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廁所別急著沖水 尿液暗藏健康警訊(組圖)

作者:葉慧昌 發表:2025-05-23 17: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喝水
飲水左右著人體排除體內毒素的效率。(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一般人視小便為又髒又臭的排泄物,上完廁所,大概沒有人會特別駐足觀賞。其實尿液暗藏許多健康警訊,若能在每次方便後仔細觀察,往往就從一些蛛絲馬跡,可以提早發現疾病,發揮這些廢物的剩餘價值。

尿液所排出的毒素,占身體所有毒素的百分之十五,可說是反映身體代謝、內分泌及泌尿系統運作機能的窗口。尿液中約有百分之九十六至百分之九十九的水分,其餘大部分是廢物,如尿酸、肌酸酐、磷酸鹽、草酸鹽及氯化物等。既然尿液中本來就含有許多雜質,若是水分喝不夠,加上小便時的角度或速度,有一些泡泡乃正常現象,除非是多層、大且不易消散的泡泡,才需要擔心。

如果泡泡在三十分鐘內未消失,蛋白尿的可能性非常高。因為正常人尿中僅含微量的蛋白質,每百西西不超過五毫克,每天排出不超過七十五毫克,所以在一般臨床檢查無法發現;但是,每天如果有一百毫克以上的蛋白質流失,不僅可被偵測到,且因為尿中含有蛋白質,表面張力增大,會使得尿中泡沫不易消失。

如果有蛋白尿的情形,可能是腎絲球通透率升高,或者腎小管再吸收功能降低,表示腎臟的功能已經有衰竭的現象,已經不能正常運作,將蛋白質留在體內,若進一步惡化,可引起水腫、倦怠等現象,最後形成尿毒。其他病理性的蛋白尿還包括高熱、藥物中毒、充血性心臟衰竭及感染疾病等,必須盡早診治。此外,有些人在暴飲暴食、進食過量蛋白質、妊娠期、劇烈運動、情緒波動或長久站立時,也會出現暫時性蛋白尿,這是正常的。還有少數青少年,因脊柱前凸,壓迫腎靜脈,起床活動後尿蛋白為陽性,休息幾小時後,由於腎瘀血得到緩解,尿蛋白則會消失,故無需多慮。

廁所
上完廁所別急著沖水,尿液暗藏健康警訊。(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就中醫觀點而言,小便泡沫多可能是虛證也可能是實證,必須結合其他相關症狀才能綜合判斷。虛證常見的是「下元虧虛」,這種泡沫通常較大而不易消散,或合併混濁不清,可能小便失禁或解完仍有殘留尿滴不乾淨,病人總是頭暈目眩、精神萎靡、腰膝痠軟無力,應以六味地黃丸或菟絲子丸加減來補腎固元。實證常見的是「濕熱下注」,這種泡沫通常較小而消散較快,或合併黃赤混濁、頻尿而尿量不多,尿時有熱澀、疼痛感,病人總是胸口悶、肚子脹、疲倦、口乾但不想喝太多水,應以萆薢分清飲加減來清熱利濕。有時侯患者並非單純的虛證或是實證,而是較為複雜的虛實夾雜證,例如常用的清心蓮子飲,就是用來治療「氣陰兩虛夾濕熱」證,所以還是要請醫師透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才能開出最適當的處方。

從一小泡尿可以發現大毛病,我們只要多加留意,從排出的尿液裡,可以找出許多疾病的線索,提供寶貴的診斷訊息。所以上完廁所,不妨觀察一下,別急著沖水。

(作者為臺灣臺中市葉慧昌中醫診所院長,本文經作者授權刊載,轉載本文請取得作者同意。)



責任編輯:王欣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