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母]養女隋永清病逝 牽出宋慶齡一段隱秘往事(圖)

作者:陳靜 發表:2025-05-21 21:1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宋慶齡和隨永清
當兵后的隨永清和宋慶齡 (图片来源: 公用领域 免費圖片) 

2025年5月19日,一則簡短的訃告在朋友圈悄然流傳,隨即引發輿論關注——知名演員隋永清病逝,享年僅68歲。她曾在電影《霸王別姬》中飾演配角,也在電視劇《小魚兒與花無缺》中扮演妖嬌的屠嬌嬌,在銀幕上留下過鮮明形象。然而,讓她真正備受關注的,卻不只是演員身份,而是她另一個更神秘的標籤:宋慶齡的「養女」。

根據隋永清的養子王化所發布的訃告,隋永清罹患小細胞肺癌,於北京火箭軍總醫院接受第一期化療期間,突發醫療事故,雖經搶救並轉入重症監護室,最終仍不治,於5月18日淩晨離世。

王化在訃告中特別強調,隋永清是一名「中共忠實追隨者」,並提及隋永清的親妹妹隋永潔現居美國,正趕回國奔喪。

消息一出,不少人對這位「國母養女」的身世產生濃厚興趣。隋永清的父親名叫隋學芳,早年曾是宋慶齡的秘書。據稱,從隋永清3歲起,她便被安置在宋慶齡身邊生活,幾乎是由這位「孫中山的遺孀」一手養大。

宋慶齡的「秘書」關係,撲朔迷離

宋慶齡在32歲那年守寡,自孫中山去世後便未再公開結婚。她終身未育,身邊有多位貼身秘書與警衛相伴,其中就包括了隋學芳——這位身世低調的男子。

陸媒報導稱,隋學芳是東北人,早年參軍,後由公安部從中央警衛團調派至宋慶齡身邊工作,既是秘書,又負責生活陪伴。他能文能武,不僅能陪宋慶齡下跳棋、打康樂球,甚至連交際舞都能勝任。在宋的衛士長回憶中,隋學芳是「宋慶齡最信任的人,大小事務幾乎都由他代勞」。

然而,正是這段異常親密的關係,引發了外界的無限猜測。

一場家庭鬧劇,揭開關係端倪?

坊間流傳一段極為戲劇性的插曲:

某天下午,宋慶齡正在位於上海的寓所辦公,隋學芳亦在樓上處理文件。突然,一名女子怒氣沖沖闖入——她正是隋學芳的妻子。這名婦人情緒激動,當眾指著隋學芳鼻子大罵,聲音之大,傳出高高院牆之外的街道。

隋學芳不敢還嘴,一路躲避;而他的妻子卻緊追不捨,夫妻倆幾乎發生肢體衝突。

眼見事態失控,宋慶齡只得忍著病痛親自下樓勸解。然而令人震驚的是,這位警衛妻子非但沒有克制,反而將怒火發洩到宋慶齡頭上,當眾爆出一連串不堪入耳的粗話與侮辱性語言。

事後無下文,沒有處分、沒有聲明、沒有追責。

而這場突發衝突留下了諸多疑問:為何一名普通婦人,竟敢如此對待位高權重的宋慶齡?為何隋學芳作為軍人,卻選擇忍讓退縮?在那個講求階級與尊卑的年代,這種場面堪稱匪夷所思。坊間懷疑,這背後或許正說明瞭三人之間的特殊關係。

偏癱秘書與兩個女兒,成了「宋家人」

隋學芳後來因醉酒中風,38歲即偏癱,無法再履行職務。宋慶齡沒有將他逐出,而是讓其兩個女兒——隋永清與隋永潔繼續住在自己身邊,並予以撫養照顧。這兩位女孩,後來就被視為「國母的養女」,尤其隋永清,曾多次陪同宋慶齡參與公開活動。

至於隋學芳的妻子,在那次爭吵後便如人間蒸發,再無公開記錄,也不知她的結局如何。

宋慶齡於1991年逝世,遺產中,留給隋家姐妹的部分最多,這一事實也印證了她對隋氏一家,尤其是兩個「女兒」的特別情感。

宋慶齡的晚年與「孫夫人」的形象崩解

值得注意的是,宋慶齡去世後,並未與孫中山合葬,且在其遺囑中,亦未提及這一安排。外界解讀認為,這或許代表她在心裡早已「與孫中山劃清界線」。

更有傳言稱,宋慶齡晚年其實早已再婚,對象正是她身邊多年的秘書。但出於統戰考量,中共高層極力封鎖此事。據稱,當時周恩來堅決反對宋慶齡再婚,因為一旦公開,她的身份將由「孫中山夫人」變為「前妻」,極不利於政治宣傳。

然而據說毛澤東曾一筆批示:「同意!」

這場政治與私情交織的羅生門,至今仍無官方結論。唯一可確定的是,這位「國母」在晚年,的確過著如夫妻般的同居生活,而不是被照顧者與照顧者之間的關係。

這樣説來,宋美齡那句「于夫妻未盡節」的冷嘲,今日聽來,更顯耐人尋味。

宋美齡對宋慶齡的評價入木三分

宋美齡與宋慶齡:從姐妹情深走向路徑分歧

宋美齡與宋慶齡,兩人同為顯赫一時的宋家三姊妹之一,也都是近代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女性。一位是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的妻子,一位是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的遺孀。但這對姐妹選擇的是截然不同的政治道路。

宋美齡選擇了與自由民主價值接軌的道路,曾以流利英語向美國國會發表演說,爭取援助;而宋慶齡則越走越靠近蘇聯與中共,最終成為中共所稱的「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

作爲妹妹,宋美齡應該是最瞭解宋美齡的,她對這位二姐是這樣評價的:

“二姐生性好強,一生每逢大事必糊塗,最終于國未盡忠,於民不稱仁,于父母未盡孝,于夫妻未盡節,於親朋未盡義,于大義未盡思,於天地無一敬,于暴君未盡諫,於凶民未盡撫。可不悲哉!……終至於眾叛親離,孤苦無依,上辱父母先祖,下愧多災黎民。”

宋慶齡的選擇:從孫中山遺孀到共產國際的「同志」

作為孫中山的妻子,宋慶齡本應是三民主義最堅定的繼承人之一。但在1925年孫中山逝世之後,她的政治方向迅速偏離國父遺志,日益與共產國際和蘇聯「同聲共氣」。這一轉變不僅改變了她的人生,也間接影響了中國近現代的政治格局。

共產國際,這個由蘇聯主導的全球革命組織,自1919年起便致力於在各國扶植「代理人」,以實現世界共產革命。在中國,它最初以資助孫中山「國民革命」的名義,滲透國民黨,最終則催生了中共這一極具破壞力的政治勢力。而宋慶齡,成爲在這場蘇聯設計的政治棋局中,被選中的一枚重要棋子。

她是怎麼「紅」起來的 成為秘密共產黨員?

1933年,宋慶齡與共產國際的關係已非普通交往。據中共高幹廖承志回憶,宋慶齡親自現身,聲稱自己是「代表最高方面來的——國際」。她向廖詢問地下黨情況,還利用香煙藏匿情報,如同特務電影情節一般。

更有意思的是廖承志的妹妹廖夢醒,早在二十歲就加入了共產黨,在父親的引導和影響之下,她與弟弟廖承志加入了國民黨。其在宋慶齡身邊工作十年,都沒暴露自己的黨員身份。

蘇聯解密檔案也提供了佐證。1934年,共產國際遠東部一份備忘錄中記錄:「她是個好同志。可以留在黨內……她願意奉獻一切,對秘密工作有深刻理解。」這幾乎已明言:宋慶齡早已不是中共的「朋友」或「同路人」,而是一名秘密的、完全受控的成員。

她如何為蘇共與中共效力?

蘇聯對宋慶齡的利用可謂細緻入微、全面部署。根據共產國際高層米夫給蘇共外交高層的密函,他們打算從以下四方面徹底「發揮宋慶齡的作用」:

成立反帝組織,合法掩護共產活動:以宋慶齡的名義推動「反帝聯盟」,在國際與國內拓展蘇共勢力;分化國民黨:拉攏左派、孤立蔣中正,從內部分裂國民黨;推動蘇中復交:向南京政府施壓,要求恢復與蘇聯的外交關係;宣傳蘇聯打擊國府媒體:利用她的聲望為蘇聯在華進行輿論戰,反制孫科、胡漢民等民國領袖;她還被安排訪問蘇聯、參加紅色國際工會大會、接受思想訓練,這些細節無不顯示她被當作蘇共代理人重點培養與使用;

孫中山雖主張「聯俄容共」,但那是一種策略性外交,希望借助蘇俄的力量統一中國,並非真心信奉馬克思主義。但宋慶齡在丈夫去世後,卻將這個戰略選項變成了政治信仰,甚至成為蘇共在華最忠誠的合作人之一。

1927年「四一二清黨」後,中共與國民黨決裂,宋慶齡迅速倒向共產國際。她不僅發表聯合宣言,批判蔣介石,更赴蘇聯「朝聖」,成為中共暴動的象徵性支持者。1929年中山陵落成,她一面出席國葬,一面對南京國民政府發出電文,聲援「國際反帝」,與蘇共口徑一致。

這已非「聯俄容共」,而是「投俄擁共」。

暗中助共:特工、營救、滲透

1932年,為營救蘇共間諜牛蘭夫婦,宋慶齡親自奔走,甚至願以蔣經國與之交換。她創立「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實為共產國際在華代理機構,並營救陳獨秀、廖承志、陳賡等人。

1936年,她協助毛澤東派遣美國醫生馬海德、記者愛德格‧斯諾前往延安,幫助中共突破國際孤立。更派人攜帶張學良簽發通行證,助中共與紅軍取得聯繫。毛澤東還向她「借款」5萬美元。

1940年代,她更向蘇聯駐華大使提供大量國民黨與中國政府高層內部情報,涉及莫斯科會議、中英外交走向、美國在華策略、國共內部動態等機密內容,角色幾乎等同情報人員。

她效忠的是誰?

中共建政後,宋慶齡被尊為「國家副主席」、「全國婦聯名譽主席」等,但這些榮譽能否掩蓋她對於中華民國正統政權的背叛。

不能忽視一個事實:她的一系列行動,無論出於理想還是誤判,最終助長的是一個以謊言與暴力奪權的政權,而這個政權,恰恰是摧毀她丈夫理想的最大力量。

如宋美齡所言:「於國未盡忠」,這句話或許不只是情感的批評,更是歷史的見證。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