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古代災年德政的故事(圖)

作者:春秋 發表:2020-08-15 10:2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逢天災之年,中國古代的官員都把德政放在重要位置
天災之年,中國古代的官員都把德政放在重要位置。(手繪插畫 志清/看中國)

《國語﹒周語》中說,「古者天降災戾」。《春秋左傳》宣公十五年說:「天反時為災。」宣公十六年記載:「人火曰火,天火曰災。」《春秋繁露》中的天人感應說,是因為人間君臣王道不合天道而導致的天垂異象,天降災異於人間,如不悔過,將會降下更大災禍。因此,凡逢天災之年,古代的官員都把德政放在施政的重要位置。

一、劉渙收購耕牛

宋英宗治平年間,河北鬧災荒,災荒之後是大地震,整個年頭就是一個兇年。百姓家裏糧食早就空了,飢荒流行。人們沒有辦法,只好把自己家的耕牛拉出來賣了,換點糧食苟延度日。

當時劉渙任澶州知府,他就拿出知府銀庫的全部家當,把災民的耕牛全買回來了。第二年,地震徹底消失後,四處流散的災民都又回來了,但家家都沒有耕牛了,那時市場上的耕牛價格上漲了十倍。劉渙就把買回知州府的那批牛一律原價出賣。那一年,河北的各州,只有澶州百姓沒有被迫流離失所。

二、趙清獻災年平米價

宋神宗熙寧年間,兩浙區域鬧旱災和蝗蟲害,糧食歉收了,各地都在鬧糧荒。米價很貴,百姓吃不起就餓死了。各州俗吏都在要道上貼上官府榜文,賞賜告發哄抬米價的人。官府抓到嚴辦。

趙清獻時任越州知州,他貼出的榜文卻是告知天下儲米的人,官府高價收購這些米,於是各地米商都聚集到越州來供米,市場上米一下子豐富起來,價格也很快降下來了。

三、朱熹創社倉法

宋孝宗乾道四年,各地鬧糧荒,朱熹求救於州府,借到常平米六百石來應急救濟,缺糧的百姓夏天可以從社倉裏借走米糧,冬天加息償還,歉收的季節可以免除一半的利息,大飢荒時利息全免。十四年後,六百石的糧食全部還清給州府了,另外還儲米三千一百石,這些儲糧就不再收利息了。如果農業歉收或遇飢荒,百姓也不用擔心沒有飯吃了。

宋孝宗於是下詔在全國各地推行社倉法。

四、陳霽岩撫災民

明神宗萬歷己巳年發生大水災,陳霽岩正好擔任開州知府。府中官吏共商救災的辦法。陳霽岩建議給最窮的人發一石穀物,次貧者五斗,要讓百姓能得到真正的救濟。

陳霽岩命手下將災民編號,人們拿著編號依次排隊領取穀物,陳霽岩親自坐在倉庫門口的小棚子下,拿筆點名,看著他們的衣服容貌,特意將最窮的人記下來。雖然是上萬災民排隊,但無人爭吵。

庚午年春,上面有公文通知再次救濟最貧困的人,文書說要貼告示尋找這些人,陳霽岩說不用了,於是拿出上次標記的那些人名,直接通知他們來領。鄉民們非常驚訝陳霽岩怎麼對民間的實際情況掌握的那麼清楚。因為前次領救濟物品時,是臨時通知,人們來不及裝飾,衣物和面相就能看出貧困戶是哪些。

萬歷己巳年末,開州倉庫裏的糧食發放完了,撫台命令各州縣動用官庫存銀兩千兩買穀物。然而此時谷價已經大漲,每石六錢銀子,官府指令富戶人家供應穀物,官府給價是五錢,加上一些運輸和存儲的費用,富戶每石要損失兩錢。本來就是災年,富戶本身也受損很多,陳霽岩考慮到富戶承受能力也是有限,就收購少量穀物入倉,總共收購了四千石。

庚午年秋天,開州莊稼大熟,穀物每石三錢多,陳霽岩上報撫台動用官銀兩千兩收購糧食,報價是三錢,現款現結。收購期間,穀物又降到二錢五,大戶人家感念陳霽岩當初沒有強行收購,紛紛提出要陳霽岩把這半錢銀兩扣回去。陳霽岩笑笑,依然是三錢一石支付給大戶。結果開州不僅完成了定額,還多出七百多石糧食,陳霽岩就將多出的部份分給了回鄉復產的貧民。

因連年的洪澇,開州土城坍塌了十幾處,官府商議施工填補,有人說徵集鄉民服役,陳霽岩不同意,認為太勞民傷財。他命手下城門四處貼出告示,告訴流亡在外的鄉民回鄉務農,免田賦,官府還會給予穀物救濟。一傳十,十傳百,很多人回來了。

回鄉的貧民紛紛拿著口袋來領糧食,陳霽岩讓人掛出多個小告示牌:領榖的人須用自己的袋子先裝上泥土到城牆坍塌處去填土,總管會在袋子上蓋上章,再憑借帶章印的袋子來領榖。這樣,救濟工作完成時,城牆也修復好了,開州的財政支出卻沒有增加。

五、蘇軾建「蘇公堤」

蘇軾擔任杭州太守時,適逢旱災,收成很不好,當時又有傳染病流行。蘇軾請奏朝廷免除上供的米糧三分之一,米價一下子就降下來了。蘇軾又請奏朝廷賜給可出家為僧的執照數百份,用來換取米糧救濟飢餓的百姓。因為僧侶無須向國家繳納賦稅。第二年的春天,蘇軾將平常倉的存米低價賣給了民眾,民眾免於飢荒。

唐朝白居易時,曾將杭州西湖水引入運河,再引運河水灌溉千頃農田,但西湖水中水草太多,每年都需要疏通,宋代以後就廢棄不管了。運河水失去西湖水後就只能依賴長江漲潮,但江潮水多淤泥,船舶在市區航行的時候,就需要每三年人工疏通一次,因此成為杭州市民的大患。

蘇軾上任後,派人疏通了茅山運河與鹽橋河。又建造水閘,控制西湖水的儲蓄與洩導,這樣海潮才不至於流入市區。

可是西湖裏的水草與淤泥怎麼辦?蘇軾辦公之餘就經常在西湖邊觀察琢磨,後來他想出了一個辦法,將水草和淤泥堆積在湖中間,形成貫穿湖面的長堤,使南北直接相通,方便行人行走。湖邊的田地可以開闢出來種麥,所得利潤作為建長堤的基金和西湖善治款。

於是,他將救濟荒年後所剩餘的錢和糧食,加上一百份的僧人執照,招募人種麥。長堤完成後,在堤上種植了芙蓉、楊柳,景色如畫,杭州人把它叫做「蘇公堤」。

對比一下古人荒年的德政,再看看中共官員們的所作所為,人民永遠不知道官員到底貪污了多少錢,更不知道那些被法辦的貪官,他們的贓款是如何處置的。今年的疫情、洪災、地震如此嚴重,中共一方面仍然鼓吹經濟同比增長多少多少,一方面卻不停地讓百姓捐款,堪稱史上最大的腐敗惡政。

責任編輯:陳新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