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的「世間三哲理」(圖)

作者:舒醒 發表:2016-05-10 05: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西遊記》呈現了不少世間道理。(圖片來源:神韻藝術團官方網站)

世間的任何得失都是等價交換

生活中人總是因自己的不如意就變得怨天尤人。

尤其當看到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人過得還比自己幸福的時候,總是不自覺的生出嫉妒之心:想不通為何自己很優秀,卻沒有別人那般美滿的婚姻;想不通為何自己工作能力強卻當不了領導;想不通為何自己比別人努力,最後還是無法功成名就……。

這正如《西遊記》中大鬧天宮時的齊天大聖孫悟空,他也想不通,為何他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七十二般變化使天兵神將都無可奈何,雷劈不死、火燒不化,但玉帝的位置怎麼他就坐不得?正是:

天地生成靈混仙,花果山中一老猿。

水帘洞裡為家業,拜友尋師悟太玄。

煉就長生多少法,學來變化廣無邊。

因在凡間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瑤天。

靈霄寶殿非他久,歷代人王有分傳。

強者為尊該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

但美猴王卻不知,世間的福壽名利不是按個體能力所劃分,而是生命自己德行的多寡所定。那玉帝雖看起來不如猴王有能耐,但他卻是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最後修成才享受了那無極大道。這正是修煉界講的:有失才有得,有得必有失。付出多少,得到多少。

因此,人不要憑空羨慕、嫉妒別人的幸福,因為你不會知道別人為他的幸福曾吃過多少苦;也不要因為自己遭受的苦難而悲傷、痛苦,因為你當下吃的苦或許是在為你以後的幸福打基礎。天道就是一個碩大的天平,人類想獲得什麼都需要進行等價交換,於是才有了積善得善、作惡得惡之說。

姻緣天注定

話說唐太宗地府還魂後,招賢人進瓜果到陰司裡去,以報對十代閻王的恩諾。有一均州人劉全,家有萬貫。因其妻李翠蓮在門首拔金釵齋僧,被劉全罵她不守婦道,她就氣不過自縊而死。劉全不忍見一雙年幼兒女晝夜悲啼,愧疚之下就捨身報國。到了陰司,劉全說明來意、完成任務後,閻王招來妻子李翠蓮與之相見,同時查閱生死簿發現夫妻二人都有登仙之壽,於是就差去還魂。

但李翠蓮已死許久,沒有屍身以寄託。恰巧唐王御妹李玉英陽壽已盡,就讓李翠蓮的魂魄上到李玉英身上。於是這邊玉英花園內跌死復生,那邊劉全金亭館還魂復旨。最終兩人白玉階前相認,歡歡喜喜還鄉。這正是天定的緣分,縱然生死也不能相隔;命定的夫妻,改頭換面也不礙相認。

可見姻緣乃是天注定:能結婚是緣,應該珍惜;分離也是緣,應該釋然。反觀當下的男女夫妻:要麼隨意離婚,把婚姻當兒戲,哪裡還會穿越生死只為那個人;要麼沈迷於個人的執著之中,為一份錯誤的感情尋死覓活。這不是愚昧至極嗎?

大相國寺的由來

《西遊記》中講到唐太宗從地府還魂時,走到枉死城被孤魂野鬼們攔住去路,需得錢財與之,方能過去。怎奈唐王隻身魂魄到地府,哪裡帶有錢財!於是便借了河南開封府人士相良的一庫錢財,許諾到陽間還他,最後方渡過了枉死城。

後來,唐王差尉遲公將金銀一庫,上河南開封府訪相良還債。那陰間崔判官說相良乃大富之人,有十三庫金銀存於陰司。但尉遲公見到的相良卻是以賣水為活,同妻張氏在門首販賣烏盆瓦器為營生,但賺得的錢,只以盤纏為足,其多少齋僧佈施,買金銀紙錠,記庫焚燒,故有此善果臻身。正所謂:陽世間是一條好善的窮漢,那世裡卻是個積玉堆金的長者。可見,人真正的富有是看德的多少,積德行善者,哪怕這世貧窮,下世也必有福澤。

且說這相良雖貧窮,卻是個實誠的善者。任憑尉遲公怎麼勸說,他都不敢收太宗還來的金銀。無奈之下,太宗傳旨教胡敬德將金銀與他修理寺院,起蓋生祠,請僧作善,就當還他了。尉遲公領旨後,遂將金銀買到城裡軍民無礙的地基一段,周圍有五十畝寬,在上興工,起蓋寺院,名「敕建相國寺」。左有相公相婆的生祠,鐫碑刻石,上面寫著「尉遲公監造」,即是今天的大相國寺。

參考文獻

吳承恩《西遊記》



責任編輯:雲淡風輕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