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非经选举产生 福特如何当上美国总统的?(组图)

发表:2006-12-28 14:2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美国前总统杰拉尔德·福特的妻子12月26日宣布,福特已经去世,享年93岁。
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Gerald Rudolph Ford, Jr.,1913年7月14日—2006年12月27日),美国政治家,美国第40届副总统和第38届总统。他出生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原名莱斯勒·里奇·金(Leslie Lynch King, Jr.),二岁时父母离婚,他母亲移居密歇根州再嫁,福特被继父收养之后改为现名。福特在密歇根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他在学时还是一位著名的橄榄球球星。此后他赴耶鲁法学院学法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美国海军服役。

战后福特成为了一个坚定的“国际主义者”,他在共和党内击败了当时在职的党魁,被选举为代表密歇根大急流村地区的众议员。1963年他被选为众议院少数党领导人,他任众议员直到1973年。在水门事件高潮时期,当时的副总统斯皮罗·阿格纽辞职后福特被任命为副总统(任期为1973年12月6日~1974年8月9日)。1974年8月9日理查德德·尼克松辞职后福特继任美国总统。他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未经选举就接任副总统以及总统的人。他与他的副总统纳尔逊·洛克菲勒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两位没有经过选举,而是被指认的副总统。

福特执政期间美国从越南撤军、赫尔辛基协定生效、美国国内通货膨胀和经济萧条。由于在美国国会内民主党占多数,政府无法通过重要的法律。福特被迫用尽他的否决权。许多人对福特特赦尼克松也非常不满。1976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吉米·卡特以很小的优势击败了福特。他在1980年竞选罗纳德·里根政府的副总统,但是里根选择了乔治·H·W·布什作为他的副总统。

2006年11月12日,他打破隆纳·里根留下的纪录:93岁又120天,成为最长寿的美国总统。

相关链接:水门事件

近日因为“深喉”现身,原本已经尘封多年的水门事件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而水门窃听是如何发生的?水门窃听事件又是如何导致水门政治丑闻大白于天下的呢?

水门窃听事件发生后,尼克松依然获胜连任总统,当时美国民主党只能吞下这颗苦果。但成功获胜的总统却因为实施内阁改组,惹来了灭顶之灾,被人揭了伤疤。尼克松本人也成为美国设置总统职位185年来,第一次在不名誉的情况下辞去总统职务的总统。

 

 
                                                                 福特夫妇
特工太笨被警察“抓现行”

1972年,尼克松为了在竞选连任中获胜,专门成立了“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他任命自己的好友、司法部长约翰·米切尔担任主席。

委员会拿出了一个行动方案,其中包括:偷拍文件和窃听。行动的预算支出是25万美元。虽然计划开始实施,但尼克松本人对此一无所知。

在执行窃听计划时,委员会安全顾问麦科德雇用了四名古巴流亡者当助手。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设在水门大厦六楼,这里就成为他们窃听的目标。他们在水门大厦对面的一家汽车旅馆里开了房间,作为进行窃听和录音的工作间。1972年5月30日,麦科德等实施了第一次窃听行动。但安装在民主党总部两部电话上的窃听器,一个失灵,一个虽然有200个电话,可全都是无用信息。

1972年6月17日,麦科德又行动了。他在对面旅馆安排了负责望风和窃听的人,又在水门大厦214房间安置了指挥联络人。午夜零点左右,麦科德从水门大厦地下车库出来时,将大厦门锁的锁舌用透明胶布粘住后离开。他先到对面旅馆看了看情况,然后准备和四个古巴人进入大厦。就在这个空当,门卫出去喝咖啡,发现了被粘住的锁舌,就顺手扯掉了胶布。当麦科德推大厦的门时发现门又被锁上了,便让人弄开了锁,为了方便出入,麦科德再次用胶布粘住了锁舌。

不久,门卫回来了。他开门时,发现了再次被粘住的锁舌。于是,他打了报警电话。

在麦科德和四位助手忙着在民主党总部办公室里安装窃听器、四处翻阅和拍摄文件时,一辆没有任何标记的车停在了水门大厦门前,三名便衣警察进入了大厦。对面旅馆望风的人虽然看到了他们,但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是警察。当水门大厦八层的灯全亮了时,旅馆望风人向214房间的联络人报告,但联络人说:“没事。这是大楼警卫的例行检查。”

望风人和联络人的无线电通话也传到了麦科德耳中,但这并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其中一个古巴人顺手关上了报话机。六楼房间的灯一个个亮了,望风人看到了手持枪的便衣,便在报话机里呼叫:“一号基地,一号基地,情况不妙,那边有几个人,穿着随便,但拿着枪。”可六楼的行动人员此时根本听不到报话机里的呼叫,警察破门而入时,他们还在投入地工作着。

尼克松同意找人顶罪

华盛顿媒介并没有对此事作过多的报道,水门事件与白宫还没有联系在一起。“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赶紧发表声明:麦科德是被雇用来协助委员会装置安全系统的,没有其他使命。委员会还强调:麦科德等人“既不是为我们干的,也不是经我们同意的”、“我们决不会容许或纵容这类活动”。

但《华盛顿邮报》的两名记者从警察局人员马克·费尔特,即今日现身的“深喉”那里得到线索:被逮捕的古巴人通讯本上有白宫官员的名字和电话号码。他们还查出尼克松竞选官员将25万美元竞选费转到了在水门被捉的一个古巴人账上。于是,一篇篇揭秘文章在《华盛顿邮报》刊出。

虽然米切尔一再表示自己以及委员会与此事无关,但“夜闯水门”与白宫有牵连这一事实已经被许多人接受。8月11日,法院第一次审理此案,五名被告被指控偷窃。

可民主党并没有停止调查,涉案人越来越多。尼克松为了扭转对自己越来越不利的局面,同意手下提出的让案中一人承担罪名的做法。局势得到了暂时的缓和,但米切尔夫人却在此时宣称她那里有一本手册,其中详细记载着“夜闯水门”的预定步骤,还说她本人了解整个事件的全部细节等。她这样做的目的只是想让丈夫摆脱政治羁绊,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呆在家里陪着她。但她没想到她对丈夫的爱却反而害了丈夫。1972年7月1日,米切尔辞去了“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主席的职务。

面对种种打击和挫折,尼克松使出浑身解数摆脱水门事件的阴影。1972年7月,尼克松完成了从越南撤军,从而基本上结束了美国无限期地卷入越南的武装冲突;接着他采取果断措施,成功地制止了因越南战争而引起的持续性通货膨胀,在控制国内工资和物价的同时,为了阻止美元外流,降低了美元与外币的兑换率。1972年11月7日的大选中,尼克松获得了胜利,蝉联第38届美国总统。轰动一时的水门丑闻似乎就这样不了了之了。被捕的人也在开庭之后分别以1万至5万美元的保释金取保释放。

被逼无奈尼克松交出录音带

但尼克松连任后的内阁改组惹怒了政治对手,使水门事件再一次浮出水面。1973年1月8日,“夜闯水门”被捕人员被重新收审。3月20日麦科德写信给联邦法院承认:“被告们都曾受到政治压力,要他们承认有罪,并保持缄默。我担心有人向我的家人采取报复措施。”3月31日,法庭在开庭时,公开宣读了这封信。水门事件立刻重新引起了公众的兴趣。

不久白宫法律顾问、国内事务助理约翰·迪安向司法部门自首。1973年6月25日迪安在水门事件委员会的听证会上作证:尼克松曾亲自参与掩盖“夜闯水门”。

1973年7月16日,尼克松的前助手亚历山大·巴特菲尔德向参议院特别调查委员会透露,从1970年以来,尼克松在白宫办公室里安装了录音装置,把自己同所有人的谈话都录了下来。水门事件检察官考克斯要求尼克松交出录音以供检查,但遭到拒绝。1973年10月20日,尼克松宣布开除考克斯,撤销专事调查的特别检察官办事处。消息传出,司法部长及副部长宣布辞职以示抗议,过了不到24小时,这几件事便以“星期六夜晚大屠杀”的标题被美国各家报纸、电视向全国作了报道。

1974年7月24日,美国最高法院以8比0通过裁决:尼克松无权扣留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并下令总统必须交出录音带。

尼克松无奈将录音带交给了法官。法官发现:有一盘录音带上的18分钟的录音被人为地洗掉了!这盘录音带录自水门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即1972年6月20日,谈话人是尼克松和他的办公厅主任。接着,最高法院又一次下令,要求尼克松将其所有的录音带全部交出。

在录音带上,法官们找到了尼克松参与掩盖水门事件真相的直接证据:在1973年6月23日的一盘录音带中,尼克松同办公厅主任讨论如何“让中央情报局压倒联邦调查局,使这次调查不能进行”的声音,总统甚至粗暴地嚷道:“我他妈的才不在乎发生了什么呢!我要求你们给我保密……不管是掩盖事实还是其他什么手段,只要能保住密,就那样干!”

1974年8月7日晚,尼克松决定辞职。第二天,也就是8月8日上午11点,尼克松约见副总统福特,正式通知福特他决定辞职

来源:北京青年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