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嚴正否認英國《金融時報》關於「美方鼓勵烏克蘭襲擊莫斯科」的爆料,批評該報是假消息、斷章取義。白宮與川普團隊強調,美方並無計劃供應可打擊俄本土的長程飛彈,也未鼓勵基輔攻擊莫斯科。這場輿論風波凸顯美俄軍援與外交政策間的高度敏感,也展現資訊戰在俄烏戰爭下的國際影響力。(圖片來源:Win McNamee/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7月16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編譯/綜合報導)7月中旬,國際政壇因一則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FT)報導再次掀起輿論風暴——該報聲稱美國總統川普曾在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通話中,暗示有意供應可攻擊莫斯科的長程飛彈。消息曝光後,不僅刺激俄烏戰場敏感神經,更立刻引發白宮與川普團隊的強烈反擊,嚴斥「假新聞」誤導國際。
這場「真假軍援」之爭,不僅凸顯當前美國外交決策的敏感與複雜,也讓全球再度聚焦於美俄暗戰與外交敘事的激烈交鋒。
《金融時報》獨家:川普曾私下詢問「能否打到莫斯科」
近日,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報導,指稱美國總統川普曾在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時,詢問若美方提供長程武器,基輔是否有能力對莫斯科發動攻擊。此一消息一出,隨即在國際間引發軒然大波。長期以來,外界關注美國是否會突破「不提供可直接打擊俄國本土」的底線,尤其是在俄烏戰爭膠著、普京態度愈發強硬的敏感時刻。
川普7月15日當面回應了這一傳聞,明確表示:「不應該,他(澤倫斯基)不應該鎖定莫斯科。」面對媒體追問是否願意提供烏克蘭長程飛彈,他更堅決否認:「不願意,我們沒這麼計劃。」
根據《金融時報》引用兩位熟悉通話內容的消息人士,川普於7月4日和澤倫斯基通話,這是在他與普京通話後的隔天。報導稱,川普主動詢問,若美國提供長程武器,烏克蘭是否有能力攻擊莫斯科。消息人士強調,這番話出現在雙方討論美軍援新方案時,川普似乎在評估烏克蘭進一步加大對俄施壓的可能性,藉此促使戰爭早日終結。
報導同時提及,川普與澤倫斯基討論了美製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TACMS)運送烏克蘭的可能性。ATACMS最大射程可超過300公里,具備打擊俄羅斯本土城市的能力,若獲軍援,將大幅提升烏軍的縱深打擊手段。
然而,對此傳聞,白宮新聞秘書李威特迅速澄清,指責《金融時報》為博取點閱「斷章取義」,川普「只是提出一個問題,而非鼓勵進一步殺戮」。她強調,川普正夜以繼日地致力於遏止殺戮、結束戰爭。
川普嚴斥「假消息」白宮火速澄清
消息引發國際熱議後,白宮與川普團隊罕見「同聲譴責」——堅決否認相關說法。白宮新聞秘書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直接指控FT為「點擊率製造機」,「斷章取義、混淆視聽」。
川普本人更在白宮面對媒體時親自澄清:「不該,他(澤倫斯基)不應該鎖定莫斯科。」隨後媒體追問是否計畫供應烏克蘭長程飛彈,川普直接否認:「不願意,我們沒這麼計劃。」
李威特強調:「川普總統只不過問了一個假設性問題,完全不是在鼓勵殺戮。他正夜以繼日努力遏止殺戮、結束這場戰爭。」美方多位匿名官員也稱,川普問及長程武器純屬戰略評估,而非真要放行「打到莫斯科」的高風險方案。
川普當天還對媒體說:「我不選邊站,我站在人類這一邊,因為我想遏止殺戮。」
上週,川普宣布將向烏克蘭提供新一輪包括愛國者防空飛彈的武器軍援,還公開對普京「最後通牒」,要求在50天內與烏克蘭達成停火協議,否則將對俄羅斯及其能源買家實施高達100%的懲罰性制裁。此舉顯示美國對俄政策由過往的戰略模糊,走向更為強硬、明確的遏制戰略。
不過,川普同時強調,「這不是川普的戰爭,這是拜登的戰爭,是民主黨的戰爭」。他採取的做法是「讓歐洲國家出錢並交付武器給烏克蘭」,自己盡可能維持一定距離,以免被認為是戰爭的直接參與者。
消息人士指出,這一系列舉措旨在加大對克里姆林宮的壓力。川普曾公開表達對普京不滿,指控其「殺了太多人」,對烏克蘭和平協議的進展深感挫折。
普京: 條件不改
儘管川普宣佈新的強硬政策,普京方面並未因此讓步。根據路透社15日獨家報導,三名克里姆林宮內部消息人士表示,普京對於美方的制裁警告「毫不動搖」,將繼續在烏克蘭作戰,直到西方依照其「和平條件」談判。
這些「和平條件」包括北約不得東擴、烏克蘭維持中立、限制軍隊規模、保護俄語人士、以及接受俄國對部分烏克蘭領土的主權。普京同時表示,願討論由多國共同參與的烏克蘭安全保障框架,但核心利益絕不妥協。
克宮人士認為,俄國無懼美國追加制裁,普京相信俄羅斯經濟與軍力有能力承受,包括對中國、印度等主要能源買家的關稅威脅。只要西方沒有「認真」談判、讓步,俄軍夏季攻勢結束前,普京不會輕易停火。
消息人士還透露,除非戰場上遇到巨大阻力,否則普京甚至可能擴大占領範圍,把烏東四州(札波羅熱、赫松、頓內次克、盧甘斯克)納入囊中,甚至瞄準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蘇米、哈爾科夫等州。
外界解讀:軍援底線、談判空間與全球憂慮
這場「是否提供長程飛彈」的爭議,凸顯美國對俄烏戰爭態度的兩難。川普本輪否認軍援長程飛彈,既有安撫普京、避免衝突升級的考量,也反映出歐洲盟友及美國國內對升級戰爭的疑慮。同時,川普仍持續運用「高壓制裁」與「精準軍援」兩手策略,力圖迫使普京讓步。
有專家分析,川普拋出50天「最後通牒」,恰逢俄軍夏季攻勢告一段落,或為秋季開啟談判窗口創造契機。
目前烏克蘭已用無人機多次襲擊莫斯科與聖彼得堡周邊,但長程飛彈若大量進場,將徹底改變戰爭態勢,甚至牽動北約集體安全機制和全球地緣格局。無論最終軍援方案為何,這場外交博弈已進入新階段。
情勢愈發複雜 戰爭未見終局
川普本人多次強調「站在人類這邊」、不想選邊站,實際上卻不得不在「遏止殺戮」與「避免戰爭升級」之間走鋼索。隨著「長程飛彈軍援」議題成為輿論焦點,未來50天俄烏戰場和國際外交動向,無疑將牽動全球安全格局。
而普京是否會理會美方壓力,在50天內與烏克蘭進行實質談判?答案依然充滿不確定性。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隨著雙方加大籌碼,俄烏戰爭的下一步,將更加緊張與複雜。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