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霞:政府操盤救經濟 積弊深重後患難除(圖)


蔡霞
前中央黨校教授蔡霞(圖片來源:美國之音)

【看中國2024年10月13日訊】(看中國記者肖然報導)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波動與挑戰加劇,中央政府多次直接操盤經濟,試圖通過大規模的財政刺激和央行干預來挽救經濟困局。這種經濟干預措施在短期內往往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長期的後果卻備受質疑。前中央黨校教授蔡霞作為一位觀察中國政經形勢的學者,對中央政府直接介入經濟的策略持批判態度。在她看來,政府的權力過度干預不僅違背了市場經濟規律,還帶來了債務膨脹、資源浪費以及民生問題被忽視等嚴重後果。她通過對三次政府救經濟行動的詳細分析,揭示了這一模式下的深層次問題,值得深入探討與反思。

三次政府操盤救經濟的歷史背景

蔡霞在近日《美國之音》的《蔡霞有話說》中指出,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央政府三次操盤救經濟,分別發生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及當前的經濟困境。每一次政府的干預都是在國內外經濟環境惡化、面臨重大挑戰的背景下實施的。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導致許多東南亞國家的貨幣貶值、金融系統崩潰,而中國因其相對封閉的金融體系及果斷的政策應對,成功避開了危機的衝擊。當時的總理朱鎔基通過大刀闊斧的國有企業改革和銀行重組,確保了經濟的穩定,並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推動國內需求的增長。

第二次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席捲全球時,溫家寶總理提出了4萬億人民幣的經濟刺激計畫,主要投向基礎設施建設、交通、房地產、公共設施等領域。這項政策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提振國內經濟,也是為了確保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不受影響。溫家寶的果斷措施使得中國成為當時少數幾個避免經濟衰退的大國之一,也幫助全球經濟盡快走出了危機。但同時,4萬億的投入也引發了不少質疑,尤其是地方債務問題和房地產泡沫的擴張,成為後續幾年中國經濟的隱患。

當前的第三次操盤救經濟,雖然沒有像前兩次那樣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直接衝擊,但中國內部的經濟問題卻已顯現。債務壓力、出口疲軟以及房地產市場的低迷讓政府不得不再次出手。央行通過注入1萬億人民幣等手段試圖刺激市場,然而這一次,政府的干預顯然面臨更大的挑戰。蔡霞指出,與前兩次相比,當前的救經濟行動缺乏明確的戰略方向,且因內部問題的複雜性和積累已久的結構性矛盾,使得效果可能難以預期。

中央政府出手 三里河的瘋狂現象

蔡霞還提到,2008年溫家寶總理宣布4萬億刺激計畫時,立即引發了北京三里河的瘋狂現象。三里河是國家發改委的所在地,而發改委被稱為「小國務院」,是中國政府中負責規劃和審批大型經濟項目的核心部門。隨著4萬億計畫的公布,各地政府官員紛紛湧向北京,爭先恐後地遞交項目計畫,期望能夠從中央政府的經濟刺激資金中分一杯羹。

這個瘋狂的現象不僅表現在官員們趕往北京的速度,還體現在三里河附近的酒店、賓館、餐飲業等服務行業突然間爆滿。無論是高檔酒店還是平價旅館,甚至地下室的簡易住宿,全部被前來遞交項目的官員們佔滿。與此同時,三里河周邊的餐館、茶館也生意興隆,官員們通過各種方式與發改委的工作人員進行私下接觸,爭取獲得更多的支持。蔡霞形象地描述道,「三里河瘋狂」不僅僅是項目競爭,更是資源爭奪下的權力較量。

這種現象揭示了地方政府對中央財政撥款的高度依賴。由於中央政府在4萬億投資中僅提供項目總資金的25%,其餘75%則要求地方政府自行籌措,地方官員必須通過各種手段獲取中央資金支持。為此,他們往往通過私人交往、利益交換等方式,試圖在資源分配中佔據有利地位。這種「跑步前進」的爭奪資金行為,反映出地方政府為了搶佔項目資源,不惜犧牲項目的質量和可持續性,也揭示了中國地方與中央之間的權力和資源分配的不平衡。

此外,蔡霞指出,三里河的瘋狂現象不僅僅是一種短期經濟現象,更是一種深刻的制度性問題。這反映了中國經濟體制中,權力主導資源配置的機制存在嚴重的弊端。由於權力的過度集中,導致地方政府在重大經濟決策中無法充分發揮自主性,必須依賴中央的審批和資源分配。這種現象不僅導致了項目投資的盲目性,也加劇了地方債務問題和政府財政負擔。

地方政府搶錢現象

蔡霞進一步分析了地方政府在爭搶4萬億資金時的激烈競爭。她將這種競爭形容為「搶錢」,不僅僅是一場經濟上的競速比賽,更是一場權力和資源的角逐。地方政府為了爭取更多的中央撥款,不惜通過各種手段,加班加點地趕製項目計畫。蔡霞回憶道,她在一次外地調研時,親眼目睹了一位省級官員為了趕製項目而通宵達旦地工作,甚至連高層官員都無法避免這種壓力。對於許多地方政府來說,能夠盡快上交項目計畫並獲得中央審批,意味著搶佔了先機,獲得了經濟發展的機會。

地方政府的這種「搶錢」行為,在短期內推動了一些經濟項目的落地,但長期來看卻帶來了不少問題。蔡霞指出,由於中央政府僅提供部分資金,剩餘部分需要地方自行籌措,許多地方政府為了完成項目,不得不依賴於銀行貸款或發行地方債券。這使得地方債務問題日益嚴重,許多地方政府揹負著沈重的債務負擔。一些經濟學家甚至認為,這種不健康的資金運作模式,導致了中國地方債務的長期積累,並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的重大隱患。

此外,蔡霞還談到了一些地方政府為了爭搶中央資金,急於上馬的項目缺乏深思熟慮,導致了大量爛尾工程和低效項目的出現。例如,各地大規模建設的基礎設施項目,如機場、高速公路、鐵路等,有些項目並沒有實際的市場需求,但為了獲得中央資金支持,地方政府依然加快了這些項目的推進。結果,許多項目在運行初期就出現了客流量不足、收益低下的問題,成為地方財政的負擔。

這種「搶錢」行為不僅影響了地方經濟的健康發展,也暴露了中國經濟發展中嚴重的結構性問題。蔡霞指出,地方政府為了短期的經濟增長,不惜犧牲長期的可持續發展。她認為,這種做法不僅導致了經濟資源的浪費,還加劇了地方與中央之間的財政矛盾。地方政府的債務壓力與中央政府的財政緊縮政策相衝突,進一步加劇了地方經濟的不穩定性。

救經濟的長期後果

雖然中央政府的經濟刺激政策在短期內對中國經濟起到了積極作用,但蔡霞認為,這種操盤救經濟的模式帶來了嚴重的長期後果。首先,銀行系統的呆壞賬問題日益加劇。由於地方政府為了匹配中央撥款,大量向銀行借款,這些貸款中有相當一部分難以償還,導致銀行系統積累了大量的呆壞賬。雖然在刺激經濟的初期,銀行的貸款擴張帶動了經濟增長,但隨著項目效益低下、地方債務沈重,許多銀行的貸款最終無法收回,成為金融系統的隱患。

其次,蔡霞指出,4萬億刺激計畫推動的大量項目並沒有經過充分的論證和審查,許多項目僅僅是為了爭取中央資金而倉促上馬。這種匆忙決策的結果,導致了大量低效項目和爛尾工程的出現。例如,各地大規模建設的基礎設施項目,有些並沒有實際的市場需求,最終成為地方財政的負擔。這不僅浪費了大量的經濟資源,也導致了地方經濟結構的扭曲。一些地方政府為了追求短期的GDP增長,不惜上馬缺乏長期效益的項目,結果導致了經濟增長的不可持續性。

第三,蔡霞特別強調了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嚴重性。她指出,自2008年刺激經濟以來,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迅速擴大,許多地方政府通過城投公司等平臺進行大規模融資,揹負了沈重的債務負擔。隨著經濟增長的放緩和財政收入的減少,地方政府的償債能力逐漸下降,債務危機的風險逐漸顯現。蔡霞認為,這種債務問題不僅對地方經濟構成了巨大威脅,也對整個國家的金融穩定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民生問題被忽視

蔡霞認為,在中央政府的救經濟計畫中,民生問題往往被忽視。她指出,雖然4萬億投資計畫在短期內提振了經濟,但這些資金大多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大型項目,並未真正用於解決民眾的生活困境。醫療、養老和教育等民生問題在經濟刺激政策中並未得到

足夠的重視,導致了人民的消費能力無法提升,經濟的內生動力依舊不足。

她進一步指出,中央政府如果能夠將部分資金用於全民醫療保障和社會福利體系的建設,可能會對社會穩定和長期經濟發展產生更加積極的效果。然而,現實情況是,政府往往更傾向於通過大型基礎設施項目來拉動經濟增長,而忽視了對普通民眾生活質量的改善。這種短視的政策,雖然能夠在短期內提升GDP增長,但長期來看卻抑制了人民的消費意願和經濟的持續繁榮。

此外,蔡霞還指出,民生問題的忽視不僅僅是經濟政策的缺陷,也是政府治理理念的問題。她認為,政府在制定經濟政策時,應該更加關注人民的實際需求,而不僅僅是追求短期的經濟增長和政治成就。通過解決民生問題,提升人民的生活質量,才能真正激發社會的活力和經濟的內生動力。

總結與反思

蔡霞在總結中反思了中央政府救經濟的策略。她認為,儘管在特殊的歷史時刻,政府操盤經濟可能會取得短期效果,但長期來看,這種模式存在著根本性的弊端。首先,它違背了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將權力過度集中於中央,抑制了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主導作用。其次,權力主導的資源配置,容易導致貪腐和不公平的資源分配,地方政府為了爭奪資源,不惜採用各種手段,甚至犧牲項目的質量和經濟的可持續性。

蔡霞指出,未來的經濟政策應該更加註重市場機制的作用,減少政府對經濟的直接干預。只有通過市場化改革,才能真正解決中國經濟發展中的結構性問題。她還強調,政府在制定經濟政策時,應該更多地關注民生問題,提升人民的消費能力和生活質量,才能真正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總的來說,蔡霞對中央政府操盤救經濟的模式持批判態度。她認為,雖然短期內可能取得一定效果,但長期後果顯著,尤其是在銀行壞賬、地方債務和民生問題等方面。這種模式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反而加劇了經濟的結構性問題,並為未來埋下了隱患。如果未來中國政府繼續採用這種權力主導的經濟政策,蔡霞認為,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將面臨嚴峻考驗。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