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情报部门在参加大学毕业生和雇主供需见面会时,他们总是得到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光顾他们台子的人也经常很少。9/11帮了这些招间谍者。“中情局的台子现在非常非常受学生们的欢迎,”加里福尼亚州立大学专门学生就业中心的凯特摩尔在接受采访时说到他们最近召开的大学毕业生和雇主供需见面会,“那总是有一大堆人挤在那里询问如何申请中情局工作。”
自9/11美国遭受最严重的恐怖主义袭击之后,在美国声明“我在为我的国家服务”在年轻人中是一件“酷”的事情,当然作为一个间谍为自己国家服务是一件“尤其酷”的事情。
不仅是大学生对情报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少申请间谍工作的人是已经在他们自己领域里小有成就的专业人士,不少在国外某一地区有很多工作经验。大部分现在在申请间谍工作的人还是不到30岁,他们除了听说过詹姆士.邦德之外,对间谍工作没有什么了解。
人们怎么看间谍
我们经常提到美国情报界包括13个部门,其中有不被太多人所知的国防情报局(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国家侦察办公室(National Reconnaissance Office)和国务院。虽然商业间谍技术上是不合法的,但是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使用间谍来收集关于国外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各种情报。
美国人对间谍工作的看法经历周期性变化,间谍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多多少少影响年轻人对间谍工作的向往。
在长时间的和平之后,间谍在美国人心目中常常和坏名声连在一起。但是一旦要打仗,美国人又争先恐后地向这一职业致敬,在六十,七十年代当间谍的比德.俄内斯特说,“现在,美国人又回到了战时心态,所以间谍行业又变得时髦起来。”
俄内斯特没有提起为什么美国人认为间谍名声不佳的一个真正原因是,他们确实做了足够多的坏事值得公众对他们白眼相待。1974年联邦调查局向国会承认前任领导艾德加.胡佛批准他们使用间谍手段和一些肮脏的伎俩来找马丁路德金和其他民权运动领袖的麻烦。
电视对间谍职业在美国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六十年代冷战高峰期,美国电视和现在一样充满间谍传奇,比如后来被再次搬上银幕,由汤姆克鲁斯出演的“不可实现的使命”(Mission: Impossible),“我作间谍“(I Spy),“狂野西部”(Wild Wild West)和“变得聪明”(Get Smart)。这时的间谍形象还是比较伟岸。到了七十年代,间谍已经是“无赖”,“腐败”,“躲在下水道的肮脏的老鼠”的代名词。
而九十年代间谍的英雄形象随着“X档案”又回来了。间谍片和好间谍充满了电视屏幕,比如“代号(Alias)”,“24”和“情报局”。宾州大学教授电影发展史的凯文哈格比安教授说,“间谍电影是现在这一代年轻人的战争片。”
间谍工作是什么?
一进入中情局的网页,“加入我们在世界舞台的演出。。。再没有任何工作比为中情局服务那样带给您更刺激,富有挑战性的机会。”事实真是如此吗?
“间谍工作中的很多部分一点不刺激,相反非常枯燥。它不象你看邦德电影那么光彩夺目。”一位对间谍工作非常了解的巴顿学院的教授理查德.葛罗斯金说。为了证明他的观点,他拿出一份情报机构的工作空缺列单,列单显示象银行管理,计算机技能,心理学都是情报机构选用间谍比较看重的才能。有语言能力的申请者,尤其会阿拉伯语,波斯语,或巴基斯坦各种方言,都是情报机构非常需要的人材。“这和为民间企业,组织工作没有什么本质不同。当然,可能要求你对组织更忠诚,对工作更投入。但是很多间谍需要做的工作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葛罗斯金说。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一工作毫无危险,根据公开数字,从1947年中情局创立以来,共牺牲了79位特工。但是一般情况下,美国的情报工作者不会遇到危及生命的威胁。“在我的经验,最坏的是不小心被人识破,然后被抓起来,关在监狱一段时间。” 在冷战期间打入东欧国家的前中情局特工俄内斯特说,“不过危险对间谍来讲总是存在的。”
有一个误解是美国人常常深入敌人心脏,更换身份,乔装改扮,打入敌人内部。事实上,大多数在海外工作的美国特工只是“个案官员”,他们从在某一个国家当卧底的人手里拿出情报,这些卧底一般是当地人,他们会经常面对生命危险。
“(所以),中情局的特工常常害怕的是他们自己犯一个错误,把其他人害死了。” 俄内斯特说,“这是常碰到的事情。”
原载:《华盛顿观察》,2002年第五期,2002-10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