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眼底檢查是預防青光眼的關鍵。(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導讀:青光眼目前被認為是第一大「致盲」原因,卻因早期症狀不明顯,往往容易被忽視。若等到視野缺損或視力模糊才發現,往往已錯失最佳治療時機。日本眼科名醫平松類醫師多年臨床經驗指出,只要定期檢查、及早診斷並接受妥善治療,青光眼並非不可控的疾病,甚至能避免惡化至失明。以下內容摘錄自其著作《青光眼完全控制的最新療法》,帶你掌握預防青光眼的關鍵。
對青光眼有防病於未然的方法嗎?
我來回答你!
定期接受眼底追蹤檢查,用心攝取均衡飲食,並養成運動習慣,可降低罹病風險。
定期接受眼底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首要的預防之道莫過於接受檢查,以便早期發現。
「家人得青光眼,我想提前預防。」
「我是深度近視,擔心容易罹患青光眼……」
不少人擔心自己會得青光眼,為此前來諮詢預防方法的民眾很踴躍。面對他們的詢問,我不免又要老生常談,因為預防青光眼的方法無他,就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現階段的醫療無法修復已缺損的視野或受損的視神經,所以必須在視野缺損最輕微的初期,就開始接受治療,這是有效預防的關鍵。
而早期發現青光眼的最佳利器,就是眼底攝影和眼底檢查。
所謂「眼底」,是指眼球底部,檢查之前必須先點散瞳劑,在瞳孔張開的狀態下,透過強光進行觀察。
希望接受更進一步精密檢查的民眾,可以做OCT檢查。OCT檢查是一種影像學檢驗,可呈現視神經與視網膜等各部位高解析度的橫切或縱切剖面3D影像,從中檢視視神經的厚度,以及是否退化。
飲食與青光眼風險
醫學研究結果顯示:
-
日常多攝取維生素A和維生素C的人比較不容易罹患青光眼
-
不吃肉的人比較容易得青光眼
這說明飲食不均衡,可能提高患病的風險。平日養成營養均衡的飲食習慣,有助於預防青光眼。
每週健走三次以上,有助維持眼睛健康。(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血壓與生活型態管理
血壓過高或過低,也是罹患青光眼的危險族群。
-
前者應控制鹽分攝取,不要吃太鹹
-
後者則需要多運動
長時間伏案、運動不足,都會傷害眼睛健康。建議養成每星期至少健走三天的運動習慣,每次健走至少三十分鐘。
眼壓高的人,以及視神經已受損但尚未演變成青光眼的人,盡早接受積極治療,也是有效的預防策略。
有家族青光眼病史的人要注意
青光眼是否會遺傳,現階段研究尚未有明確結論,而即使有遺傳性,機率也極低。
儘管如此,從臨床統計可知:
-
近親當中若有青光眼病史,本身罹患青光眼的風險確實比較高
-
建議盡快諮詢專科醫師,並定期進行追蹤檢查
預防青光眼的三大關鍵。(圖片來源:看中國製圖)
預防青光眼三大關鍵
✔ 定期眼底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攝取維生素A、C,養成均衡飲食習慣
✔ 維持運動與血壓管理,有家族史更應定期追蹤
(本文摘新自然主義出版社《青光眼完全控制的最新療法:眼科名醫平松類教你 - 有效降眼壓、99%預防失明》,作者:平松類。)
来源:新自然主義出版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