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佛教貢獻深遠 最偉大的印度帝王(組圖)


對佛教貢獻深遠最偉大的印度帝王
阿育王來到佛陀涅槃之地時,心中萬分哀痛。(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阿育王是古印度歷史上最著名的君王。他之所以著名,不僅是因為他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更是因為他為佛教傳播所做的貢獻,以及他所施行的仁政。現在小編就來介紹一下阿育王的生平事跡。

阿育王皈依佛教有三說

阿育王據說出生在摩竭陀國,他不得父王的歡心,適巧北印度的德叉屍羅(Takkasilla)地方發生變亂,父王即派他去平亂。因他不被父王喜愛,所以軍隊的武器裝備都很差。想不到智勇兼長的阿育王,竟然達成了這個任務,做了那裡的總督,因此深受朝臣的擁護,等待父王駕崩去世,他掌握了政權。從此阿育王南征北戰開拓了大片的疆土,幾乎統一了印度全境。在這種使用戰爭統一印度的過程中,發生了大量的殺戮。

阿育王之所以皈依於佛教有大約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正是因為戰爭中發生的殺戮震驚了阿育王,使他深感悔悟。這時他終於被自己的惻隱之心所喚醒,他同佛教高僧優波毯多次長談之後,終於被折服,決心皈依佛教,同時宣布不再主動發動戰爭,即使不得已的戰爭也將儘量減少傷亡。

第二種說法是:阿育王在即位之初,兇狠嗜殺。他專門挑選最兇惡的酷吏,去設立被稱為「人間地獄」的酷刑場所去殘害百姓。凡是進入此獄者無一生還,甚至一些路過此獄的人,也被擒住殺害。有位僧人因托缽乞食,誤到此獄門前,即被獄卒擒住要殺害他。這位僧人已證得聖果,視生死如一,雖被扔進一大鍋滾水中,卻如在清涼池一般,水中還長出一朵大蓮花,托住了僧人。獄主見此神跡後,十分驚恐,立即派人報告阿育王,阿育王一看此神跡,深受感動,就此篤信佛教。

第三種說法是:阿育王他曾經在皇宮設立了各種材質和裝飾不同的座位,請來各種宗教的人,看他們坐在什麼位置來判斷他們的信仰。各宗教的代表們紛紛入座,唯獨無比華貴的最高座位無人敢坐,他們都害怕無意中惹怒了阿育王。這時代表佛教的沙彌泥瞿陀到來,泥瞿陀心中充滿了正信,心目中從來都是把佛法擺到最高的位置上,因此一來就從容的坐在最高座上,接受阿育王的供養。佛弟子的風範令阿育王讚嘆不已,受其影響,阿育王逐漸了解佛法的道理,生起了更大的敬信,終於皈依於佛教。

對佛教貢獻深遠最偉大的印度帝王
阿育王與兩位皇后。

阿育王致力推行佛法

阿育王皈依後,宣布佛教為國教,並到釋迦牟尼佛所到過的各處一一參禮和修塔供養,並立阿育王石柱以垂跡後世。據說行至拘屍那迦,當阿育王聽說這裡是釋迦牟尼佛涅槃之地時,他甚至因為極度的憂傷而昏死過去。

他將他的詔令刻在崖壁和石柱上,成為著名的阿育王摩崖法敕和阿育王石柱法敕。這些石刻已成為印度民族的珍寶,其文字包括以下基本內容:對人要仁愛慈悲,子女要孝敬父母,善待親戚朋友和其他人;對動物也要尊重它們的生命;要多做有助於公眾的好事,如修橋、造路、植樹、建亭等;禁止不同教派之間的互相攻擊,不使用強制的辦法去改變人們的信仰。這些內容體現了佛教的基本精神。而且阿育王本人也是這樣做的。由於阿育王強調寬容與非暴力,他在民眾的歡呼聲中統治了長達四十一年的時間。

阿育王一生對佛教僧團進行了大量的施捨,還在全國各地興建佛教建築,據說總共興建了八萬四千座奉祀佛舍利的佛塔。阿育王還向邊陲地區和周邊國家派遣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內的佛教使團以傳播佛教,斯里蘭卡、緬甸,甚至敘利亞、埃及等地都有他們辛勤的足跡。這是佛教走出印度,邁向世界性宗教的開始。阿育王因為積極的愛護人民,保護生命,護持佛教,所以他被當時及現在的人們尊為「護法名王」。

對佛教貢獻深遠最偉大的印度帝王
阿育王去參觀佛塔。

阿育王善行感化萬人

阿育王的一生創造了一個奇蹟,不是因為他征服了廣大的土地,歷史上稱霸一時的大帝也不乏其人;而是他感化了千百萬人的心靈,因為他靠的不是高喊口號,也不是空洞的道德說教,而是他真誠的信仰,美好的願望,對人們善良心靈的堅定信念和他在生活的每個細節上的認真實踐。他確實曾大事殺戮,但他一旦悔悟,他對佛法的信心,對純潔道德生活的渴望就無比強烈,這種強大的力量支持著他用一生去完成一個其他帝王無法企及的夢想:用佛法戰勝人們心中的邪惡。

在阿育王的時代,有許多其它宗教的信徒為了貪圖供養,自稱是佛教的僧人,混跡在僧團中,他們往往輕視戒律,超出僧團的規範,同時對佛教的法與教義經常提出自己的解釋,各種異端邪說層出不窮,因此產生許多紛爭。阿育王擔心這些冒牌和尚破壞僧團,於是下令將僧團中的亂法、邪見、破戒之徒全部趕出去,不許他們混住在僧團中。同時,為了分辨正邪,解決紛爭,便在首都華氏城舉行佛教歷史上的第三次結集。

對佛教貢獻深遠最偉大的印度帝王
在阿育王時期建築的摩訶菩提寺,約在西元前250年。

佛法出現多種解釋

在阿育王親自召集,當時的高僧目犍連子帝須的主持下,共有一千名精通佛教的僧人參加了結集大會。目犍連子帝須搜集二百餘條當時有爭議的觀點,由大眾共同討論,將其斥為謬論,並將這些批判與駁斥編定匯集成為一部《論事》。這部《論事》的出現標誌著「經、律、論」這佛教三藏中「論」的出現。

這部《論事》出現的初衷是為了結束僧團中思想上的混亂。然而,從此越來越多的僧人仿造《論事》的形式,把自己對佛教教義的觀點與看法說成是「論」,對佛教中的佛法做出各種不同的解釋,反而使人們的思想越來越混亂。這恐怕是阿育王與當時參與結集的僧人們所想不到的。

經過此次結集,那些混入佛教的冒牌和尚大部分都被驅出了僧團,但更有傳說指出,有三百個能言善辯的冒牌和尚,大家無法將他們駁倒趕出僧團,只得令他們另住一處,從此佛教進一步分裂。

看了阿育王的故事後,真是讓人對他所行之事欽佩不已。他能夠迷途知返,從暴虐中找回慈善之心,實屬難能可貴,難怪成為萬眾仰望之王。所以,我們應該要多學習阿育王真心敬佛、禮佛、推崇佛法的精神,方才為正途。

對佛教貢獻深遠最偉大的印度帝王
現存的位於毘舍離的阿育王石柱。

對佛教貢獻深遠最偉大的印度帝王
現存位於鹿野苑的阿育王石柱頭。(以上圖片來源皆為維基百科)



責任編輯:輕描淡寫 来源:正見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