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开的南京蒋介石选中墓地“正气亭”
蒋介石方山自选墓地示意图
人们都说,此处是当年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选中的墓地,因系未来的陵寑地宫(穴位)所在,特筑亭标志。
此处真是蒋介石选中的墓地?
中山陵园管理局的文物专家称,确有此事。蒋介石曾对幕僚表示,希望自已百年之后也能安葬在中山陵附近,永远陪伴总理。但墓址的地理位置很讲究,相传当年蒋介石自诩,比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高明一点,这里应高于明孝陵;但不能和孙中山先生相比,此址应低于中山陵。“正气亭”所在地正合乎此标准。很权威的《南京民国建筑》一书,即有相关的文字说明。
由孙科撰写的《正气亭记》透露,此处为1946年春民国政府从重庆还都南京后,蒋介石率幕僚祭中山陵时觅得的一块风水宝地。当时,蒋介石扶杖登山,自紫霞洞西坡爬上层岗,远眺天阙,“喜其山川之胜,林壑之美”,嘱在此处建亭,“将与国人共游赏之”。亭记并没有明示此处即为蒋介石的百年归葬处。
但,另一有说法,蒋介石的归葬地并非蒋亲自选中,而是风水先生的杰作,由一名来自其浙江奉化溪口老家雪窦寺的名僧太虚相中的,太虚系蒋家的座上宾。在民国政府迁回南京后,蒋介石刚好是60大寿,自觉年岁渐老,遂开始考虑选择一块墓地,以便死后归葬。于是,与蒋家缘分不浅的太虚被请到了南京,秘密执行蒋介石交代的陵寑卜地事宜。一天,太虚行至现正义亭处眼前一亮:前临清澈见底的紫霞湖,背倚巍峨钟山,右邻紫霞洞,左毗观音洞,环境幽静,景色宜人,藏而不露,聚风纳气,乃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于是太虚向蒋作了推荐,这才有了蒋介石“扶杖登山”一事。
由于正气亭所在地缺“水”,蒋相信太虚之言,在亭脚下重修紫霞湖,以弥补风水上的缺陷。而为什么要在此筑亭,出于风水考虑。据说是太虚当时建议,为防止龙气外泄,先建亭镇之,以锁定风水。正气亭正式破土动工时间是1947年11月29日。当时并没有正式名字,暂称“半山亭”。直到亭子建好了,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园林处处长沈鹏飞专题报告,呈请蒋介石赐题亭额及楹联,“以资点缀,借壮观瞻”。蒋介石很重视,也很认真,亲自命名,并亲笔书写“正气亭”三字。“正”即“镇”也,从亭名可见蒋介石的良苦用心。
上面说法来看,不论正气亭所在位置是蒋介石自已选中,还是僧人太虚所相,观点都是一样的,即蒋介石希望死后葬于钟山(紫金山),这也是目前海内外最为主流的一种说法。
但另有一种观点,蒋介石当年从重庆回到南京,打算在南京周围卜地是事实,但根本无心葬于钟山,而是希望百年之后,在与钟山遥遥相对的方山上建造陵寑。这又是怎么一回事情?
南京旧称金陵,自古即是一块虎踞龙蹯的帝王州,四周名山甚多,方山即是其中一座。因外形四方,似天印,又称天印山。最早出名是因为秦始皇,《景定建康志》记载,秦始皇时,有善望气的道士称,“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于是秦始皇东游“以厌当之”,即阻断秦淮河水流向,以坏金陵风水(秦淮河名即因秦始皇而来)。而“帝王气”聚方山,秦始皇选择凿方山“断其气”。《舆地记》记载了此事,“今方山石硊,是其所断之处。淮水之流,经其下焉。”与此同时,秦始皇还亲登祖龙顶,“执‘驱山铎’鞭方山、碎天印、断石垄,以泄王气”。可见,方山自古即是风水宝地。有记载可查的是,先后有五位帝王及历史名人王僧辫、韩熙载葬于方山。当年清乾隆皇帝弘历南巡经方山时,曾赋诗赞称“方阜常栖隐者流,秦淮经下水悠悠”。
方山名气大振,是因为“定林寺”。
《上元县志》记载,“定林寺一在钟山,一在方山。其在方山者,宋乾道中僧善鉴造,因钟山定林寺废,遂请其额徒此。”志国所说的“宋乾道中”,具体时间是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善鉴重建定林寺时,还建了定林寺塔。定林寺塔专供佛像,不能上人,距今已有834年。因塔身倾斜度比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还大 1.3度,达5.3度,是目前世界上现存的“第一斜塔”。定林寺高僧辈出,佛源广播,全国佛寺轮藏之祖博大士出于此寺;梁朝时禅宗之祖达摩来中国参禅的第一道场设于定林寺。所以在中国佛教届有“南定林、北少林”之誉。
从《上元县志》所记来看,定林寺原址并不在方山,而在钟山。从钟山定林寺自起寺定名,距今已有1568年。史书记载,公元439年的南朝宋系元嘉十六年,天竺(今印度)高僧竺法秀在钟山紫霞湖附近始建定林寺。钟山定林寺特有名,也出了很多名僧。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巨著《文心雕龙》,即是刘勰皈依佛门后,于定林寺潜心十余年撰成。后来,刘勰回到山东老家莒县,也建了一座定林寺,史称“北定林”。钟山定林寺毁圯后,这才有了南宋时高僧善鉴将定林寺扁额拿到方山,重新建定林寺一事。从此也有了上、下定林一说,钟山定林寺称“上定林”,方山定林寺称“下定林”。
2007年5月26日,我去方山附近采访时,顺道去实地查证了一下蒋介石方山自选墓地。这里的僧人称,蒋介石自选墓地在方山,而不是钟山,当年不少人都是知道的。当时媒体曾公开报道过,蒋请了方山脚下横岭一个名叫丁福智的村民作领路之人,丁称,1946年秋天,蒋介石一行携风水先生,带罗盘等物曾来方山,在方山东北麓坡地勘察地形,选择墓地,当时还做了适当标志。当年蒋介石带的“风水先生”,就是蒋家座上宾雪窦寺僧人太虚。
蒋介石方山自选墓在“东北麓坡地”。这个地方如果没有人指点,一般人是不容易找到的,此处现在刚建了竹林。此址离南朝齐武帝萧赜祭天的天坛遗址不远,附近还有《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家的“曹氏祖茔”。从一般的堪舆术上来说,风水宝地都选择在山阳,即山南坡,而不是山阴。在中国帝王陵寑中,只有赵匡胤开创的北宋王朝帝王陵特殊,陵址是“东高西下”势式,据说是当时风水先生根据“五音利姓说”卜定的。赵姓属于角音,对应“五行”中的木,木生东方,阳气在东,赵姓皇帝宜在西方安葬,陵地需要东面高于西边,才能富贵绵长,龙脉不断。即所谓“东高西下为之角地……南高北下为之征地,角姓亦可居之。”
蒋介石墓地为何选择方山北坡?原来,蒋介石羡慕方山风水好的同时,还有政治上的考虑。钟山与方山,一北一南;定林寺,则分一上一下。蒋介石首选方山,看中的即是方山与钟山的“亲密关系”,喻蒋介石对孙中山的一种敬意。
蒋介石一生追随孙总理,多次公开表示“是中山先生的学生”,“死后也要做中山先生学生”。孙中山归葬于钟山后,蒋介石一直想着自己的风水宝地该选在哪合宜。后经太虚指点,方山进入了蒋介石选陵视线:如果在方山的北破营建陵墓,正好与中山陵形成“对陵”,呈学生面向老师鞠躬的“师生之礼”。另外还有传言,蒋介石的老家慈溪在南方,蒋选方山也有靠近一步之说。
实际上,早在1937年之前,蒋介石即注意到了方山,将墓址首选于方山,并不偶然。
1937年11月,淞护保卫战失利后,侵华日军立即沿沪宁线,向南京疯狂进攻。为保卫首都南京,蒋介石花巨资在中华门外南郊建了很多地堡、碉堡一类的军事设施,形成一条很长的防线,时号称“东方马基诺防线”。该防线的地下指挥所就设在方山定林寺(入口离定林寺约100余米,现在可以看到)。但后来此防线未能起到军事防御作用,日本人侦破蒋的用意后,避实就虚,绕开方山防线,经南京东汤山攻打中山门。1937年12月13日,一举攻陷南京。蒋介石当年曾亲临方山地下指挥所视察。据说蒋站在定林寺塔前,向北方的钟山遥望,可以看到中山陵,蒋当时即心仪此地,蒋介石最早萌动墓地首选方山之意,应始于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