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共軍關鍵 顧立雄:漢光41號演訓新納7作法(組圖)


國防部長顧立雄近日接受中央社專訪。
國防部長顧立雄近日接受中央社專訪。 

【看中國2025年5月25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國軍年度重要演習「漢光41號」實兵演練將在7月登場。律師出身的國防部長顧立雄擔任國防部長滿週年,近日接受中央社專訪指出,他要求國軍以務實的態度面對戰備整備,且新增戰備部署效能、提升後備教召規模等7項新作法,希望透過演練,進一步因應中共可能快速「由演轉戰」可能性。

國防軍隊改革是賴總統掛念的重要使命任務。圖為賴總統視導陸軍工兵訓練中心操演。
國防軍隊改革是賴總統掛念的重要使命任務。圖為賴總統視導陸軍工兵訓練中心操演。 

顧立雄採取「以人為本」管理哲學 建立國軍新形象

上任週年的顧立雄接日前接受中央社專訪,談到了國軍組織文化、兵力結構、部隊訓練、裝備籌獲及連結國際等層面,努力以嶄新的思維與作法,持恆強化建軍備戰,確保國家與人民安全。

國軍編制員額超過21萬人,是一部人員武器24小時運轉待命的巨大機器,目前對外要應付共軍機艦的各式灰色地帶及聯合戰備警巡等侵擾,對內則要因應台海安全局勢及現代戰爭型態變化進行變革,使國軍處在轉型及挑戰並存的關鍵時刻。

針對內外部壓力,總統賴清德去年指派顧立雄擔任國防部長時,引發外界兩極評價。畢竟本是年收入高、關注人權的大律師,中年轉行擔任立委,又進政府部門接下黨產會主委、金管會主委、國安會秘書長等職務,又在65歲時擔任國防部長,跨界狀況實在超乎一般人的想像。

國防部智庫、國防院學者蘇紫雲曾分析,賴清德政府第一任期,就任命純文人顧立雄擔任國防部長,國防改革的意圖相當明確,也是正確方向;國防部長工作著重於軍隊管理、面對國會及跨部會協調,顧立雄除要把軍事戰略配合國家戰略,未來挑戰則包括國防政策轉型、細部執行及落實,且須處理軍中的政治文化差異。

國防軍隊改革向來是賴總統掛念的重要使命任務,顧立雄自有一套處理人與事的心法哲學。上任後的「第一把火」是宣布取消了形式主義的刺槍術、取消了陸官校慶踢正步、廢除官兵休假互助回報、正副主官留值規定恢復常態,以及官兵出國能夠自由行等措施;立足「以人為本」精神,以「減法」取消軍士官兵私下詬病已久的舊規,官兵當然「直接有感」。

以共軍機艦在台海周邊演訓為例,面對許多貶損國軍戰力的假訊息流竄,國防部則破天荒公布共軍山東號航艦的清晰空拍偵察照片及國軍F-16戰機用「狙擊手」莢艙完整捕捉到殲16戰機的飛行畫面,頓時間獲得民眾對國軍偵蒐掌握能力的肯定,也澆熄唱衰國軍的假訊息聲量。

在去年5月23日的共軍環台軍演,顧立雄當天在敵情會報接獲演習消息後,立即下令開設應變中心,並在聽取敵情狀況後,把後續處置措施交給了參謀總長梅家樹上將主持,雖說讓聽慣歷任部長「指導」的高階將領頗不適應,但後續也未傳出抱怨之語。

立法院於2000年三讀通過國防二法(國防法及國防部組織法修訂案),明定參謀總長承部長的命令,負責軍令事項指揮軍隊。但因為歷任國防部長大多由退役將領擔任,導致政令時常混淆;顧立雄此舉則是傳遞出對國軍將領的軍事專業尊重及信任,同時破除民眾對「不懂瞎指揮、累死三軍官兵」的刻板印象。

針對部隊務實訓練,去年漢光40號演習開始進行「去中心化」指管機制、沒有劇本實戰化演練等科目,近期則是新增立即備戰操演項目,直接的磨練一線部隊的應處能力;顧立雄在執行賴總統與國安團隊的諸多新軍事訓練變革,當戰甲車輛頻繁出現在鄉鎮道路,並未引發民怨,一句「官兵演訓衣冠不整是正常」,也贏得民眾支持。

勤儉建軍為國軍熟悉口號,顧立雄則有不同思維。他表示,先前已經下令清點過時武器裝備直接汰除,不需要再花錢進行維修保養;日前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首度試射,他也親自南下九鵬基地,11輛發射車各射擊3枚訓練彈,共發射出33枚,直接驗證接裝戰力及排除障礙能力,訓後馬上慰勉官兵。

針對軍事訓練變革,顧立雄有一幅更高層次的戰略圖像,要讓部隊朝戰訓本務的正常方向前進,民眾認同,也支持國軍的備戰訓練,目前政府則在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工作,軍力及民力既分屬又需要相互協作,民眾願意支持國軍、防衛韌性才能加成。

面對記者求證,聯兵營赴美國前、官兵眼神多渙散,但受訓返台之後、個個炯炯有神的軼事時,顧立雄露出了笑容表示,藉由軍事交流到美國從事高強度的演訓,對官兵來講,能親身感受到這樣的參與後,「所獲得成就感、榮譽感跟自信心」。

顧立雄表示,從漢光40號到漢光41號軍演的變革和策進方向,主要以無劇本操演、沒有先期預演、不編設假想敵等,並以「實兵、實地、實時、實裝」進行演練。
顧立雄表示,從漢光40號到漢光41號軍演的變革和策進方向,主要以無劇本操演、沒有先期預演、不編設假想敵等,並以「實兵、實地、實時、實裝」進行演練。(以上圖片來源皆為中央社)

談建軍 顧立雄:朝作戰準備務實訓練 發揮主導先制優勢

顧立雄表示,現代戰爭勝負取決智慧與意志較量。「人」為戰力核心,「以戰為主」、務實組織文化,必須要貫穿建軍備戰各層面,所以治理層面秉持著「以人為本」哲學,以官兵作為核心,運用減法思維破除形式主義之負荷,期在維護國軍優良傳統的同時,也可兼顧新時代領導統御需求,提升組織效能。

國軍近年執行戰備訓練任務時,很強調「務實」。顧立雄說明,務實是基於「實人、實地、實物、實時、實戰」之要求,絕不模稜兩可、甚至是虛偽造假,例如後備軍人召訓,是從實戰思考,結合當事人的民間專長、部隊軍事編裝以發揮最大人力的效益。

在新裝備籌獲部分,顧立雄指出,部分的實戰效益高、價格相對較低者,例如機動阻絕器材(HESCO)等,則應該跳脫分年編列預算思維,儘速獲取後分發部隊運用;這些均要整體檢視組織架構、管理文化,從上至下灌輸務實的觀念給每一位官兵。

他強調,因應台海安全局勢及現代戰爭型態變化,國軍正處在轉型及挑戰並存之關鍵時刻,務實訓練是戰力形成之基礎。無論初階入伍訓練或者高階聯合作戰,從訓練課目的增修至新式裝備運用,均凸顯國軍不再僅僅是從形式上要求合格,而是朝著「作戰準備」導向發展訓練體系,這是嚇阻侵略之基石。

顧立雄表示,面對日益嚴峻的敵情威脅,國軍建軍備戰必須要將資源效益極大化,以利快速的成長戰力。因此國軍依據「防衛固守、重層嚇阻」之軍事戰略,建構「多域拒止、韌性防衛」作戰整備之方向。

談及實際作為,顧立雄說明,除國防自主外,也透過了對外籌購加速取得新式武器裝備,包括海馬士多管火箭飛彈系統(HIMARS)、M1A2T戰車、各式無人機,以及反制無人機系統、人攜式防空飛彈及反裝甲武器等,用來強化遠距精準打擊、防空反制、無人作戰及資通電整合等不對稱作戰能力,並且精進後勤維管、個人裝備更新等。

顧立雄表示,為了落實軍事戰略構想,自今年下旬開始,秉持「科技取代人力、火力取代傳統兵力原則」,配合著新式武器獲裝期程及汰除老舊武器裝備等作為,重新檢討三軍主戰、守備及後備部隊兵力結構,提升防衛作戰戰力。

顧立雄說明,配合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的籌獲,已經新編一個多管火箭飛彈連,後續則會配合接裝期程,再編成兩個連;另因應各型無人機陸續獲裝,陸軍也已成立無人機訓練中心,將於今年底編成幾個無人機大隊。

在海軍方面,陸戰隊所屬戰車營及砲兵營,已經轉型為無人機營與火力營等專責部隊,強化快速打擊能量;兩棲偵搜大隊則將增編無人艇專業部隊,並配合攻擊無人艇籌獲期程擴大編組,提升濱海打擊能量;至於空軍也將結合新式防空飛彈等裝備接裝,調整防空與戰管部隊編組,強化情監偵、預警、整體防空與空中作戰戰力。

顧立雄還強調,建軍備戰除跟時間賽跑外,更必須以宏觀視角,掌握內外環境與趨勢,才能成為「致人而不致於人」的善戰者。在應處國安威脅之際,國防部也結合了國家安全環境變化等因素前瞻預判,包括2028年至2030年的中長程戰略規劃,惟有如此,才能夠發揮「主導先制」優勢,永遠走在敵人前頭,形塑安全環境。

漢光41號演訓7月登場 顧立雄:新納7作法 因應共軍由演轉戰

今年2月,國軍漢光41號演習已舉行高階幹部圖上兵推,4月也已進行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電腦兵棋推演),預定在7月9至18日舉行實兵演練,今年的實兵演練將長達10天9夜,比去年「漢光40號」預定的5天4夜實兵演練日程多出一倍。

顧立雄指出,他要求國軍官兵以「務實」態度面對戰備整備,並從中找到問題且發現問題之所在,以及有無能力解決問題。

顧立雄表示,從漢光40號至漢光41號軍演的變革及策進方向,主要是以無劇本操演、並無先期預演、不編設假想敵、原兵歸原位,且是重視連續性及機動性等,並以「實兵、實地、實時、實裝」來進行演練。

針對新增7項演練作法,顧立雄表示,包括了灰色地帶應處演練、檢視戰備部署效能、建構仿真作戰時序、提升後備教召規模、推動軍民整合協調、深化軍事交流、驗證新式裝備作戰效能等7項。

談及檢視戰備部署效能,顧立雄表示,例如設置阻絕設備,不可能紙上作業憑空想像會有多少時間、兵力到位,實際上是需要透過實際的操演來進行驗證所需要的時間及兵力,至於國軍開始執行立即備戰操演的原因,則是在於透過演練進一步因應中共可能快速「由演轉戰」之可能性。

針對深化軍事交流,顧立雄表示,這項議題有些敏感,但透過友盟國家觀摩,來檢視國軍在演訓上面的優點、缺點及能精進部分,並提出結論報告供國軍精進。

由於國軍已陸續接裝M1A2T戰車、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及各式無人機等新裝備,外界關注這些新裝備今年是否投入漢光實兵演練中。

顧立雄回應,目前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及無人機會納入漢光實兵演練。

陪顧立雄接受專訪的戰規司長黃文啓中將則補充說,主要的新式裝備只要有「列裝」,包括海馬士多管火箭、各型無人機,均會納入漢光演習作初步推演,雖然M1A2T戰車已經運抵台灣,但年底才會成軍,7月則是處在成軍前訓練階段,僅有納入電腦兵推並沒有參與實兵演練。

黃文啓指出,在演習「計畫作為」部分,國軍將會針對未來可能獲得的戰力做分析,也希望可以藉此催促美方加速相關武器的交運速度,以讓國軍於2027年前具備必要的不對稱戰力,確保台灣安全。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