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簽署行政令降低藥價 設30天談判期限(圖)


2025年5月12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羅斯福廳,簽署旨在將處方藥和藥品成本降低30%至80%的行政令。
2025年5月12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羅斯福廳,簽署旨在將處方藥和藥品成本降低30%至80%的行政令。(圖片來源:Andrew Harnik/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5月13日訊】(看中國記者高芸編譯/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週一(5月12日)簽署一項新的行政令,要求製藥公司在30天內主動降低藥品價格,使美國的處方藥價格與其他國家保持一致。該命令旨在通過談判機制推動藥價下降,並在必要時啟動「最惠國待遇」規則,將美國藥價與國際低價掛鉤。

推動「價格平權」 川普發出最後通牒

據《今日美國》報導,根據行政令內容,川普政府將由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和商務部,在30天內向製藥商提出具體降價目標。白宮表示,如果在命令簽署後六個月內,製藥公司未能取得「顯著進展」,政府將通過新規強制實施國際藥價掛鉤機制。

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Kush Desai)表示,此次行政令在川普2020年第一任期推動的政策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不僅涵蓋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也適用於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及商業市場上的私人保險計畫。

川普週一早上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此項新政策有望將藥價削減「59%,甚至更多」。稍後在白宮講話中,他將預期降幅上限提高至「80%,甚至可能達到90%」。

藥價談判即將展開

據美聯社報導,美國聯邦醫療保險與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enters for Medicare&Medicaid Services)主任梅赫邁特.奧茲(Mehmet Oz)表示,自己與其他高級衛生官員將在未來30天內啟動與製藥企業的談判。

「他們是愛國的美國人,希望做正確的事情。」奧茲說。他強調,這項政策希望以合作方式實現藥價降低,如談判未果,將啟動「最惠國待遇」政策,參考國際藥品價格確定支付標準。

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小羅伯特.F.肯尼迪(Robert F.Kennedy Jr.)也將在30天內設定全國市場的藥品降價目標,並有權在談判失敗後推動強制執行新規。

美國藥價遠高於國際平均水平

根據2024年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發布的報告,美國處方藥價格幾乎是33個對比國家平均水平的三倍。報告指出,當前約有6700萬美國人參加Medicare計畫。

川普在白宮活動中指出,美國長期以來實際上在「補貼」其他國家的醫療系統,而新政策的目標是「價格平權」,促使其他國家分擔藥品研發的相關成本。

2022年通過的《通脹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允許Medicare就部分藥品與製藥公司談判定價,目前已有10種常用處方藥協商完成,降價將在2026年生效;另一批15種藥物也已列入2027年生效的議價計畫。

白宮官員表示,雖然已有初步成果,但藥價在多項對比中仍遠高於國際水平,因此當前行政令被視為進一步深化藥品價格改革的重要步驟。

部分藥品政策專家指出,該命令尚未明確說明如何應對現有藥品回扣和保險折扣體系所面臨的調整挑戰。相關機制涉及Medicaid項目資助以及健康保險保費的計算方式。

藥品價格研究機構46brooklyn首席執行官安東尼奧.西亞恰(Antonio Ciaccia)表示,如果這些回扣機制發生變化,可能會影響部分醫保項目資金來源。他指出,政府仍需就「如何執行」方面提出更明確的細節安排。

拜登政府已經與藥企就10種廣泛處方藥達成降價協議,包括Xarelto和Eliquis,預計2026年生效。今年1月,Medicare又宣布另一輪涉及15種藥物的議價計畫,包括熱門的糖尿病與減重藥物Ozempic和Wegovy,預計2027年生效。

批評者認為,「最惠國待遇」概念存在被製藥公司操控的風險,它們可能與外國政府達成回扣協議,從而維持在美價格不變。製藥企業則表示,如果面臨利潤壓力,可能影響新藥的研發工作。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