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的復興 巴西孕育最大鱷魚種群(圖)

發表:2013-08-05 12:2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即便是凶猛危險的鱷魚也因為偷獵而日漸稀少


數百乃至數千隻剛剛孵化出的凱門鱷潛伏在這座潟湖當中

【看中國2013年08月05日訊】這些小點是巴拉圭凱門鱷幼仔的警覺雙目,這些小鱷魚剛孵化出來兩週,幾乎還沒有鉛筆長。白天,它們藏在水草叢中,以躲避可能飛扑下來覓食的鷺和鶴。到了晚上,它們才偷偷溜出來,捕食昆蟲和蝸牛,慢慢長大後再改為進食體型更大的獵物。如果情況允許,它們日後可長到兩米半長,力量強大到可以捕獲水豚 ——水豚是生活在該區的體型龐大的齧齒類動物之一。但這些都是以後的事情,眼下,它們正處於食物鏈底部,所能做的就是盡量躲在掠食者的視線範圍之外。

數百乃至數千隻剛剛孵化出的凱門鱷潛伏在這座舄湖當中,而在整個潘塔納爾濕地,類似的舄湖還有許多座。巴西西南部沿巴拉圭河鋪展的這片廣袤濕地不僅孕育著或許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鱷魚種群,同時也是環保界最成功的物種復甦案例之一的發生地。

三十年前,巴拉圭凱門鱷處於被人忽視的狀態,它們遭到無情捕殺,以滿足對鱷魚皮的市場需求,因此數量驟減。「無人能確定有多少隻凱門鱷慘遭殺戮,但數量一定超過百萬隻。」巴西保育生物學家克雷伯·阿略說。20世紀80年代的偷獵活動高潮期間,阿略曾在潘塔納爾濕地從事實地考察工作。

持槍的盜獵團夥在旱季入侵,將聚集在逐漸縮小的水坑邊上的凱門鱷大批量殺死。「他們當場剝下鱷魚皮,將剩下的殘骸留給禿鷹。」阿略說道,「那時候,我常常在這座堤岸上發現堆積成山的逐漸腐爛的凱門鱷屍體。那個年代裡,野外的考察工作不僅令人壓抑,同時也充滿危險,因為那些偷獵鱷魚的人極具攻擊性。」巴西政府對盜獵活動的打擊以及1992年頒布的野生鱷魚皮貿易禁令,減輕了身處困境的巴拉圭凱門鱷面臨的壓力。連續若干個水量豐沛的雨季(這對繁殖十分有利)之後,凱門鱷數量大幅回升。如今,據估計有一千萬隻之多的巴拉圭凱門鱷生活在這片濕地。

然而,阿略警告人們,即便如此,巴拉圭凱門鱷仍未徹底脫離險境。「潘塔納爾濕地的一片繁榮可能會掩蓋該物種在南美洲其他地區仍面臨的許多問題,在那些地方,盜獵現象仍舊猖獗,凱門鱷正逐漸消失。」而就在潘塔納爾濕地內部,各種威脅依然存在:森林砍伐、大壩工程、旅遊業、採礦業、海港的發展等。但是起碼就現在看來,這些潘塔納爾濕地上的王者們仍穩坐王位之上。

来源:新浪環球地理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