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百日 房地产陷入最坏博弈(图)

作者:马光远 发表:2010-07-24 11:4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一方面是坚挺的房价和种种有关房产新政松绑的传闻,一方面是有关部门坚定不移地贯彻新政的决心。对于政策与房价的僵持状态,民众对未来房价的担心和焦虑远远多于对政策的信心。既然政策如此高调,各部委的决心如此之大,为什么却难以撼动明显不合理的高房价,这种恶性博弈的背后,不乏现实生态下中央、地方和开发商围绕房地产而各打算盘的“经济逻辑”。

以本次房地产新政的种种传闻为例。之所以有关于房地产调控政策提前结束的论调,最主要的原因是对下半年中国经济下滑态势的担心,在最近高层的频繁调研中,高层对中国经济下半年的走势看法谨慎,而温总理在湖北等地考察时关于中国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的增多更是被很多人视为未来宏观政策松绑的一个信号。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地方政府、开发商乃至学者们对于刚刚实施不到三个月的房地产新政提出了可能放松的判断,在某种程度上也绝非空穴来风。而二季度的经济数据似乎也印证了这种担心,GDP增长从一季度的11.9%降至10.3%,超过了预期。

除了经济增长的考量之外,本轮房地产的政策目标模糊也成了博弈各方利益的焦点。按照新政的字面意义,本轮房地产调控的目的在于“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就此而言,全国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势头基本得到了遏制,一些人认为,既然政策的目的不是为了房价下跌,而只是“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房地产调控已经达到了目的,无需继续调控或出台新的政策。

就时下的态势而论,房价的坚挺已让房地产陷入了最坏的“纳什均衡”,这种没有妥协和非理智的自杀式博弈虽然带有某种赌博和侥幸的成分,但就结果而言,无论对于中国宏观经济、房地产以及民众,都是最坏的选择,最近三个月以来成交量的暴跌更是预示着开发商与民众之间对目前的房价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在资金链日益收紧,民众对房价不认同的情况下,支撑开发商信念的,依旧是对政策的幻想,很显然,这是一种纯粹的政治逻辑。

诚然,中国房价的确复杂,房价的逻辑也不纯粹是经济的,但就目前的形势来说,这一次开发商选择的“硬扛”的策略基本上可能算下下策的选择:一是就中国经济而论,上半年11.1%的增长几乎意味着,中国经济2010年的增长在9%以上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尽管从二季度开始,增长的确在放缓,但只是从一季度较快的12%左右降低到9%-10%,依然属于全球最快的经济体。

在经济增长态势良好的情况下,政府没有任何理由放弃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具有极大威胁的高房价的约束;二是就政策的公信力而言,一旦调控松绑,所谓史上最严新政很有可能成为“史上最短”的房产新政,最起码可以判断,房价在没有回落的情况下将再次迎来报复性的反弹,房地产政策将彻底丧失民意基础和支持,这对任何一个执政党而言,都是最危险的选项;其三,就房地产本身的发展而言,本轮房地产调控不仅仅是控制高房价,更是为中国房地产未来的健康发展确立一个公共政策的框架体系,包括房地产在内的一系列举措不仅仅立足于当下,更是放眼于未来。

基于此,笔者认为,为了打破目前的僵局,决策者应该就目前的房地产调控释放明确的信号,在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的情况下,政策应该优先选择“稳定和延续”,应该坚持解决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深层问题,坚持消除房地产泡沫破灭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隐患,切不可贸然让房产新政再次半途而废,同时,应该启动问责机制,督促地方出台配套细则,新政百日已过,地方配套细则的出台却遥遥无期,如果没有追责机制,政策将依然会被地方政府悬空,难以发挥威力。

来源:华夏时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