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堵還是添堵?

作者:老徐 發表:2013-09-15 15:3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3年09月15日訊】一個平凡的下午。四點半,失戀多日的他接到了她的電話:「我在首都機場,還有三小時起飛去美國,你如果來了,我就不走。」她終於決定在去美國之前給他最後的機會。他放下工作,衝出大廈,堅定地說道:「我愛你。等我。」三小時後,她飛走了,而他還堵在建國門。

這是調侃北京堵車的一個經典段子。如今堵車依舊,而北京要開始徵收交通擁堵費了。據說這已經是板上釘釘了,只是怎麼收、收多少的事,停車費也將隨之提高。 

北京為何非要鐵了心徵收擁堵費?收了擁堵費就不堵車了嗎?

北京這個城市很有意思:時常因為霧霾、污染、高房價、堵車而被罵得狗血噴頭,可是每年仍有無數有志青年和成功人士,「義無反顧」地投奔到它的懷抱。2000多萬人口糗在一個一點兒也不適合居住的特大城市裡樂此不疲、無怨無悔。其實,這種現象的背後,有一個東西像磁鐵一樣吸引著他們,那就是:權力。

在當今的體制下,誰牢牢把握了權力,誰就牢牢控制了公共資源。北京,就是這樣一座城市。看看長安街兩旁,一個賽一個巍峨雄偉的高大建築,那都是權力的象徵。看看執掌中國經濟命脈的央企,其總部有多少落戶北京?看看中國頂尖級的教育、科技、文藝、體育資源,有多少是在北京?有消息稱,又有一家大型國企要將總部移至北京。數據顯示,僅北京某個區的科技園就聚集了236家民營企業總部。

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人人都想擁抱權力,與權力親近。所以都拚命往北京這兒來扎堆兒。屁大點兒事的都要拿到北京來批、來辦,你說北京的人能少得了嗎?不制約集中的權力,不壓縮審批的項目,不分散公共資源,不控制人口膨脹,你就是收什麼費也沒戲,無外乎是一種「斂財」的手段,該堵還得堵!

所以,徵收交通擁堵費是個治標不治本的辦法,並不能徹底地解決交通擁堵問題。擁堵治不好,反而給有車一族心上添堵!

當初把汽車工業作為支柱產業盲目大力發展的是政府;鼓勵、忽悠老百姓買車奔小康的是政府;等你們都買了車了,首都變成了首堵,出來要收擁堵費的還是政府。不管這個社會如何變化,政府總是兩頭通吃的大贏家,萬變不離其宗,除了收稅就是收費,好像不會幹別的。

有媒體評論道:從這次關於擁堵費的輿論背後,看到的是地方政府亢奮的收費衝動。一些地方在公共管理上已經養成了懶政習慣,遇到問題一拍腦袋首先想到的就是收費,對收費形成了強烈的依賴。而且總喜歡揀軟柿子捏,拿沒權沒勢的人欺負,不敢向壟斷寡頭們收費,不敢向大企業大集團開刀,最喜歡從沒啥話語權的車主身上拔毛。交通擁堵費,實際上是讓車主為政府的錯誤埋單,讓政府從自己的錯誤中受益。

如果要收擁堵費,那麼大量公車交的費用由誰來負擔?如果是公款負擔,那勢必又會轉嫁到納稅人身上。據財政部2011年的數據,中國每年僅公車購置費就超過1000億元,且每年增長20%以上。如果擁堵費也要納稅人買單,勢必造成更大的社會不公。

由此可見,擁堵費政策不只是個環境政策,也不是個簡單的交通政策,而是一個社會政策。說白了,在這事上要講政治。

每次治堵治污,最終的成本都會落到車主身上,一輛車上已經疊加了無數重複的、不正當的稅費,因為這個軟柿子最好捏!別老算計老百姓兜裡那倆兒錢!如果北京市有魄力,先將北京的公車數量減一半,再來說徵收擁堵費,恐怕也就不會給老百姓添堵了。老百姓憑啥總為政府拍腦袋的錯誤決策買單?

有網友吐槽:美國航天員和中國航天員在太空相遇。美國航天員:「中國太偉大了,我一眼就看見你們的長城了。」中國航天員瞄了一眼說:「那是堵車。」道路已經堵成這樣了,但願別再給老百姓的心裏添堵了!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