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枫丹白露邂逅圆明园(圆明园国宝首次亮相)(组图)

发表:2009-12-08 23:3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这次的法国之行神情闲淡,因为是给李坤的漫画展做绿叶,所以既无严阵以待的工作也无繁复的社交压力,更由于对法国的那些名胜如数家珍,所以也很难再捕捉到 那种朝圣者般心态。仿佛自己家的后花园。若无季节转变,阴晴圆缺的提醒,便变得索然无味。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所以当他们信誓旦旦的吵着要去枫丹白露时, 我脑子里闪现的居然是弗朗索瓦一世的那张喜感的老脸。这种视觉残像伴随着苦涩的咖啡。让人觉得不爽。所以我想我还是在宾馆看书或者画画吧。

怮不过李坤夫妇的软磨硬泡,加上清晨那一缕和煦的阳光。心情不免变得柔软,拿起长焦的相机便和他们一起成行了。这一念之间的柔软也便成就了我与中国圆明园国宝的邂逅。

枫丹白露宫在巴黎远郊,没有直接的便利交通,所以来参观的人稀稀落落,诺大的一个宫殿游客和管理员加起来不足百人。我们去的是早上,游人更少。桑德拉和塞 琳娜去向管理员买票,并简单介绍了我们的来意。今天的负责人是个中年女人。听说我们是来自中国和美国的艺术家,对我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们也给了她这次 在法国漫展的宣传册,还有在法国出版的书。她看了又看,表示很喜欢。说:你们来自中国,我有几个问题想要请教。我可以带你们去参观中国藏品,这个藏品馆平 时都不对外开放的,要是有重要的客人,也要提前预约的。不知道你们可有兴趣?

我们一听,心里窃喜,这真是百年难得的机遇。当然,当然,我们当然愿意去看,那里的中国珍宝已经与我们阔别160年。不知经历过多少人的手,看过多少人的故事与兴衰?何况是在这异国他乡,这座梦幻般的宫殿。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这个屈辱的场面。我们都知道有大量的国宝流失,但是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刻,又有多少人能知道我们流失了 多少?恐怕连深谙宫中事故的老太监也未必能描述得清,说得详细,何况在那措手不及的失重心情下。之后的这道伤口在中国人的记忆中很难抹去。但究竟遗失多少 对于中国人来说,甚至世界来说都始终是个谜。满清皇庭的统治者更不愿公布自己的这桩丑事,打肿脸充胖子的轰然死去。

所以今日得以一窥便显得更加珍贵与惊喜,甚至是历史的侥幸。

即便我脑海中勾画了多少奇珍异宝的想象,但是当我第一眼看到中国馆门前这个香炉时,还是深深的窒息了。“聚宝龙庭”,也许法国人会赞叹这个图案的微妙,这 个色彩的艳丽,这个造型的巧妙。但是他们能读懂多少这四个字和后面中华民族的信仰呢?一个与神相连的国度。一个天人神鬼共生的缤纷世界观。的确,现在的中 国人再没有几个相信有神龙了。但是骄傲自大的现代人应该记得,这个伟大的民族相信了神的存在5000年,并且创造过人类最辉煌的盛世。

沉重的大门被缓缓打开。里面一片黑暗,一个沉闷而有隆重的气息扑鼻而来。这里沉睡着一个古老大国的骄傲和伤痕。心情突然变得复杂。拿破仑三世为了欧仁妮皇后建立了这个中国馆。在150年后迎来了一群他不曾想过的中国人。怀揣着孤独的心绪。

管理员打开灯。把厚重的窗帘拉开。当想象的光怪陆离被现实的光影凝固。仿佛岁月的尘封也悄然苏醒。我突然间意识到,这不是一个展览馆,怪不得枫丹白露从未 公开展出这些珍宝。也没有让游人参观,这只不过是一个仓库。把那些他们搞不懂的奇珍异宝填鸭似的塞在一起。所有的珍玩摆放德既没有章法,又显得廉价。

谁也没有想到,我进屋的第一句竟然是一声叹息。这一叹就是150年。


这个摆在柜子里的两个金花瓶,是拿破仑三世送给皇后的,而中间那个乾隆年间的金质景泰蓝水壶有一个同样的一对,现在是故宫的镇殿之宝。


据说 这一对金色的价值连城呢,而我更看重他的历史和那个拥有泥瓦匠称号的拿破仑三世,法兰西最后的帝



这个乾隆年间的水壶据说是乾隆最喜爱的玩物之一.绝对的国宝级,故宫里那一对的品相要比这个差很多.


谁家的三寸金莲,儒家走向末法的陋习,


 


这里原来是个客厅.大有大西方合璧之感.


这就是主堂正中央的宝物了,金舍利塔.大约是1770年间制.


连凳子都那么亲切.


就是这一对蓝色的狮子,让我们人人都有想据为己有的欲望.


彩釉大瓷盘.



这里的玉器都是可望而不可得,他们摆放的使其显得很廉价.注意左上方那个红色的狮子,是南海罕见的红珊瑚雕刻而成的.也是乾隆间的.空间太小,光线太差,镜头太长,我是带错镜头了.

 

过去现在未来佛被拿破仑三世用来装饰屋顶了.


清宫皇后的套具.


喜欢那个玲珑剔透的白玉杯子.


罕见的紫玉雕.刘伶醉酒?


每一件都值得细细玩味,玩味这些的又曾几何人?

 

蓝色镶金的景泰蓝麒麟,据说是法国历届文化部长最喜欢的器物,而边上的那一对纯金的钟更是巧夺天工.

 
 

这个柜子就是管理员向我请教的问题之一.柜子上的图案都是什么?

是上洞八仙,中间是唐朝诗意图,我认出了枫桥夜泊,9月9日忆山东兄弟.清明等.


留一张影吧,不知何年何月会再次与你重逢.


感谢这个管理者,聊以纪念.

看得太多,就看得不忍,看得太多,就看得心有余悸,看得太多,就看得伤痕累累。这个黑洞洞的房间里关着一个死去的大国,关着一个天朝盛世的鼎盛。关着一个 古老民族的荣耀。圆明园这个人类历史上的最华丽之宫。被熊熊烈火吞噬,剩下一副狰狞的骨架,这个溶华人智慧与精湛技艺于一身的艺术殿堂,其骄傲被飘洋过海 的封锁,留下了屈辱和悲愤。正是由于这些宝物的遗失,才引出了中国这150多年的沧桑岁月,正是这些宝物的流失,才把中国一步步引向万劫不复的深渊,也这 是这些宝物的流失,才改写了一个民族的命运,恰恰正是这些宝物的流失,才看到了文明的挣扎原来比战争的杀伐更为惨烈。

这批珍宝的流失,伴随着圆明园的熊熊烈火,满清王朝终于不再以天朝自居了,开始了他漫长的改革开放,立精图强之路。以挽救他衰亡的命运。洋务运动于是轰轰 烈烈的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治国纲领的引领下。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大胆的改革和实践。以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很快的就在工业化的指标上赶 上了英法。强大的海军。强大的钢铁产量与同样强大的枪炮让他们充满自信。也有理由骄傲。然而1898年甲午海战的爆发,以同样的错愕震惊了世人,我们居然 败得如此惨烈,如此痛心疾首。

有识之士意识到,比经济体制改革更重要的是政治体制的改革。

于是迎来了第二次改革浪潮,效仿英国光荣革命之路,走君主立宪制之路。百日维新却遭遇了晚清体制内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弹。不推翻这个满人统治,就不可能 实现真正的民主,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孙中山意识到这一点。才痛彻心扉的喊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意识民族的独立才是富强的关键。于是我们也看 到,在政治体制改革之上的是民族意识的独立。

于是辛亥革命成功了,中国终于迎来了新的纪元,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在巴黎和会上。然而凡尔赛协定的不公平待遇,却让这个新生的共和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窘境 和尴尬。于是在中国有一群激进的学生头脑充血,走上了街头。烧了赵家楼,痛殴了章宗祥。虽然这种义愤填膺显然是鲁莽的,是没有任何方向感的发泄。但人们不 得不思考:民族已经独立了,体制已经走向共和了,为什么还是弱国待遇?部分人把这种不公待遇的矛头指向了无辜的老祖宗。借此否定了中国的一切传统文化。誓 死要把中国传统文化拉下马,甚至要改良中国人的品种。这种激进的情况下,直接导致了西来邪灵的入侵。

中国有着5千年灿烂的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根植在中国人的灵魂深处,要想做文化上的彻底革命,无疑是漫长而深远的。一个新政权因此而建立,发动了浩瀚的文 化大革命,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否定,歪曲和破坏以后。新一代的国人,已经完全塑造到了毫无仁义,不知文明,丧失诚信,道德堕落,成为不知天高地厚只知道及 时行乐的行尸走兽。在中国经常听人提起,现在人信仰的是金钱?道德算什么?其实那是人与神的契约,没有道德的中国人会怎样?

无疑这一场救国的复兴之路,没有变成中国的复兴,反而变成了中国文化最惨烈的凌迟。这150年的中国人,如同那个丢失了珍宝的老太监,在寻找珍宝的同时更丢失了自己。

所以当我们置身在昔日圆明园的辉煌之中。难免有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之感。150年前强盗的行径,却使这些文物和珍宝得以保存。

而在遥远的祖国,不知有多少比这这些更有价值,更弥足珍贵的文物被付之一炬,被摧毁,被破坏,被逼良为娼。试想若不是这些珍宝在枫丹白露,若不是还有些珍 宝零星在海外。我们怎能寻觅到这些气若游丝的骄傲古国的庞大气宇?可是即便如此,我们这些曾经的天朝子民,一群因无知而无畏的当代人,在面对这些文物时表 现的漠不关心,气定神闲,仿佛在唏嘘别人家的痰盂为何如此拥有无聊般的华丽。对于中华文明来讲,还有比这更淋漓尽致的痛彻么?

好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富强振兴之路啊,好一场薄雾冥冥的历史骗局啊。天地不仁,以万物为驺狗,我在枫丹白露遭遇圆明园。却回望了150年的风云叱咤。有些事 情在历史的河床沉沉睡去,已经难辨真为,有些故事还没演完,那就姑且作罢,世界如转轮,毕竟物是人非。毕竟桑田沧海,毕竟再名贵珍宝离开了文明的抚摸无异 于乱石瓦砾,而一个承载民族命运的哪怕一块顽石,一棵小草也会熠熠生辉。古国毕竟依然沉睡。我们只不过误入了一个历史的荒冢。得以一瞥帝国的余晖。换我纵 横千古的一叹……

欣赏作者更多漫画: 大雄漫画

来源:正牌郭竞雄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