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全國政協會議現場。(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5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林中宇綜合報導)歷來不公開的中共隱秘統戰手法近期受到更多討論。一個統戰部、一個政協,形成明暗雙線的巨大機器,其不止對內籠絡特定目標,對外滲透的功能更令人吃驚。
在美國之音5月25日「時事大家談」節目中,多位中國問題專家就此進行了討論。
政論作家陳破空表示,搞統戰是毛澤東的發明,他自吹他奪取政權有三大法寶:黨的建設、武裝鬥爭、統一戰線。統戰其實是毛澤東奪權的三大手段之一,在國統區開闢第二戰線、發展第三勢力。中共建政後,就直接把這些勢力發展建立成全國政協,鞏固中共統治。
他表示,中共一黨專政,把國家財富集中在一黨手中,想花多少錢就花多少錢。同時打人海戰術,讓其他國家防不勝防。除了金錢,還有美色,中共成功做到讓科學家楊振寧晚年歸國並放棄美國國籍,手段之一,就是把一個年輕女助手派到楊振寧身邊,最後成了他的老婆。金錢加美女,中共統戰手法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陳破空說,從統戰部到政協,中共利用中國文化中的關係學,發展和建立人際關係,在他國施展影響力,甚至進行間諜活動,由來已久。在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美國等國,中共統戰人員甚至直接賄賂當地政要,引起這些國家警覺。中共統戰部的機密文件顯示,該部還執行盜取美國核心技術的任務,其實已經接近於特務組織。
南卡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說,中共為了維護政權,利用所有能夠接觸到的群團、組織甚至學術機構,任何可以插手和利用的,包括間諜、特務、線人,無所不用其極。他們用國家資源來支持秘密運作,的確如紐時說的與黑社會無異,還得到政府的暴力或者武裝支持。這樣一來,中共的影響在美國、澳大利亞、歐洲都能看到。
謝田說,西方研究中國時,往往不見得看得清中共的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做法,就是一塊是政府牌子,一塊是黨的牌子。統戰部貫徹中共黨的方針、政策,通過所有部門,包括外交部、教育部、商務部等來發揮影響,比方說中國學者、學生組織,貿易團體等都是渠道。目前,中國在海外有僑民5000萬,在全世界可以形成相當大的勢力和影響。中共利用人們的故土情懷和以金錢收買甚至美色誘惑等手段,讓那些原來不屑與共的人轉而投懷送抱。著名科學家楊振寧就是典型的例子。
紐約獨立時事評論人士橫河說,其實,政協和統戰部是一回事。政協是中共一部分,是中共的分支。它當年由那些被統戰的人員組成,現在對內只是花瓶。最早授權中共執政的就是政協,不過後來它的這部分權力被剝奪了。常委級別的政協另一個作用就是對外統戰。統戰部是政協的辦事部門。政協和統戰部的每個組織在海外都有馬甲機構。政協的第一個海外馬甲就是和平統一促進會。工商聯,台聯,歐美同學會也是馬甲。統戰部的對外馬甲就是歐美同學會、中華海外聯誼會等。現在,國務院僑辦、民委、宗教局都已經被毫不掩飾地劃歸到統戰部。中共明顯通過人海戰術,試圖滲透西方國家的民主生態來為專制背書。
中共從中央到地方各層級都在搞海外統戰。(網路圖片)
時事評論員練乙錚5月23日發於《紐約時報》的文章「中國共產黨隱秘的影響力機器」,點名中共統戰部和中共政協,並描述這兩個黨政部門如何通過多種隱秘手段影響其它國家。文章將政協的運作和黑社會相比。
文章指出,統戰部是一個靈活的、受到嚴密控制的黨組織,它監管著十幾個通過勸說和滲透從事政治聯絡工作的組織。其中一個就是歐美同學會。
而政協的運作與黑手黨類似:行事隱秘,依靠密切的個人關係,並且隨時準備違法。比如身為資深政協委員的香港前民政事務局局長、某家能源非營利組織的負責人何志平,被控賄賂非洲國家元首,以便為國家控制的中國能源利益集團獲取石油合同。
作者認為中共確有陰謀,這從中共在海外校園建起的孔子學院和中國共產黨小組便可見一斑,它們會勾勒出一個運轉平穩的巨大機器。這個機器將中國人安插到全世界,擴散中國的影響,收集情報,為中共政府服務。
文章還提到華人科學家楊振寧的歸國,在妻子剛剛去世一年,當局就安排了一位年輕的中國研究生與其結婚。2017年2月,94歲的楊振寧宣布放棄美國公民身份。
練乙錚文章表示,為高價值目標配一個年輕妻子是中國共產黨的一貫的統戰做法。
近期一些有中共背景的頭面人物在海外出事,除了香港前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捲入涉賄賂非洲國家元首案件,澳大利亞眾議院情報與安全聯合委員會主席哈斯蒂日前也表示,被指控代表中國干涉澳大利亞政治的億萬富商周澤榮,也曾賄賂一位著名聯合國外交官,為中國爭取利益。
這些消息使中國干涉民主國家政體的話題再度浮上台面。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