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媽媽殘酷教育 送寶寶去「磨難營」(圖)

發表:2014-03-23 01: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現在的寶寶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因此在家庭中都是特別的寵愛,尤其是中國的父母,都特別的溺愛寶寶,其實德國父母對寶寶的教育方式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德國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吃能苦,這樣可以鍛練孩子的獨立性,也能提高孩子的抗壓能力。

1、讓孩子學做家務

許多中國家庭,覺得孩子年紀小,在生活上的一些簡單事情都包辦。例如,幫孩子穿衣服,收拾玩具,甚至還追在孩子後面餵飯,不需要孩子幫忙做家務。由於從小就有父母的幫助,大多孩子都養成了有困難找父母的習慣。

可是,德國媽媽在生活上對於孩子是要求可以是「不近人情」,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必須分擔家裡的一些家務。

例如,有位德國媽媽要求,小孩子放學後,第一時間進廚房幫忙洗菜,幫忙搞衛生,如果孩子撒嬌或者發脾氣不肯做,德國媽媽就會「狠心」地把孩子趕出廚房,並且當天的晚餐也不會給孩子準備。

德國媽媽認為,在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如果孩子不幫忙,他們就永遠長不大,會養成依賴心理。所以,鍛練孩子的吃苦精神,就從讓孩子幫忙做家務開始,這樣能夠培養孩子勤勞、獨立的品格。

2、送孩子去「磨難營」

許多中國家庭裡的獨生子女可以說是家裡的寶,一家幾代老人都圍著一個小孩轉。不少家長帶著「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自己的孩子看到喜歡的東西或者別人有的東西,只要孩子要求,無論價格如何,是否實用,都是照買不誤。

如果長輩對孩子的言聽計從,造成孩子嬌生慣養,不能吃苦。因此,德國媽媽為了鍛練孩子的毅力,磨練孩子的意志,他們會送孩子去「磨難營」。

德國媽媽通常會送孩子去磨難營三天,讓孩子接受社會的磨難更多,這樣教孩子堅強。在德國媽媽的思想裡,讓孩子參加磨難營,是希望讓他們在集體中學會友愛,在艱苦中體會堅強,在堅持中品嚐成功,在失去中感受擁有,在得到中學會惜福。

3、不吃飯就挨餓,旅行忘帶東西就挨凍

害怕孩子被雨淋濕,送傘到學校給孩子,害怕孩子不吃飯,在孩子後面追著跑……由於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父母擔心孩子有任何閃失,對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攬,像老母雞護小雞似的整日將子女庇護在自己的羽翼下。

由於父母的過分保護,本來一些事情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但是堵門都不捨不得讓他們做,甚至將子女的活動範圍也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視線內,導致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為了改變孩子的惰性和依賴心理,德國媽媽堅持孩子不吃飯就挨餓,旅行忘帶東西就挨凍。德國媽媽說一就一,只要孩子發脾氣不吃飯,立刻把東西收拾乾淨,孩子就算餓了,也不會再煮東西給他吃。

在旅行前,德國媽媽會告訴孩子需要帶什麼物品,讓孩子準備好,如果孩子漏帶了,她們絕對不會給孩子送去,就算天氣再冷,孩子沒有衣服穿,她們也不會去。

在德國媽媽心目中,只要孩子嘗試到因為自己的過錯而承擔後果,孩子就會如何避免下次犯錯。對孩子「殘酷」一次,換來的是孩子的成長。

4、德國流行的殘酷教育

俗話說「三歲定八十」,可見小孩在幼兒階段的性格、行為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如果家長能注意從小就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生活能力的培養,進行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等綜合的教育,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溫室里長大的孩子,沒有經歷過風雨,沒有面對過困難,承受挫折的能力也較低。不要總把孩子「關在溫室」裡,獨生子女時代,作為父母應該多給孩子磨煉的機會。

為了使我們的下一代成為強者,能夠做到自立自強,德國流行殘酷教育,對待孩子並不是只是憐憫和照顧,而是給他們更加多的磨煉機會。

在殘酷教育方式中,德國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與孩子之間是用多溝通和理解的方法,及時發現並糾正孩子的錯誤和缺點,對孩子的優點和特長及時加以鼓勵,令孩子形成勇於面對困難的自信心。



来源:媽媽說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