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業歸宋後,受到宋太宗的信任和重用。(網絡圖片)
宋太宗一朝在文治方面,與宋太祖一脈相承,修文德以致治。而在武功方面,宋太宗亦繼續太祖未竟之事業,平定北漢,抗衡契丹。此外,宋太宗在收北漢時,還有一個重大收穫,而這一重大收穫,對於北宋一朝的影響都是極其深遠的。
收復北漢
宋太宗即位時,五代以來的割據政權,尚未完成一統,特別是北方的北漢,與契丹約為父子之國,北漢國主稱遼國主為叔皇帝,自稱侄皇帝。受遼國的冊封,以遼國為外援。也就是說,要收北漢,必然牽動契丹,所以北漢雖為彈丸之地,卻最難解決。此外,北漢的地形也是非常險要,易守難攻。所以從後周開始,就在與北漢作戰,宋太祖時也曾在乾德年間、開寶年間攻打北漢,但是都沒有打下來。
宋太宗深知與北漢交戰不可輕敵,他為了收復北漢,做了非常充分的準備工作。從太平興國二年就開始加緊兵器製造,太平興國三年開始修水利工程,以便於漕運。同年夏,當時南方僅剩的兩個割據政權,平海節度使陳洪進及吳越王錢俶先後上表納土,至此南方完成統一。而這個時候呢,攻打北漢的時機也就成熟了。於是太平興國四年(西元979年)宋太宗決定親征北漢。從正月開始部署作戰方案,二月正式出兵,三月打退契丹援兵,到五月北漢國主劉繼元出降,終於大功告成。
北漢的收復,於宋而言意義極大。雖然北漢是彈丸之地,但卻是中原漢地抵禦戎狄的戰略要地。北漢境內靠近宋這邊,是太行山,往北去,靠近遼國,則有恆山、句注山,都是天設之險,是抵擋遼人的天然屏障。宋取得了這一國防要地,就可以與契丹相抗衡,以保西北之邊境。可見收復北漢意義之重大。
楊業歸宋
此外,收復北漢時還有一大收穫,就是楊業歸宋,楊家將登上歷史舞臺。
楊業,在戲劇評書小說中,經常被稱作楊繼業,在史書記載中,有叫劉繼業,也有叫楊繼業。這又是為甚麼呢。原來,楊業本名楊重貴,當時北漢世祖劉崇很看重他,賜姓劉,跟皇室一個姓,改名繼業。後來楊業歸宋後,宋太宗就讓他恢復了本姓,名字中去掉了「繼」字,只單名一個業字,就叫楊業。
那麼宋太宗要把這個「繼」字去掉呢,這是因為這與楊業在北漢的身分有關。楊業不只是北漢大將,他還有一個特殊身分,就是相當於北漢國主劉繼元的皇兄。我們知道,北漢國主叫劉繼元,之前的那位國主叫劉繼恩,楊業叫劉繼業,都是「繼」字輩兒,也就是說,當年劉崇是將楊業視為養孫收到身邊的,所以楊家在北漢的地位是非常尊貴的。
北漢世祖劉崇為甚麼這麼看重楊業呢,史料記載楊業年輕時就與眾不同,很有豪氣,很有俠義之風,他善於騎射,喜歡打獵,每次打獵都比別人的收穫要豐厚得多,他曾說:我他日為將用兵,就像驅使鷹犬去追逐獵物一樣。楊業在北漢,官至建雄軍節度使,屢立戰功,國人號為「楊無敵」。
責任編輯:李雲飛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