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美国人怎么入党?

发表:2006-08-28 10:5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对美国人来说,政党是治理国家的工具,也是人民行使权力的工具,美国也有党,最著名的是民主党、共和党。那么美国人怎么入党呢?

  美国亚特兰大的选举机构在一次选举知识的普及问答中,对“我如何报名加入一个政党”一问是这样作答的:“在你的选民登记表上勾一个政党即表示你加入了那个政党。报名加入一个政党即意味着你成为那个政党的一员,可在那个政党举行的初选中投票。”

  在选举季节来临时,常可以在街头看戏一般目睹一些中国人认为颇滑稽的场景:“请问你是不是已经登记为选民了?”

  “不,我还没有。”

  “那我们今天就为你登记吧。你是不是也还没有加入任何党派?那你加入民主党吧。因为这次有民主党的某某某参加竞选。”

  假若这位选民点头首肯,他便可以在对方递过来的一张选民登记表上的“党派”栏目中的“民主党”一栏画钩,一个民主党新党员就在街头一点也不神圣地诞生了。

  如果该选民晚上回家看了部肥皂剧后一时兴起改了主意想加入共和党了,那他可以依葫芦画瓢在第二天重填一张登记表,只须在“党派”中的“共和党”一栏画钩即可。这种“极不严肃”的入党态度和手续自然会被中国人所不理解。

  美国这两大政党甚至也不同于其他西方国家的政党。

  美国的政党存在的惟一理由就是参加选举,党组织除了致力参加竞选并力争胜利以外,似乎别无其他重要作用了。就全国来说,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最重要工作,就是每4年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大会提名各党派的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通过竞选纲领。“全国委员会”及其“主席”是为总统候选人服务的,选举一结束,“委员们”、“主席们”就无声无息了。

  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的《哈泼斯周刊》上,曾先后出现了政治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的两幅画,分别以长耳朵的驴和长鼻子的象比拟民主党和共和党;后来,纳斯特又在一幅画中同时画进了象和驴,比喻当时的两党竞选。自那以后,驴和象就逐渐成为美国两大党的象征,两党也笑纳了纳斯特给的礼物,分别以驴、象作为党徽的标记。“驴象之争”就成了美国政治竞选的形象描绘,也是美国两党制的喻词。

  美国基本上是两党制国家,两大党不仅控制着联邦政府,也几乎控制着所有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虽然也出现过其他政党及非党人士凑热闹的情况,但他们或是昙花一现,或实力有限,远不能成为同两大政党分庭抗礼的全国性政治力量。

  美国两大政党本身组织分散,权力分散。既没有铁定的党员,也不存在一个领导机构和决策机构。各级党组织中,上级对下级没有纪律制裁的权力。在国会中,尽管议员们绝大多数不是民主党人就是共和党人,但党组织领袖并不能约束议员们按党的立场投票,总统也不能给国会的本党组织下命令。议员们享有很大的独立性,他们常按自己的目的或选区选民的要求投票,一再打破政党界限。一般来说,民主党吸引着为数很大的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天主教徒、南方人、工会会员、知识分子、年轻人及低收入者;共和党则通常对以下几种人有特别吸引力:企业主管人、工业家、专业人员、农场主、富人和郊区居民。

  1972年的总统选举,70%的白人投共和党人的票,近90%的黑人投民主党人的票。不过,在实际情况中,没有一个集团是牢固地支持一个政党的,而且选民对政党的选择也是不断变化的。多元化的社会和利益不同的众多集团的存在,使政党成为利益不同的各种选民的大联合。两党也因此回避分歧严重的问题,在许多问题上采取中间立场,以争取更多的选票和避免党的分裂;而这样一来,政党越来越没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两党区别日渐模糊。

  这样看来,美国政党间的竞争,主要是组织问题,而非原则问题。在美国历史上,要是任何第三党有实质进展的迹象,另外两个大党就要设法争取那些支持第三党的人士,极力赞成那些人士感兴趣的主张。于是历史上出现过的若干第三党,往往成为两党政治的搅拌器,它迫使原本在主张上尖锐对立的双方,为了争取中间人士,必须将自己的政策修改得不那么走极端。当这种效果达到后,第三党也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

  由于没有明确的政党划分,总统候选人才可以在竞选运动中对一切团体发出呼吁。其结果使国家趋于团结而非分裂。在西方国家,凡是成功地实行两党制的国家,在政治上都较多党制来得稳定,这是一个有待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分析探讨的有趣问题。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