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減稅,心疼任澤平(圖)

作者:海濤 發表:2017-12-08 11:0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川普
美國總統川普(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7年12月8日訊】川普(特朗普)競選時承諾的減稅政策,真的通過了。

根據美國的減稅方案,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投資所得稅、遺產稅等等稅種的稅率,都大大降低。

此外,美國大企業的全球所得稅將免征。什麼意思呢?比如,一家美國企業在中國掙得的利潤回流到美國,將不會徵稅。

減稅,理論上將會增加美國的就業崗位,促進全球資金流向美國。這正是川普想要的。

川普想要「再造美國」,想要繁榮美國經濟,想要討好美國人民,他的招數就是減稅。作為一個商人,他相信,減稅是刺激經濟的好辦法——減稅可以刺激創業,可以刺激企業多產出,可以增加就業,可以刺激消費。

貌似,從企業和個人的角度看,最理想的情況是全部免稅。但那樣的話,政府就會倒閉。如果把國家當成一個公司的話,稅收就是國家的收入,沒了收入,政府就玩不轉了。沒了政府,社會會亂套——所以,全部免稅並不理想。

雖然做不到免稅,但川普的減稅幅度已經足夠驚人。企業所得稅從35%減少到20%,尤其是企業海外利潤回流美國免稅,更是吸引跨國企業將資金留在美國。據說,上個世紀90年代,歐洲小國愛爾蘭大幅減稅,吸引了很多跨國公司,然後經濟騰飛了。至於愛爾蘭騰飛是減稅所致,還是騰飛巧合遇到了減稅,至今還有爭論,但被徵稅的人都想減稅這是一定的。

重要的是,美國減稅這事兒跟中國有什麼關係。

這麼說吧,同一個時間點上,全世界的錢和全世界的工作崗位的數量,是固定的。美國減稅政策,就是從全球爭搶資金和工作崗位。這當然與中國有關係。畢竟,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顯然,川普的減稅政策,理論上是不利好中國的。

這就要說到中國的稅負。中國的賦稅重不重?這是一個不解之謎。

今年3月,美國可能要減稅的消息就引起中國輿論的關注,當時人民日報還刊發了評論。時任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的任澤平,發表了一個研究報告,名曰《中美稅負對比:中國稅負較重,減稅降成本》。

報告中說,「在中國,企業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等很多稅種,這還不包括各種行政收費;在美國,企業只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根據世界銀行的測算,中國企業的總稅率遠遠高於美國的總稅率,2016年中國為70%,美國為44%。」

總之,按照任澤平的報告,中國的企業稅負,是遠遠高於美國企業的。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還要減稅。怪不得,當時人民日報的評論說,美國這是要打「稅務戰」;新華社今天評論說,美國減稅已經不是美國的內政。

稅務戰,其實就是以「減稅」為手段,以「招商引資」為目的。既然是一場「戰爭」,就會有敵我,有勝負。

川普為了實現他的想法,正在與全世界「為敵」,當然也包括中國。那麼,中國會在這場稅務戰中失敗麼?

這個話題太大,暫且不表,先說說任澤平先生。

就在美國通過減稅方案的時候,任澤平從方正證券辭職了。他被恆大挖去做副首席經濟學家了。

先是傳出恆大給他開了5000萬的年薪,然後被闢謠,其實是1500萬的年薪。今天,恆大的任命通知已經在網上刷屏。通知顯示,任澤平的月薪是125萬元,其中,約月工資62.5萬,月獎金62.5萬。

看到這個通知,我首先想到的是,任澤平每個月要交多少個人所得稅。我找了一下網上的計算個人所得稅公式,如果按月薪125萬,且不繳納社保的話,任澤平大概每個月要交54萬的個人所得稅。我不知道這個計算方法是否靠譜,但任澤平這麼高的收入,近一半要交個稅,貌似是跑不掉的。

拿著這麼高的薪酬,任澤平回望今年春天他寫的那個「中美稅負對比報告」,不知道作何感想。我的感想是,聽說他月薪125萬我很羨慕他,聽說他近一半收入要交給國家我有點心疼他。

任澤平的故事像一個玩笑:既然你說稅負太高,那就讓你切身體會一下稅負到底有多高。

不過呢,一想到全國人民90%以上月入還不到1萬元,我也就不那麼心疼任澤平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海濤評論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