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日前在四川視察時表示,有些大學就業數據弄虛作假。(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6月14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今年有破記錄的1076萬應屆大學畢業生,顯示中國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四川視察時表示,有些大學就業數據弄虛作假。
北京當局近年來提出的經濟政策中均有保就業這一項:
在2018年7月30日,中共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六穩」:穩就業和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
2020年4月17日,中共政治局會議又提出「六保」: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但是隨著經濟下滑,保就業的壓力越來越大。中國今年有破記錄的1076萬應屆大學畢業生,但在各類因素疊加之下,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達6.1%,特別是16-24歲年齡段人群失業率更是高達18.2%,已經遠超歐美國家,顯示中國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
據中國官媒《新華社》日前發布特稿提到,習近平在四川視察大學時表示,就業數據要紮實反映真實情況,「有些學校為了追求高就業率,弄虛作假,搞‘拉郎配’,簽了再說」,習近平強調,「不能糊弄上級部門,更不能糊弄學生」。
習近平又告訴大學畢業生,表示一夜暴富、一夜成名不現實,大學生就業要懷著平實的心,綜合考慮自身條件和社會需求,防止「高不成、低不就」。
在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穩定和擴大就業。中國國務院也印發通知,聲稱為創業的大學畢業生予以補貼,並針對提供畢業生就業的中小微企業,實施補貼、減稅降費等優惠。
但是,部分高等院校為了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將學生畢業證書、論文答辯及評優等和學生就業協議掛鉤。2004年,中國教育部開始以就業率作為評估大陸大學教學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2011年,中國教育部發布公告規定,大學某專業若是就業率連續2年低於60%,必須調整該專業招生計畫,直至停止招生。
近日,中國教育部召開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再次重申各地大學「不准以任何方式強迫、誘導畢業生簽就業協議和勞動合約;不准將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發放與畢業生簽約掛鉤;不准以戶口和檔案託管為由,勸說畢業生簽訂虛假就業協議;不准將畢業生頂崗實習、見習證明材料作為就業證明材料」。
中國大陸財新網引述河南某專科院校金融專業學生透露,該校明確要求學生有就業協議才能獲得畢業證書。若是未簽約或沒有落實繼續升學的學生,不能參加畢業論文答辯。
因此,大學生被迫假簽約、假就業的現象,在中國大陸大學早已不是秘密。很多簽約的學生都只是在親朋好友的公司中掛名,並不是真正就業工作。也有大學為了提高畢業生就業率,為學生提供虛假的校內科研助理就業協議,至掛名不工作。
其實,不只是就業數據,中國各類經濟數據造假已久,多年來引發各界質疑。
在《中國審計署官員揭露經濟數據造假的內幕》一文中,中國國家審計署官員接受《看中國》記者採訪時表示,解讀中國經濟數據要從政治角度來看待,各級政府的官員都會設法美化各種數據,以此表現自己的政績。「從下到上,無論是市還是縣,普遍存在數據造假行為,並且持續時間長,涉及經濟領域廣、花樣繁多。」
例如,把過去十年各省市的GDP數據相加,其總量與總增速一定超出中央的數據。
在2017年,一些省級政府將過往GDP中的水分「擠」出去。先是內蒙古承認財政、經濟數據存在造假的現象,核減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00億元,佔全部工業增加值的40%;隨後天津把濱海新區濱2016年過萬億的GDP調整為6,654億,縮水幅度高達三分之一。雲南、湖南、吉林、重慶等省市也有類似動作。
那麼,為什麼現在又開始提到經濟數據造假的事情?
該審計署官員透露,仍然是出於政治目的。「2017年是黨的十九大,今年是召開二十大,目的也是為了顯示黨的正確,對下面數據造假的官員‘不手軟’,同時也試圖讓外界相信打擊造假之後數據就真實了,其實還是老樣子」。
責任編輯:辛荷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