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陝西、浙江等省新冠病毒蔓延 網民哀號(圖)


病毒
2022年12月28日,北京一家醫院走廊裡住滿了COVID-19患者。(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5月15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木子綜合報導)近日,中共官方發布消息承認新冠(中共病毒,COVID-19)陽性率抬頭,廣東陝西浙江等地衛生機構也紛紛發文指,新冠病毒感染人數位居乙類傳染病首位。大量網民在網上苦訴患病痛苦症狀。

中國疾控中心5月8日發布的「4月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監測情況」顯示,3月31日-5月4日,門急診流感樣病例中,新冠陽性率由7.5%升至16.2%。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新冠陽性率由3.3%升至6.3%。4月14日至5月4日3週內,新冠病毒排門急診流感樣病例就診量的第一位。

廣東4月法定傳染病死亡115例 新冠感染數居乙類首位

金羊網15日消息,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局公布2025年4月全省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4月1日0時至30日24時,全省共報告法定傳染病112456例,死亡115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報告發病數位居乙類傳染病首位。

其中,乙類傳染病共報告17種共64526例,死亡115例。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新冠病毒感染、乙肝、梅毒、肺結核、丙肝,佔乙類發病總數的92.09%。

廣東4月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數最多的是新冠,數據為23188例。與3月份發病數3548例相比,4月份新冠感染數增幅顯著。

5月14日,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呼吸專科副主任醫師譚艷芳與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孫瑞林表示,近期新冠感染病例呈現明顯上升趨勢。譚艷芳指,「目前接診的患者以家庭抗原自測陽性後前來就診為主」。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劉華主任中醫師表示,該院「五一」假期前後兒童呼吸道感染病人增多,但近幾天有下降趨勢。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趙雷告訴《南方都市報》,「新冠病毒已逐漸成為人群中長期存在的疾病之一。但儘管如此,新冠病毒感染的症狀可能比一般上呼吸道感染更為嚴重,新冠病毒的防控仍不容忽視,尤其是對老年群體、多種患有嚴重基礎疾病患者來說,新冠病毒可能是致命的,仍不能掉以輕心。」

陝西、浙江新冠病毒感染數均排乙類首位

5月8日,陝西省衛健委發布「4月份陝西省法定報告傳染病疫情」情況,指全省共報告法定傳染病29142例。其中乙類傳染病共報告發病12841例,死亡26例。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新冠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肺結核、梅毒和猩紅熱,佔發病總數的95.10%。

界面新聞報導,浙江省疾控局日前公布「4月浙江省法定傳染病疫情」情況,全省共報告法定傳染病68203例,死亡42人。報告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新冠病毒感染、肺結核、梅毒、病毒性肝炎及淋病,佔乙類傳染病報告病例總數的98.03%。

河南省衛健委消息,4月份,河南省共報告法定傳染病44438例,死亡133例。報告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病毒性肝炎、新冠病毒感染、肺結核、梅毒、布病,佔乙類發病總數的93.90%。

安徽省衛健委消息,4月份,安徽省共報告法定傳染病24種35590例。28種乙類傳染病中,有12個病種無發病、死亡病例,其餘16種共報告16029例,死亡55例。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結核、新冠病毒感染、淋病,佔乙類發病總數96.19%。

值得一提的是,中共官方公開的疫情數據,外界普遍質疑其真實性。

大量網民在評論區哀嘆

有湖南、廣東、貴州、江西、湖北、雲南、黑龍江網民苦訴,「我發燒兩天咳了兩天」、「吃了五天藥不行,又吊針兩天,今天還是半死不活」、「發燒兩天,味覺嗅覺全沒了,咳嗽咳出血」、「我10號開始的咳嗽,全身痛,發燒」、「來勢凶猛」、「前天好像要噶了」。

江西、廣東網民留言,「有沒有發現,今年身邊喉嚨痛嗓子啞大半個月的人超多,基本上全軍覆沒」、「我們廠裡面,好多人中招」。有江蘇、浙江網民質疑,「又有什麼疫苗研究出來了?」「我們打的疫苗到底起什麼作用?」

還有X網友留言,「其實新冠病毒疫情在中國從未斷過。從去年到今年,中共官方強調流感病毒爆發,尤其是以甲流為主,還傳出很多人死亡。對此不少中國網友指不是甲流就是新冠,但不讓說。現在中共官方通報新冠呈上升趨勢,估計是大爆發了實在摀不住了。中共是製造災難的罪魁禍首!」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