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中國古人深遠的憂患意識(圖)

---《待漏院記》讀後感

作者:今昭 發表:2019-12-21 12: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孟子的名句之一。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孟子的名句之一。(圖片來源:看中國視頻截圖)

孟子的名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想必許多人都耳熟能詳。 提起傳統的儒家士大夫,映入你腦海的很可能是一個手執書卷,正緊鎖眉頭、捻鬚長嘆的瘦夫子形象,而不大會是富態祥和、怡然自得的胖鄉紳模樣。 的確,「憂患」二字,實在是理解中國傳統士大夫精神一個必不可少的概念。

北宋的王禹偁,就有這麼一篇文章,從待漏院這個供官員們等待上朝的地方著筆,想像了百官之首——宰相在這段短暫時間裡可能會有的心路歷程:「百姓未安,怎樣使他們康泰? 四夷未附,怎樣‘修文德以來之’? 戰事未寧,怎樣將它平息? 田原荒蕪,怎樣讓人們去開墾? 賢人在野,要怎樣推薦? 奸人在朝,該如何貶斥? 天時不正,災害頻發,我願辭去相位來乞求上天消除滅害;各種刑罰未能廢止不用,作奸犯科屢禁不止,我將請求施行文德教化來矯正這些錯失。懷著深深的憂慮,宰相等待著天明入宮面聖。 進言後,天子若採納了這樣的建議,世風必將清明安定,百姓也因此而富庶康樂。若能如此,宰相位居百官之上,享受優厚的俸祿,那就不是僥倖所得,而是完全應該的。」

為臣尚且如此,那處於兆民之巔、承繼天命的為君者,豈不更應時時心懷憂懼? 晉明帝「舉目見日,不見長安」,慨然而涕下者,不正因半壁江山仍陷胡人之手? 唐太宗生吞蝗蟲,心中焦慮的,是千萬百姓賴以生存的食糧。《周易》中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自古明君修德勤政,心中懷揣的,皆是深遠綿長的憂患。

讀懂了這些,那麼詩集史書裡中國古人不勝枚舉的「孤臣孽子」之歎,也就不難理解了。 不只是感傷個人際遇和仕途偃蹇,他們更多的也是在「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所憂的豈止一己官運的窮通?更多的,是對奸邪當道、閉目塞聽的朝廷的思慮。「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又哪裡只是「廉頗老矣」的自我嗟歎? 字裡行間潛藏的,分明是一片為國為民的赤誠丹心啊!

《待漏院記》的最後,作者寫道:「大理寺小官吏王禹偁撰寫此文,希望能把它記錄在待漏院壁上,用以告誡執政的大臣。」而在王禹偁之後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也許就是在看了這篇肺腑之文後,才發出了那句深遠動人的悠歎吧:「微斯人,吾誰與歸? 」

責任編輯:李雲飛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