交战,使他不能安宁。他明知酒是“促龄具”,写了《止酒》诗,但还是忍不住常常要酕醄一醉,藉以忘却那缠绕在心头的苦闷。自然与名教的交战,集中表现为归隐与出仕的矛盾。他自二十九岁“起为州祭酒”,到四十二岁辞去彭泽令,前后十三年始终为此苦恼着。《荣木》诗由木槿花朝生暮落,想到自己“总角闻道,白首无成”,十分感慨,最后一章写道:
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罕!
他没有忘掉孔子的教诲,也没有忘掉名。他在一些别的诗里又说:“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26)“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27)“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28)但他不能为追求功名而违反自然的原则:“推诚心而获显,不矫然而祈誉。”“靡潜跃之非分,常傲然以称情。”(29)他认为不论是出处潜跃,都应顺乎自然之旨。显誉也是自然得来,不可用矫饰的手段求取。
对于富贵,陶渊明也未曾忘怀,他说:“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30),可见心中是有斗争的。不过他认为富贵不能苟得:“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钦”(31);也不能违己:“饥冻虽切,违己交病”(32);“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既轩冕之非荣,岂缊袍之可耻。”(33)摆在富贵之上的,还有更高的原则即自然。他真正做到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34),用自然之道战胜了对于富贵的希求,始终不与腐朽的世俗社会同流合污。陶渊明的思想、生活和诗歌最终都达到了自然的境地,在中国古代的诗人和思想家里,他确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
注:
①《清诗别裁·凡例》。
②《感士不遇赋》,陶澍注《靖节先生集》卷五。
③《自祭文》,同上卷七。
④《归鸟》,同上卷一。
⑤《归去来兮辞》同上卷五。
⑥《周易略例·明象》,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一九八○年第一版第六○九页。
⑦《汉书·杨王孙传》,中华书局点校本第二九。七页。
⑧《饮酒》其十一,陶澍注《靖节先生集》卷三。
⑨《拟挽歌辞》其三,同上卷四。
⑩《劝农》、《感士不遇赋》,同上卷一、卷五。
(11)《庄子·渔父》。
(12)《庄子·秋水》。
(13)《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陶澍注《靖节先生集》卷三。
(14)(23)《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同上卷三。
(15)《劝农》,同上卷一。
(16)《饮酒》其二十,同上卷三。
(17)《感士不遇赋》,同上卷五。
(18)《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刊印,一九四五年出版。
(19)见《世说新语·言语篇》注引秦丞相《寒食散论》。
(20)《咏怀》其十。
(21)《于王抚军座送客》,陶澍注《靖节先生集》卷二。
(22)《己酉岁九月九日》,同上卷三。
(24)《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同上卷三。
(25)《归去来兮辞》,同上卷五。
(26)《拟古》其二,同上卷四。
(27)《咏荆轲》,同上卷四。
(28)《杂诗》其二,同上卷四。
(29)《感士不遇赋》,同上卷五。
(30)《咏贫士》其七,同上卷四。
(31)《咏贫士》其三,同上卷四。
(32)《归去来兮辞》,同上卷五。
(33)《感士不遇赋》,同上卷五。
(34)《五柳先生传》,同上卷六。
(原标题:崇尚自然 陶渊明思想的核心)
来源:网文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