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不宜的“黄继光堵枪眼”(五)

作者:穆正新 发表:2007-01-12 13:0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十三、新华社的“地堡”照片

地堡是否存在过?如果黄继光堵了半天枪眼而现场竟没有相应的地堡,这玩笑就开太大了。而现有的资料恰恰表明,现场不存在可供“黄继光堵枪眼”的地堡的可能性非常大。

先让我们看看新华社于2000年纪念朝鲜战争爆发50周年时发布的这幅照片。


原照片说明:“守卫上甘岭阵地的志愿军部队撤离之前,在黄继光烈士牺牲的地堡前向烈士英灵告别。”(网址:http://202.84.17.11/photo/kmyc50/photo4.htm)

新华社说照片中那几个人是站在“地堡前”的。那么照片中插着木牌的土堆就是该地堡了。先试问一下各位读者:不挑明的话,您能看这是一个“地堡”吗?

1、一个深坑加一个实心土堆等于“地堡”?

该“地堡”塌落的一侧陷入地下,完全是个坑洞。与“地堡”格格不入。从女兵站立位置下方依然被土层压住的一根圆木来看,这部份“地堡”顶部比地面还低。顶棚这样低的工事,肯定不是地堡。

如果说右边隆起的部份才是地堡,那它又为何要建在大坑上?这种“坑堡”或者“井堡”如何使用?里面有梯子吗?再细看那隆起的那一堆,并没有枪眼外露,越看越像个实心土堆。这就不对头了。按照“各方仔细核查”版,该地堡是个“中心火力点”,“那里有三挺重机枪、四挺轻机枪在凶猛地扫射着”。这样说来该地堡上应有七个枪眼。按理说地堡上这么多枪眼,拍照片时想避开它们都不可能。但照片里的那堆东西上实墩墩地连一个枪眼也看不到。土堆平缓扁斜,不见为构筑枪眼而形成的立面。 “黄继光堵枪眼”,而这个“地堡”没枪眼,黄继光要堵什么?

2、尺寸太小。

“那里有三挺重机枪、四挺轻机枪在凶猛地扫射着”。这需要七个射手操作。如果还有指挥官以及副射手,就更多了。这地堡必须做得足够大。但照片上的那一堆叫做“地堡”的东西明显偏小。照片上默哀的有八、九个人。看看他们前面那个和普通坟包差不多大小的“地堡”,能把他们都装进去吗?装到下面那个坑里去或许可以。但从那坑里该怎样操纵轻重机枪对外“凶猛地扫射”?

3、照片取景角度不寻常。

读者容易发现这幅照片取景十分别扭:相机位置基本与人的脚部持平。为什么这样拍?显然有特殊原因。我们知道,仰拍会造成景物高大的效果。这反过来说明摄影者觉得这个“地堡”不够高。才要借降低相机位置去提高它的画面高度。做这个手脚本身就反映了作者不踏实的心态。如果地堡货真价实的话,堂堂正正对着它拍几张照片有何难?何必几乎是趴在地上向上拍?不用多说,这个“地堡”很不地道。连摄影者自己看着都觉得不像话。如果从正常高度拍照的话,它会是什么样?我想人们看了后会不遐思索地说:“黄继光烈士墓”。

4、松土构成“坚固”地堡?

“地堡”上插着一块“黄继光烈士永垂不朽”的牌子。牌子那样容易插进去,说明“地堡”表面是松土。这与不但与“坚固火力点”的说法相矛盾,更要紧的是它严重不合格,让黄继光堵不成枪眼。为什么这样说?让我们先来想像一下黄继光堵上去时的情景:当两挺机枪射击黄继光胸膛时,每颗子弹的枪口动能在2000焦耳以上。这么大的能量,哪怕只有十分之一释放在他身上,也要把他向后猛推出几十公分。而连发打击让黄继光更难招架。如果没有很大力量拉住的话,黄继光会止不住地向后翻仰,前功尽弃。对此难点,黄继光生前所在连连长万福来提出了黄继光“紧紧抓住麻袋”以固定身体的说法。人能否边遭枪击边“紧紧抓住”东西,我很怀疑。姑且当作能够接受下来吧。但这至少要求美军在建造地堡时于枪眼周围适当地方留出可供“紧紧抓住”的部位。否则当黄继光挣扎着爬到地堡前时,一看枪眼周围光溜溜没法抓,岂不郁闷?但这幅“地堡”照片证明如此细心周到的“美军”并不存在。那上面并无“麻袋”,只有一堆松土。这样的“地堡”让黄继光无处抓握,叫他怎么堵?而且万福来声称该地堡由“装着石块的麻袋”建成的。如果他说的是真话,那么连那个牌子也插不上去。显然拍照片者事先没有向万福来同志谘询一下,随便拍了一个严重不合格的物体。

再进一步探讨,为什么目前只有这一张蹩脚的“半边照”拿得出手?当年志愿军政治宣传人员去现场拍照片并不难。四十五师新闻干事刘云魁自己有一台德国造照相机,也拍摄过许多上甘岭战地照片。他专门采访黄继光事迹,应该拍下多张现场照片。且1952年11月底以后上甘岭阵地一直在志愿军手里,直到停战。志愿军各部、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新闻摄影人员有的是机会前往拍照。新华社为何只有这张疑点重重的半边照片可供发布?是不是遇到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类困难?

除了这张蹩脚照片外,无论中方还是美方的关于上甘岭作战的资料中,均没有见到一个像样的地堡或者地堡群的照片。志愿军方面关于上甘岭作战的资料大量提到战士“炸敌堡”的活动。如果这些描写是真实的话,战场上应该残留很多地堡和地堡群废墟。这些残留地堡是宣扬胜利歌颂英雄教育部队和人民的好题材,中共宣传系统本应该拍摄很多照片才对。可他们竟不能提供一张完整清晰的照片。这反过来说明上甘岭现场少有或者没有地堡工事。从实战角度看,在上甘岭地区不使用地堡型火力点是正确的。固定不动的地堡火力点在地形复杂的上甘岭地区没有优势。志愿军通常在夜间利用人数优势从多个方向发起进攻,美军则以便于机动的多方位防御阵地相对抗。美军通常是藉助地形构筑环形战壕加防炮洞的工事,而不是大大小小子母配套的地堡群。

从“地堡”上土层松软的样子,再联系到拍摄时取景位置超低,给人以硬凑对付的感觉。不能排除这个“地堡”是在拍照前就近找了个被炸坏的掩体,草草培了几掀土而弄成的“临时搭建”。

照片上的人显得很年轻,相信他们中大部份至今依然健在。非常希望他们能出面澄清,当年他们是在什么地方拍的这张照片?他们默哀致意的那一堆,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十四、适合人“堵”的地堡不好造?

现场没有黄继光堵过的地堡,这本来难不住志愿军。他们大可以建一座。解放军历来有事后“补做”事迹的传统。解放军占领北平时本来没有人上街欢迎。但他们不久后组织一些人“补欢迎”了一下,“北平市民欢庆解放”的动人景象就诞生了。再如雷锋搀扶大娘、关心小学生、给公社积肥等光彩夺目的照片,都是根据宣传需要,由沈阳军区某部构思场景、邀请“群众演员”、然后打灯站位摆姿势做笑容等等再拍摄下来的“剧照”。试问天下还有谁能带着记者和照明设备,并请来“群众演员”配合着“助人为乐”的?只有解放军敢想敢干做得到。他们自己也不讳言这叫做“摆拍”或者“补拍”。

“补做”事迹的活动在朝鲜战争中很常见。我们可以从一些“补拍”的“剧照”中看出来。比如解放军报网络版刊登过一张照片,


说明是:“1952年11月25日,上甘岭战役以歼敌2.5万余人而胜利结束。图为志愿军战士在上甘岭阵地上欢呼胜利”。但你看看照片上志愿军官兵,他们却都穿着单军衣。志愿军部队9月下旬起换发棉衣冬装。怎么两个月后的严冬季节里指战员们还穿着单衣?想来这张照片也是隔年夏天让指战员们“补欢庆”并“补拍”下来的。另据一些美军战俘回忆,他们被俘后曾被志愿军押着到不同地点去摆姿势扮表情地“补投降”了好几次,目的也是为了“补拍”照片。说起来,这种做法并不限于解放军,朝鲜人民军越南人民军都会。中越边境战争期间,越南人也驱使被俘的解放军官兵排队举手“补投降”。据说还有意让英姿飒爽的女民兵押着拍照片。同一个苏联师傅教出来的徒弟,功夫也都近似。

事后“补做”的事迹,经过精心设计、反复排练后易于达到完美光彩。其宣传效果特好。一向受各国共产党青睐。因此,面临现场没有合适地堡的情况下,志愿军方面没有理由不“补造”一座。

但志愿军似乎没有补造地堡,而是很将就很勉强地用了一张“深坑加土堆”照片。这让人比较费解。对解放军有利的事为什么不做?已经形成多年的传统为什么要放弃?就算解放军当局忽然心头一阵诚实袭来,不太好意思补造“黄继光堵过”的地堡。至少也应该为拍电影造一座道具地堡吧?众所周知拍故事影片属于艺术创作,不必拘泥于现实,绝对容许创造。就像《董存瑞》里的桥头堡一样。早就应该理直气壮地去做。按理在故事片《上甘岭》里面就该有黄继光堵枪眼画面。但我们没见着。我也没见到别的故事影片里再现“黄继光堵枪眼”事迹。(我自己没有见过当然不等于没有拍过。若有谁见到或听说国产故事片里再现过黄继光事迹画面,拜托通知一下)。董存瑞、杨根思、邱少云等等都上了电影而且广泛宣传推广,多次组织学生们观看。何独黄继光没有上电影?或者拍了电影却没有组织学生们去观看?这个现象很费解。看起来是英雄好演而地堡难造。联系到上面那幅别扭的“地堡”照片,似乎说明不但现场本来没有合适的地堡,即便想专门“补造”一个也不容易。

1、粗想一下,建造适合“黄继光堵枪眼”的地堡,可能遇到下列技术难点:

枪眼尺寸特殊。既要能够容纳两挺机枪同时发射,又要能让黄继光的胸膛完全遮住。据“各方仔细核查”版说,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抵住了正在喷吐着火焰的两挺机关枪”。如果这两挺机关枪是重机枪的话,考虑到三脚枪座宽度、弹箱、射手在中间所占空间、以及正常观察射击等要求,两枪间距离应不少于一米。而一般男人胸宽约0.4米。这样就需要两到三个黄继光来完成任务。若是两挺轻机枪,由于中间总要留出一名射手正常射击的位置。两枪间隔距离也很难小于0.5米,像黄继光那样的小个子,遮挡它们谈何容易?为了让英雄顺利诞生,必须设计专门的枪眼。以满足敌我双方的要求。我认为美军没有能力造出符合这种要求的枪眼。后来解放军是否为这个课题组织过科研攻关,我不知道。如果有的话,我想该枪眼的设计还是会难倒大批军内外工程专家。

地堡墙的设计也很难。通常地堡墙是简单的立面。但这样直上直下的墙让人很难迎面堵上去。人体正面上身不容易紧贴在一个墙面上。手总要前伸出去抓抱点什么才牢靠。特别是人体的髋关节无法向后折叠,上半身后仰角度很有限,一般人都无法将上身向后折叠到近九十度,用腹部着地而胸膛抵住地堡的立面。除非是杂技团的女演员。而各种“侧身堵”或者“斜趴式”姿势均不稳定,容易滑落或翻倒。面对简单立面的地堡墙,黄继光只有一种比较可行的姿势去堵,那就是双膝着地,跪堵枪眼。但这不是“英雄”姿势。决不能让黄继光跪在敌人面前。因此黄继光所堵的地堡必须经过改造。而这种改造,目前似乎只能在绘画中实现。

2、以绘画代照片

地堡难造,枪眼难设,甚至连照片电影都不好拍。这个地堡真是个“老大难”。从中共喉舌长期以绘画代照片的做法也可见其难。绘画当然比现场照片容易实现特定的意图。从一些绘画可以看出,为了使地堡适合人堵,画家们动脑筋对地堡作了改造,使之适合人的体型和动作。这些要求在照片和电影上都比较难实现。而用图画欺骗人类眼睛就容易多了。实在不好画的地方还可以用烟雾黑暗等挡掉。

在枪眼前设置斜坡或裙部。是这些绘画做手脚中比较共同之点。熟悉人体结构的画家显然知道正规形状的地堡是不好迎面去“堵”的。不是头先撞墙,就是身体止不住地往下滑落。因此必须把地堡墙弄斜,让人体比较妥帖地与之接触。他们为地堡设置各种裙部,让斜面托起人体。这样黄继光不必将上身向后折叠太多就可以堵挡枪眼了。有的干脆把顶盖与墙面连成一个斜面,顶盖也画薄一些,让黄继光可以趴在上面。这时他接近用身体“盖”枪眼,这是更牢靠的姿势。

除了设裙部画“斜堡”之外,有的画家还将地堡缩小,让它看上去可让黄继光从两侧或者上访抱住地堡。这样的堵法比较牢靠结实,较好地消除了人“会被打倒”的感觉。但符合这种要求的地堡直径不会比一只汽油桶粗多少。莫说容纳“三挺重机枪四挺轻机枪”,一挺都有困难。所以画家聪明地只画出一个小侧面给你看,避免你感觉出整个地堡的直径。

大裙部、小直径。黄继光可“搂”地堡。

更扁斜的“牛粪型”地堡。黄继光“盖”枪眼。

枪眼缩至巴掌大小并降至地面。以照顾堵方身材。

地堡内腔不到半个黄继光身体大小。需一名“玩具兵”操控机枪。

为了拍电影而建造一个适合人堵的“特型地堡”,应该困难不大。但当局为什么没有造没有拍?我想应该是它太“特型”太怪异了吧。人们看惯了标准型地堡,突见一个矮小的牛粪状地堡容易起疑心。观众不免要发问:美军为何别出心裁造这种“斜小堡”?是事先知道有人要来堵枪眼、因而专门设计提供方便吗?可见“堵枪眼”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不但难做,而且难看。让演员往形状怪异的道具地堡上一凑,各种破绽显露无遗,不但起不了教育作用,还有反作用。不如别拍罢。

(连载之五完)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