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燭 照亮別人因而精彩(圖)

發表:2017-10-08 02: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人必須經歷過風雨才能見彩虹。
人必須經歷過風雨才能見彩虹。(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在我的生活裡。就有這樣的一群人,從遠方的家鄉來到這裡創業、離開父母、離開熟悉的環境、從新融入一個新的人群、認識一些新的事物、展開一段新的旅行,經過磨難、也學會了如何做人,靜下來回想起一路走來的時光、領悟這一切時。發現已不再是那個不懂事的小孩。必須經歷過風雨才能見彩虹。

如果在聊天中問起一些人,人的一生到底有多長?幾乎回答都說人生短暫啊!是啊,想想也是,人生無非真的短短几十載,這還是在沒有意外的情況下。古云「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八十耄耋」十幾歲時太青澀,還不能理解生活,三十才有所目標,四十才算人生的光華階段,五十便知道了自己的命數,六十也就老了。如果按這樣的演算法人生光華不過十幾年而已,人的一生真的像一根蠟燭,從誕生那一刻便是點燃了,一直燃燒,越燒越短。

人的一生其實很短暫的,不會像時光本身,永遠不會老,不會像浩瀚的宇宙,永生不滅,不會像歷史的長河,滾滾向前,卻永無止境,而我們渺小的軀體,短暫的生命只不過是漂在時光裡的一顆塵埃,不過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顆流星,不過是歷史長河裡的一粒沙子,轉瞬即逝,沉寂後就不會再現了!有時候我在想,生命這樣重複的意義只是為了延續生命嗎?而這樣延續生命的終極目標又是什麼呢?正如佛家的提問「我從哪裡來?來這裡幹什麼?我又到哪裡去?」其實這並不是什麼深不可測的禪機,只不過是對生命的一種終極反問。

好多時候,我們的生活就是在不斷的重複著昨日,起床、洗漱、上班、吃飯、閒聊、逛街、睡覺、讀書……不斷的去在做這樣的事情,也叫日子,然後我們沒有理解這些活著就不可避免得事情真正的意義,也只不過跟隨著別人走著,活著就是為了上班,讀書……其實我們每日所重複的事情是讓我們理解生活,理解生命的意義,就像是吃飯,飯菜便是對自己的慰勞,可口便是享受,就是自己施給自己的愛,讀書不是為了讀書,是在讀自己,讀更廣闊的世界,是在衡量出自己的長短,以便更好的修正自己,也是在給自己的生命增加養分,這樣理解,想必生活便有了更深刻的意義。逐漸的,生活的方式開始遞進,戀愛、結婚、生子、盡孝、車子、房子、票子、開始忙忙碌碌的一生,不經意間發現,時光流逝,容顏已老,回望自己走過的路途,彷彿只有隱約的苦澀和偶爾的幸福,也就知足了,但又覺得缺少點什麼?因錢的緣故而沒有去實現理想?因家庭的緣故,沒有選擇最心愛的戀人?因生活的奔波少了對家人的陪伴?因某種牽絆沒有到處走走?是人都會有一些遺憾,但是生命的主題無非就這些吧。

每個人的人生何嘗不是一樣、當我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父母就為了兒女以後的生活做了打算。不管再苦再累,只想為了給兒女一個美好幸福的生活。每個兒女都是父母捧在手心裏的寶。捨不得受一點點苦,總想著如何安排一個美好的未來,如何不讓兒女受到任何挫折,讓兒女在自己的規劃中快樂的生長,可總會有長大的一天,總要學會如何保護自己,學會融入這社會。所謂「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遇到的人和事學著如何處理關係。

當我們的叛逆心理慢慢的生芽時,學會了叛逆,一切都覺得父母給的不再是自己想要的、滿足不了慾望,總想著如何離開父母的周圍。想著可以有自己的生活。一切的事情都可以掌握,想像著生活是那麼的美好,一切的一切都在幻想當中。但,幻想終歸不是現實,當你去體會著、完成你的夢想也懂得去感受這一切時、卻發現一切不如所願。為何不是按照想要的想法走,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一個個問號出現在生活中。然而,發現煩惱越來越多,都很難以接受,畢竟不管感情、事業、親情等都在覺得要學會去處理、讓一個人學會了不再依賴著別人。都要學會著去接受這一切,勇敢面對就是邁進成功的第一步,學會掌握著自己的命運、往成功的方向發展,讓生活過的多姿多采。

大多數人的生活應該就是這樣的輪廓吧!我們不能阻止時間的腳步,那便在時間的跑道上留一些比較深刻的足跡,愛自己所愛的,做自己所愛的,選擇自己所愛的,不管生活還處在什麼境地裡,讓愛貫穿在整個生命的旅程裡,一切便富有生機,如春雨後的綠蔭,滿滿都是生命的綠色。時間一分一秒走著,不會為誰而停止,我們又在追尋什麼?我們茫然是因為對生命沒有透徹的理解,如果在時間和生命之間尋找答案,也許心智便會豁然開朗。

責任編輯:古修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