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盐”为何能让食脸男“丧尸化”?(图)

发表:2012-06-04 19:0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31岁的迈阿密“食脸男”鲁迪•尤金(左)袭击路边流浪汉(右)

5月26日,31岁的迈阿密男子鲁迪•尤金,突然袭击路边流浪汉,并几乎将受害者的脸全部咬了下来。“食脸男”事件引发了大量的猜测,有人声称他的DNA“与人类不符”,也有人说可能是感染了“丧尸病毒”,其中最靠谱的猜测,是因为他服用了迷幻药LSD。但根据目前迈阿密警方的消息,他很可能是服用了一种被称为“浴盐”的新型毒品。

LSD:“意外的产物”

在“食脸男”事件刚刚发生时,警方曾认为他服用了LSD,从而产生了幻觉。LSD是“麦角酸二乙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的缩写,是用麦角酸合成的一种强烈的精神类药物。1938年,瑞士著名的化学家阿尔伯特•霍夫曼(Albert Hofmann)在开发呼吸道药物时首次将它合成出来,但那时它只是个普通的中间体,仅拥有一个普通的编号:LSD-25。

直到4年后的1943年4月6日,当霍夫曼教授重复这个实验时,指尖无意中蘸上了一点这种物质,就随意放在嘴里尝了一下,没想到却造成了强烈的生理反应。据他自己回忆,他“躺在床上,感觉身体是中毒了,满脑子都是诡异的幻想,眼前像万花筒一般不断浮现出古怪的画面,闪烁着各种色彩与形状,直到两个多小时后才逐渐平静。”而他摄入的LSD大约只有250微克(1g=10^6微克)而已!这次鲁莽而有效的试验,迅速引发了人们对LSD的重视,开始研究它医药方面的用途。换句话说,如果霍夫曼教授实验习惯足够好,牢记“绝对不要品尝药品”的规定,LSD的诞生也许还得拖延上好多年呢。

1947年,LSD以“Delysid”的商品名荣耀登场,作为一种精神药物上市,医生们对它的评价也相当不错。而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官方逐渐发觉这种药物似乎有些不对劲,一番调查之后才发现,许多青年人将其作为刺激神经兴奋的药物而滥用,造成了许多人身伤害事故甚至是犯罪。于是,美国政府在《管制物质法案》(CSA)中将其列为I类物质加以严格控制。从1968年后,除非得到禁毒署(DEA)的特许,任何人或组织在美国制造、持有、运输、分发、使用LSD都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并可能构成犯罪遭致刑罚。

正如霍夫曼教授那样,滥用LSD的人同样也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不适,特别是在剂量加大之后,会出现持久性知觉障碍(HPPD):视觉会出现障碍,如看到物体周围有光晕、移动的物体后面有轨迹,无法辨别颜色。此外,精神方面会出现极度的恐惧、焦虑等幻觉,一些服用者还会出现严重的暴力倾向,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人身伤害。因此,LSD在世界各国都普遍被认为是一种危害甚大的毒品而加以严厉查禁。

不过,这次迈阿密“食脸男”案件,恐怕跟LSD还真的扯不上关系。

浴盐:新型毒品

有新闻报导指出,该男子服用的是一种叫做“浴盐”(Bath Salt)的新型毒品。不过目前,虽然警方的毒理报告还没有正式公布,但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这种“浴盐”到底是何方神圣。实际上,这种让人“丧尸化”的“浴盐”是一种卡西酮类(cathinone)衍生物,包括MDPV和MDMA等复杂的违禁物质。


“浴盐”是一种新型毒品。

当今各国的法律,特别是刑法,都强调“法不禁止即许可”,也就是说,如果法律没有规定某件事情是违法、犯罪行为,则这样做就不是违法的,更不会坐牢。于是,“设计过的毒品”(designer drugs)就应运而生:即在现有违禁药物的分子结构中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加以修饰,得到一系列与原来的药物结构不同、效果却差不多甚至更强的物质,便可以合法的拿来出售了。更省事的办法,就是发掘拥有和现有的违禁药物类似精神作用的药品,并把这些未被法律明文禁止的“亲戚”当做新型毒品销售,实际上就是打了一个法律上的时间差。

卡西酮类衍生物就是这样的新型毒品。MDPV简称亚甲基二氧吡咯戊酮,早在1969年就被人工合成,但到了2004年时,它作为神经刺激性物质的作用才被人逐渐重视起来。而当时的美国法律并未对它作出任何限制,可以光明正大的制造和出售。

当然,根据1986年通过的法案,它没经过美国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审查、批准,所以不能用作食品或药品。不过这也不难规避,销售商们用一个小伎俩就能应付过去:我卖的这个是“浴盐”或“花肥”,不是药品;我还特别在商品外包装上标明了“禁止人类服用”(not for human consumption),FDA总管不了这么宽吧?

于是乎,含有MDPV、MDMA等精神类化学物质的新型毒品,就这样堂而皇之的摆在便利店、酒吧里出售,市面上甚至有“云彩9”、“白马”等品牌之分,“浴盐”的诨名就从此而来。实际上,这些卡西酮类衍生物的亲戚,就是甲基苯丙胺 (methamphetamine),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冰毒!

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11年7月,DEA实在看不下去了,对此类物质发布了为期一年的临时禁制令,制造、销售“浴盐”的行为被视为犯罪加以打击;同时加紧对其进行研究,争取在禁令到期前推动国会立法,将它们列入毒品目录之中。

具体而言,从上面这个图就可以看出“浴盐”与LSD的差别究竟有多大了。也许是LSD的光芒实在太劲,久而久之竟然成为了所有“致幻剂”的代称,这倒很像是“Jeep”原本是个商标,后来却成为了一类汽车的通称了。

那么,这些冰毒的“亲戚”,其危害与LSD相比又如何呢?答案是,也许更糟糕。

恐怖的“浴盐”

2011年,《综合医院精神病学杂志》(General Hospital Psychiatry)上报导了3例服用“浴盐”后被送医就诊的案例:一个年轻小伙反复拨打911报警,声称一群不明身份的人围堵在窗口外,不停的骚扰他,不过警方早已确认他的窗外压根就没人;另一个家庭主妇被自己的丈夫送到了急诊室,她活灵活现的讲述了有人多次闯入她家的情形,而忍无可忍的丈夫则用DV证明了所谓的入侵者只是空气而已,这两人都是服用了“白马”牌浴盐的患者。

而就在2012年1月,《药物毒理学杂志》(J. Med. Toxicol)报导了一例服用“浴盐”致死的案例[2]:这名40岁的男子在服药后,变得非常富有攻击性,情绪失控,然后出现了严重的幻想症状,撕掉自己身上的所有衣服后跑到了街上。闻讯而来的警察想要将其送往医院,却遭到了这名男子的激烈反抗。为了保护他和周围的人,警方不得已使用了电击装置,而他此刻似乎变得力大无穷,居然连续电了3次才将他制服。被送到医院后,他出现了心跳加快、血压下降、贫血的症状,尽管经过全力抢救,还是在入院42小时后被宣布死亡。


DEA收缴的浴盐毒品。

从这些案例中,不难看出服用“浴盐”的后果:除了身体上的危害外,强烈的幻觉使得这些患者意识紊乱、行为失常,如果碰巧还是个身体健壮的人,则很容易作出伤害他人的举动。而根据一项调查,服用“浴盐”的人中超过80%同时还服用大麻、可卡因、安定类药物或饮酒[3],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使得他们的精神状况更加糟糕,无论是口头还是鸣枪警告,都没法让他们理解。同时,他们的感觉变得混乱而迟钝,即便子弹打中身体也未必能立即将其制止——这和影视作品中的“丧尸”特征完全相似。所以,如果“食脸男”真的是因为服用了浴盐而做出骇人的举动,也就属于意料之中了。

尽管“浴盐”并非LSD,但它们同样是害人害己的东西,“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口号绝非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 Hallucinatory delirium following use of MDPV:“Bath Salts”.General Hospital Psychiatry. 2011.33.525-526.
[2] Death Following Recreational Use of Designer Drug “Bath Salts” Containing 3,4-Methylenedioxypyrovalerone (MDPV).J. Med. Toxicol. 2012.8:69-75
[3] The Toxicology of Bath Salts: A Review of Synthetic Cathinones. J. Med. Toxicol. (2012) 8:33-42
[4] Ten Arrested in New York “Bath Salts” Round-Up



来源:果壳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