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經濟與房市雙重下行 最慘寒冬恐將至(圖)


加拿大經濟開始出現衰退跡象
加拿大經濟開始出現衰退跡象(圖片來源:Pexels)

【看中國2025年7月20日訊】隨著加拿大進入2025年下半年,經濟與房市正面臨自1990年代以來最嚴峻的考驗。也業內專家指出,加拿大正步入一場深度衰退,而多倫多房市尤為嚴重,樓花違約潮、建築裝修業裁員、地方財政破產風險接踵而至。那麼,普通人應該如何應對、度過經濟嚴冬呢?

四大銀行裁員潮與汽車產業失速

2025年上半年,加拿大四大銀行(TD、RBC、BMO、Scotiabank)總計裁員人數超過5萬人,創下歷史新高。同時,安省汽車工業因受美國鋼鋁關稅與全球供應鏈變動影響,面臨多達40萬人失業風險。

多倫多房產經紀肖郎警告:「這是加拿大史上最慘的裁員潮。銀行系統正在加速採用AI來削減人力,而汽車工業曾經是安省經濟的支柱,現在卻成了重災區。」

樓花市場崩盤 違約潮蔓延

根據地產業界估計,目前多倫多地區的預售樓花違約率可能已突破30%,個別樓盤甚至高達50%。2025年6月,多倫多一位大型開發商一整個月僅售出42套預售單位,遠低於盈虧平衡點。

肖郎坦言:「現在的樓花市場冷到什麼程度?白送定金都沒人接手。」這種現象與1990年代日本房市泡沫破裂後的局面如出一轍。他指出,這已經不只是價格問題,而是信心全面崩潰。

二手房與租賃市場雙雙下挫 經濟進一步衰退

多倫多地區二手房交易量急劇下降,據TRREB(多倫多地產局)數據顯示,2025年第二季房屋成交量比去年同期下跌超過50%。部分地區如905地區(旺市、萬錦、烈治文山)獨立屋價格自高點起已跌超過20%,仍乏人問津。

與此同時,租賃市場也出現鬆動。肖郎透露:「多倫多的租金也在鬆動,公寓租金普遍下跌了8%至12%,尤其是市中心靠近地鐵沿線的小戶型最受影響。」這對以租金回報為主的房產投資者來說,是進一步的打擊。肖郎補充指出:「租賃市場的走弱,其實也反映出民眾現金流緊縮與信心下滑,連租房需求都撐不起價格,這代表整體經濟正步入更深一層的衰退。」

建築與裝修業10萬人失業

房市冷卻不僅影響買賣雙方,更波及整個房屋裝修與建築供應鏈。據肖郎指出,2025年以來,全加拿大裝修與建築相關從業人員中,估計已有超過10萬人失業,其中安省尤為嚴重。他表示:「現在是裝修師傅主動打電話問你有沒有工作做,這在以往是從沒發生過的事。」

由於大量樓花項目取消、交屋延期,或業主選擇觀望不再進行裝修,整個行業需求斷崖式下滑,導致大量中小型裝修公司倒閉或轉行。

地方財政危機與社會隱患浮現

安省北部一個百年小鎮已正式申請財政破產程序,成為全國首例。原因在於人口外流、企業撤資、地稅收入銳減,而基礎設施與社會支出卻持續上升。肖郎認為,這類破產案例將不會是最後一個。他指出:「當政府撐不住時,唯一能開刀的就是房產稅。接下來可能會看到某些地區的房產稅翻倍甚至三倍。」

專家建議:去槓桿與現金流為王

對於未來市場走向,肖郎直言:「2025年可能是未來五年裡最好的一年。」他建議投資者及業主:「如果你手上有多套樓花,務必儘早處理,能認賠就認賠;如果有槓桿,要盡快降低。現在是拼現金流與風險控管的時代,不再是靠房價上漲發財的年代。」

他提醒自住業主:「若你的自住房已經重新抵押再投資樓花,且收入不穩,就務必重新檢視風險,保住房屋本身才是底線。」

2025年最慘的事:房價在跌 人突然失業

肖郎提到一個越來越常見的案例:「有些人手上有三四個樓花等著交接,自住房還重貸過。結果突然被裁員,沒有收入來源。這是典型的中產死亡螺旋──高槓桿加失業,會讓家庭資產瞬間蒸發。」

他警告,這種情況下,賣自住房會導致全家無處可住,但若繼續持有又無力負擔月供與交房款,只能陷入信用違約與個人破產。開發商大多不願意退還定金,但在當前交屋失敗比例日增的情況下,部分建商可能願意放人離場。

他建議:「短期內先止損,想辦法保住主力自住房,其他資產若無現金流就該果斷處置。最忌諱的,就是拖。」

房產或淪為負資產

很多人對於房產的觀念其實是錯誤的。他們一旦擁有房屋,就視之為固定資產,認為這是保障,是財富的象徵。但肖郎提醒:「當房價下跌,你的房產可能不是資產,而是負債。」他指出:「真正的資產,是能帶來現金流的東西;而靠高槓桿購買、每月還款吃力的房屋,只要房價跌超過一定比例,就會變成壓垮家庭財務的負擔。」

肖郎提出一個關鍵問題:「假設房價再跌25%,你還剩下多少資產?」以500萬元房產、375萬元貸款為例,當房價下跌25%,房產僅值375萬,實際上等於資產歸零,甚至淪為負資產。

同樣的邏輯可套用到自住型小屋。例如一間市值120萬的房屋,若用80%槓桿貸款960萬購買,月供可能在5000加幣上下(視利率而定)。當房價下跌25%,該物業市值僅剩90萬元,帳面上立刻虧損30萬,加上每月沈重供款,這樣的房子從資產轉變為壓力源。「你願意為一間實際價值低於貸款、又沒有現金流的房子每月繼續供款嗎?」他質疑。

「很多人以為自己有房就有錢,其實是錯覺。他們沒有意識到資產是流動性+現金流,而不是市值虛高的房產。」他進一步分析,「60後因早期入市反而風險較低,70後還能勉強維持,但80後、90後、甚至00後很多人在高點進場,如今陷入高負債低資產的困境。」

肖郎建議,與其再去炒樓,不如趁早培養現金流能力,建立副業收入,保留12至18個月的生活現金緩衝。

在利率高位、供應激增、信貸緊縮、就業市場轉差的多重夾擊下,2025年的加拿大房市正步入寒冬。對許多家庭而言,這不只是資產調整,而是財務生死線上的考驗。

「這不是一場調整,這是一次歷史性的資產重估。」肖郎說。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