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歇根牧師與穆斯林市長衝突引發關注(圖)


基督教牧師泰德.巴勒姆(左)和迪爾伯恩市長阿卜杜拉.哈穆德(右)在2025年9月23日的市議會會議上。此前幾週,兩人在網路上發生了激烈衝突。
基督教牧師泰德·巴勒姆(左)和迪爾伯恩市長阿卜杜拉·哈穆德(右)在2025年9月23日的市議會會議上。此前幾週,兩人在網路上發生了激烈衝突。(圖片來源:迪爾伯恩市)

【看中國2025年10月8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綜合)《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密歇根州牧師泰德.巴勒姆(Ted Barham)因在迪爾伯恩(Dearborn)市議會會議上與市長阿卜杜拉.哈穆德(Abdullah Hammoud)激烈交鋒後走紅網路。如今他首度公開發聲,堅稱自己並非「偏執者」,而是一位「揭露西方社會對伊斯蘭雙重標準」的基督徒和平使者。

在會議上,巴勒姆反對將一條街道以他認為支持哈馬斯(Hamas)和真主黨(Hezbollah)的阿拉伯活動人士命名。這番言論激怒了哈穆德——這位首位領導以穆斯林為主城市的阿拉伯裔美國市長,當場打斷發言,斥責他是「種族主義者」「恐伊症患者」,並譏諷道:「你不受歡迎。」他甚至表示,一旦巴勒姆離開城市,將為此「舉行慶祝遊行」。

這段視頻在網上被觀看數百萬次,迅速引發全美分歧。哈穆德的支持者稱他是在捍衛選民,批評者則指責他打壓異見。要求哈穆德辭職的請願書已獲得7500個簽名。

呼籲宗教平等:巴勒姆批評「單行道式寬容」

47歲的巴勒姆在接受《每日郵報》獨家專訪時表示,自己不是激進份子,而是一個關注信仰自由的父親和牧師。「我不反對穆斯林,」他說,「愛你的穆斯林鄰居,但愛也意味著說出真相。」

巴勒姆隸屬福音派普利茅斯弟兄會(Plymouth Brethren),他認為自己與市長的衝突揭示了全球宗教自由的不平衡:「在西方,穆斯林能建清真寺、傳播信仰、甚至參政;但在沙烏地阿拉伯,基督徒連教堂都不能有。」他稱這種現象是「宗教自由的單行道」,必須有人指出。

他還舉例提到紐約州眾議員佐赫蘭.曼達尼(Zohran Mamdani),稱其象徵著穆斯林政治影響力在美國的上升。「他能自由參政,但若換到穆斯林國家,基督徒連公民都難當。」巴勒姆警告,美國可能重蹈歐洲覆轍,在「寬容」名義下壓制基督徒聲音。「歐洲若批評伊斯蘭,就會被封口;美國是最後能自由發聲的地方。」

巴勒姆出生於讚比亞,持加拿大和英國雙重國籍,曾生活在巴基斯坦、黎巴嫩、以色列、德國和英國。七年前他移居迪爾伯恩,與妻子和兩個孩子生活在這個以阿拉伯裔和清真寺聞名的城市。他說自己熱愛當地的熱情氛圍,但也感到被標籤化為「惹事者」。他提到,自己播放阿拉伯語基督教禱告廣播、舉辦基督教電影節都遭反對,而類似規模的穆斯林活動卻無阻礙。

宗教噪音再掀波瀾:居民要求執行噪音條例

與此同時,《福克斯新聞》(Fox News)報導,迪爾伯恩的部分居民要求當局執行噪音條例,指控清真寺每日禱告廣播擾民。當地居民安德烈亞.昂格(Andrea Unger)稱,距她家約四分之一英里的清真寺每天多次通過擴音器播放禱告呼聲,每次約五分鐘,聲音高達70分貝,「在家裡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昂格已連續兩年投訴,但未見改善。她說:「我們的條例禁止持續五分鐘以上的異常噪音,可這每天都在發生。」她強調,這不是針對宗教,而是要求法律平等執行。「沒有人可以用擴音器在居民區播放五分鐘的祈禱,無論信仰誰。」

市議會議長邁克.薩雷尼(Mike Sareini)回應稱,警方已發現確有違規行為,「我們不支持,也將依法處理。」被投訴的「伊斯蘭知識學院」(Islamic Institute of Knowledge)未回應,但另一家清真寺已主動調低音量,並暫時關閉禱告麥克風以回應社區關切。

事件的背後,是市長哈穆德與牧師巴勒姆的更大衝突——一場關於信仰、自由與包容界限的辯論。儘管遭市長公開指責,巴勒姆表示不會退縮,還將重返市議會繼續傳遞他的信念:「我不是來挑起衝突的,我是來提醒人們——愛你的仇敵,也要敢於說出真相。」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