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球雖無明確記載,但它確實曾是壯族男女傳遞愛意的媒介。(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提到拋繡球招親,你會想到誰?無論你想到誰,小編都想提醒你,以繡球招到薛平貴的大名人王寶釧,你可別漏掉吶!另外,《西遊記》中的唐僧之父陳光蕊,就是透過繡球招親而被溫嬌(滿堂嬌)小姐給朝了去的!小編都提起這兩位人物了,你還能想到誰呢?
不過,想不到任何人物也沒關係,因為王寶釧只是戲曲故事中的人物,目前並無關於此人的確切考據。至於中國歷史上是不是真的存在過拋繡球招親,史籍中並沒有詳細的記載。雖說拋繡球招親可能出自文人杜撰,但壯族的確出現了拋繡球的風俗。
拋繡球是壯族人的傳統體育項目,其歷史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只是,當時壯族人用來甩投的乃是青銅鑄造的古兵器--「飛砣」。聽到是兵器,就知道一點都不浪漫了吧!沒錯!壯族人多在狩獵與作戰中使用它。隨著社會的進步,物質生活的提高,飛砣也逐漸發展成「繡花布囊」,也就是現在的「繡球」。
壯族姑娘們用手工的方式製作了彩球,繡球大如拳頭,其外觀以圓形最為常見,但也有方形、菱形、橢圓形等形狀。繡球的裡頭裝滿了棉花籽、穀殼、穀粒等物,上下兩端分別繫上彩帶與紅墜。
那麼,製作好的繡球,大家都在甚麼時候使用,以及怎麼使用它呢?其實,大家多選擇在酒足飯飽後,拿起繡球互相拋接來活動筋骨,製造一些娛樂效果。繡球實則起到了一種聯繫情感,讓人們保持聯絡的功效。只是,隨著時代的推演,繡球逐漸演變成了壯族男女傳遞愛意的媒介。
拋繡球的歷史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只是,當時壯族人用來甩投的乃是青銅鑄造的古兵器--「飛砣」。(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拋繡球招親的傳說
於是,本為壯族人喜聞樂見的體育事兒,就遞嬗成為一種浪漫的選婿風俗。關於壯人拋繡球招親有一個傳說:
相傳多年前,靖西縣的一個小村莊中,一位勤勞、善良的青年阿弟與鄰村漂亮又大方的姑娘阿秀相戀了。可是,阿秀卻不幸地被鎮上某名惡少看中,惡少揚言要娶阿秀為妻,善良的阿秀自然是堅決不肯。
惡少在聽聞阿秀與阿弟相戀後,就起了一惡計要來拆散這對小情人。惡少賄賂了官府,使得阿弟被以莫須有的罪名關進了地牢,還被判了死刑。阿秀知道消息後,哭得死去活來,最終哭瞎了雙眼。阿秀雖然眼睛壞了,卻開始為苦命的情人縫製繡球。看不見的阿秀一針一線的織著,手都被利針刺破了,鮮血流了出來,染紅了阿秀手上的這顆繡球。
染了血的繡球,更襯托出上頭花朵的嬌豔,葉兒的青蒼,鳥也隨之變得鮮活了。阿秀歷經九九八十一天的辛勞,終於織製好了沾滲著無數相思血的繡球。接著,阿秀又變賣了家當,買通獄卒,最後終於在闇鬱的地牢中見到了日夜牽腸掛肚的情郎。
可惜,阿秀的眼睛壞了,無法再睹阿弟的面容。可是,即使如此,阿秀在仰靠手的觸感來撫摸阿弟的存在時,卻淚崩、絕望了。因為,她的阿弟被折磨得骨瘦如柴、不成人樣。憂懼透頂的阿秀哆嗦地從身上取出了繡球,緩緩地戴在阿弟的脖子上。倏忽間,一道亮光帶領著阿秀和阿弟飄然地降落在一處美麗的山腳下。他們不僅遠離了嚇人的牢獄,連阿秀的雙眼也重新恢復了光明,讓她能再度回應情郎的凝視。後來,阿秀與阿弟結婚了,並生了一對兒女。一家人靠著勤勞的雙手,過著幸福知足的生活。
自此往後,繡球即成了壯族的吉祥物,亦為青年男女聯繫愛情的信物,民間後來也逐漸出現了拋繡球的活動了。
參考資料
〈拋球擇偶的習俗是怎麼產生的?〉
〈古人如何相親?拋繡球、比武招親都弱爆了!〉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