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今年前2個月進出口貿易額均下跌。(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中國今年前2個月進出口貿易額均下跌,特別是可以拉動經濟增長的出口貿易不佳。供應鏈和產業鏈從中國轉移,出海搶訂單的老闆大多空手而歸,香港外貿數據也顯示出來相關急迫性。
中國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按美元計價,今年前2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8957.2億美元,下降8.3%。其中,出口5063億美元,下降6.8%;進口3894.2億美元,下降10.2%。
數據顯示,中國對東盟進出口增長,對歐盟、美國、日本等下降。對美國的出口下降了21.8%,從美國的進口降低了5%。對歐盟的出口下跌了12.2%,進口則下降了5.5%。
中國海關總署新聞稿稱,「前2個月,東盟為我第一大貿易夥伴,我與東盟貿易總值為9519.3億元(人民幣計價),增長9.6%,佔我外貿總值的15.4%。其中,對東盟出口5700億元,增長17.9%」。
但是,業內人士透露,供應鏈和產業鏈從中國轉移,中國大陸的一些企業也轉移到東盟國家,從中國大陸將物料運輸到那裡,加工生產後再向歐美國家出口,關稅方面可以得到優惠,利潤也會增加。從近幾年東盟對歐美國家出口額大增可以看出這一點。
路透社援引一位經濟學家的分析說,進口下降得比出口嚴重,表明國內市場的需求疲軟。
值得注意的是,美聯社指出,在歐美國家及日本、韓國等國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行廣泛而嚴厲的經濟與金融制裁後,中國利用俄羅斯能源產品價格下跌的機會,從而加大了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產品,很大程度上繼續支撐俄羅斯的經濟。
中國外貿出口萎縮,也影響到香港這個國際自由貿易港。
香港政府統計處2月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香港的整體進出口貨值,跌幅持續擴大,出口貨值為2909億港元,同比跌36.7%,表現比市場預期差,更是在1953年9月後,70年以來最大的跌幅,出口金額縮減至2020年2月的水平。
分析指,中美貿易戰打擊中國外貿出口,惡果要香港共同負擔,也顯示中國靠貿易順差,拉動經濟增長的時代告終。
海外智庫「天鈞政經」的研究員宋維駿指出,供應鏈和產業鏈從中國大陸轉移,也體現在香港的外貿方面。因歷史原因,香港有獨特的獨立對外交往優勢,這與中國大陸、美國形成了複雜的「國際貿易」格局。此前中國是美國第一大貿易夥伴,美國是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中國大陸是香港的第一大貿易夥伴,美國是香港的第二大貿易夥伴;香港是中國大陸的第四大貿易夥伴,香港是美國的第十九大貿易夥伴、第九大商品出口地。
宋維駿解釋說,香港作為自由港和自由貿易區,可以依靠中國大陸承接巨量轉口訂單。僅在2016年,香港轉口貿易額已經接近5,000億美元。這一切都因在1992年,美國國會通過《美國-香港政策法》(United States-Hong Kong Policy Act),使香港繼續享受貿易優惠,成為獨立關稅區。如果香港的進出口都在下跌,表明中國大陸和世界慢慢脫鉤,香港與世界也越來越遠。
據自由亞洲電臺2月23日報導,曾經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深圳市,隨著大量企業外遷或倒閉,正失去發展動力。在另一個經濟活躍的「長三角」地區,九成以上的出口加工企業在今年的元宵節後,已經停止招工。在蘇州從事外貿加工的商人接受採訪時稱,受到中美貿易戰和疫情封控措施影響,企業加速了供應鏈外移的步伐,美國試圖和中國全面脫鉤,國內出口商接到的訂單同比下降90%左右,「這次(美國)肯定是要(跟中國)脫鉤了,對業內衝擊蠻大的」。
而中國官媒近幾個月卻在宣傳中國外貿老闆出海搶訂單,收穫滿滿。
但日前在網路流傳的文章《出國搶購單的貿易團回來了,大部分老闆空手而歸,聽聽怎麼說》,則揭露中國官媒的宣傳並不是那麼回事。
浙江一位外貿女老闆表示,其實做外貿行業的都知道,見一次面就能搶到訂單,這不可能。很多訂單被波蘭和克羅埃西亞搶走了,他們也在開工廠,搶了我們很大的份額。」
上海的一位老闆說,「外貿老闆們為什麼往國外跑?是因為現在整個形勢不好。海外訂單急劇下降,外資到中國投資減弱.....曾經10個廠家面對15個採購商,如今10個廠家的上游資源只有5個甚至3個採購商,這樣的話,產業鏈無法匹配,意味著大量工廠要倒閉」。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