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源和环境角度反驳叶檀的人口论

作者:梁建章 发表:2012-09-18 12:1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3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笔者非常高兴地发现,一些经济学家和财经评论员终于开始关注人口问题了。叶檀女士近期在FT中文网提出的几个支持计划生育的观点很典型,值得讨论一下。

首先,叶女士的一些人口的数据有差错。很多人口学家已经指出,中国在1949年后人口快速增长,实际上和很多国家是同步的,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并没有增加。中国现在的人口总人数增长已经非常缓慢,完全是由于寿命延长造成的。进一步看,中国的出生率极低,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生育率不到1.2 (即每个妇女只生1.2个小孩)。即使人口普查的数据有误差,人口学界的最乐观的估计生育率也只有1.5. 中国已经和日本一样成为严重少子化的国家,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现在新生儿的比例只有世界的10%,是有历史以来的最低点。

叶女士在后面两篇文章中,提到了以下几个观点,现在一一反驳如下:

首先,叶女士认为 “贫困群体与高净值群体倾向于高生育率”,并暗示放开计划生育会让穷者多生。如果从全国范围内看,的确有收入越低,生育意愿越高这个现象;但与此同时,在生活方式类似的一群人里,却存在收入越高生得越多的现象——这是因为,收入高的人更能承受抚养小孩的成本。在欧洲国家里,富裕的北欧、西欧国家的生育率就高于相对贫穷的东欧和南欧的国家。在中国,农村人比城市人更愿意生孩子,但是不一定穷的城市人比富的城市人更愿意生小孩。与十年前不同,今天大多数农村的年轻人,已经在城市里工作生活。他们未来面临和城市人一样的抚养小孩的高昂成本。他们的生育率可能比更富有的城市户籍人口更低。在台湾、韩国等东亚地区,几十年前,他们也经历了大批农民潜迁入城市的过程,结果是这些人到了城市以后,生育率就被城市人趋同了,如今,他们的生育率很低,不过他们比中国早20年意识到这个少子化的问题,不遗余力地鼓励生育。

其次,叶女士还认为“中国能源消耗强度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5倍”,所以要控制人口。 很有意思的是,同样的数据,我却在《中国人太多了吗?》中用来论证相反的结论。中国能源使用效率低,正好说明了中国的能源问题是发展模式的问题,而不是人口的问题。中国只要实现了发达国家一样的能源效率,就可在不增加现有的能源消耗量情况下,使中国的人均收入再增加3-5倍,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而且新能源的技术还在不断完善,成本还在下降。如下图显示太阳能发电和火电的成本趋势,在今后的十到二十年里,太阳能发电成本就会接近和低于风电成本。

当然,新能源也可能没有预料的发展那么快,那很可能是由于有更加低廉的火电资源,被开发出来。最近新技术使得美国的巨量的油气岩储藏得以开发,天然气价格骤降,专家预测将来美国很可能是个能源的净出口国。中国也有丰富的油气岩资源,正在积极组织开发。

由此可见,中国乃至世界的能源供应都是乐观的。当然开发新能源,例如建设风电和太阳能电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都需要政府有良好的财政状况。如果中国将来的人口结构严重老化引发财政危机,反而会拖累新能源的开发速度。

此后,叶女士又用大量篇幅写了中国的水资源匮乏和水污染等的问题。实际上, 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和很多欧洲国家差不多, 且远高于韩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在中国,63%的水用于农业灌溉。中国农业灌溉的利用系数只有0.4,而发达国家的利用系数高达0.8。 以色列的人均水资源比中国低得多,却能以其世界领先的滴管技术出口水果,还能出口滴灌技术。如果中国能够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利用率,就能节省一半的农业用水,彻底解决缺水问题。

另外,在城市里节约用水的空间也很大。很多工业用水只要肯花成本净化,就完全可以被再利用。此外,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成熟,已经被很多国家使用,而且成本只在每吨在0.5到1美元, 比现在的水价高了每吨1-2元。 叶女士说“中国的沙漠在西部,海水淡化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其实中国的西部如新疆和西藏,因为人口稀少反而是人均水资源较高的省份,人均水资源最低的人口稠密的山东、河北、京津等北部沿海和近海地区。如果其他节水和产水的技术成本太高,这些沿海或近海地区完全可以大量利用海水淡化,所以海水淡化的成本应该是水成本的上限。 水价高了每吨1-2元,中国人承受不了吗?简单算笔账,如果把搞计划生育的几百亿直接费用,用来补贴北方地区的水费,可能水就不用涨价了。

环境问题不是人口问题,而是一个经济问题。造污水处理厂、投资清洁能源最终靠的是财力。我们到发达国家去旅游,哪一个不是山清水秀?就连人口稠密的日本、韩国,如果稍稍远离大城市,也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这是因为这些富裕国家,有意愿和财力去解决环境问题。有研究表明,在工业化过程中,环境会经历一个先坏后好得过程。在工业化后期,人们就有财力和意愿去解决环境问题。如今,在中国沿海的富裕地区,也可以感受到环境正在逐步改善。当然,中国现在人均GDP还只有5000美元,才刚刚开始有能力和意愿去解决环境问题,所以污染还很严重;今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会逐步得到改善。和开发新能源一样,需要大规模的投入,这就需要雄厚的财力和年轻的人口结构。

“资源环境约束”的观点很典型,但是经不起推敲。这种观点过分夸大了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却忽视了人口多有分工更细、创新更多、产业集聚等好处;而且“资源约束”这一观点也完全经不起事实的检验。世界上既有人均资源丰富的富国,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也有人均资源极为贫乏的地区,如日本、新加坡、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等。事实上,工业化以后,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因为资源的硬约束而发展不起来的,资源相对贫乏的东亚国家都发展得非常好,反而资源丰富的拉美国家却发展滞后。 在五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很多国家都经历了人口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国的人口在世界人口的比例几乎没有增加, 只是中国由于实行了错误的经济政策,并没有像亚洲四小龙、日本一样,人口和经济同时快速增长。

可见贫富和人均资源无关,人口数量少并不一定对经济发展有利,但是人口结构的扭曲必定对长远的经济发展有确定的负面影响。最新经济研究还表明,工作人口年龄结构老化以后,年轻人的创业和创新活力大幅降低,整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减弱。近二十年日本经济的变化,也证明了人口少子化和老龄化对创新的影响,他们的科技创新力明显下降。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之剧烈,是史无前例的,中国将在一代人时间成为世界上变成人口结构倒金字塔型最严重的国家,各方面的风险难以预测。计划生育的支持者们,我们真的还要不顾巨大的社会成本,来增加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风险吗?

来源:金融时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