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7月15日訊】十三陵的布局,在嘉靖年間就完全形成了。
《大明一統志•京師山川》描寫昌平至延慶的形勢寫道:「群小聳拔,若龍翔風舞,白天而下,其旁諸山,則玉帶、軍都連亙懷抱,銀山、神嶺羅列拱護,勢雄氣固。」
十三陵在這群山環抱之中,以長陵的天壽山為主峰,東西回括,將整個陵區圍成一座天然的大庭院,正門開在南端,蟒山、虎峪山嵯峨於兩側,恰似一龍一虎在守衛著大門,符合古來「左青龍,右白虎」的「風水」地勢。十三陵的門戶大紅門就建築在兩山中間,兩側各有一方下馬碑,上刻「官員人等至此下馬」。大紅門南面二里多路,有高大的石牌坊一座,是嘉靖十九年所建,其彫刻十分精美。北側不遠,有殿堂建築,是帝后們祀陵的更衣之所,可惜這些殿堂僅存遺址了。
十三陵總共有兩門十口,兩門是:大紅門、小紅門;十口是:中山口、東山口、老君堂口、賢莊口、灰嶺口、錐石口、雁子口、德勝口、西山口、榨子口。它們之間由陵的邊牆連接,圍括住整個陵區。邊牆共有24華里多,牆和陡峭的山勢相連,從東、西、北三面對陵區構成了完整的屏障,將山間的平地緊緊地封閉起來。
邊牆建築相當宏偉,牆體因地形而異,大體寬2—3米,高至4—6米。南部「山小,地平曠」(《帝陵圖說》),為了增險,特在川地和小山脊修築起高大的城垣,這樣南面的邊牆和東、西、北三面因山而建的邊牆成了合抱之勢,中軸便在大紅門。但因年久失修,現邊牆都成了斷壁殘垣,有的地方因開荒種田,連牆基都淹沒了。1935年國民黨政府整修長陵並把大紅門也修整了。1953年新中國政府也對長陵、景陵、永陵進行了修繕,並連帶修繕了大紅門,使陵區保持了原來的面貌。
錐石口、賢莊口和灰嶺口是十三陵的西北要塞,錐石口西北不遠就是長城。到了明末,陵園駐兵,不僅是保護陵寢,實際上也是為了保衛京師,因為這裡已是國防前線。明嘉靖十六年,對上述三口重新加固,派駐重兵,但崇禎九年(1636)時清兵仍從此三處進攻,至使昌平陷落。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率農民軍也是從此三口經過攻入北京的。
邊牆內十三陵區的整體建築布局是統一規劃有條不紊的。一條神道從石牌坊起,位於中軸線上,蜿蜒曲折長近20里,象徵和顯示著帝王的尊嚴。神道兩帝的建築繁而不亂,表明建陵初便有了周密的總體規劃,再分批分期建造。
神道初建時是單屬於長陵這座首陵的,但當一代代皇帝相繼謝世,一座座陵墓在長陵兩側相繼建立起來以後,都和這條神道相通,於是神道成為諸陵所共有。
神道上的建築除了前邊談過的石牌坊、大紅門、碑亭之外,最有特點的是18對石人石獸,這組石雕體積龐大,姿態生動,是整塊石材雕成,件件都是巧奪天工的藝術品。它們均是明代早期作品,從宣德十年(1435)至今,已有555年了。
陵前放置石像,主要是裝飾墳墓,象徵生前儀衛,起源於2000多年的秦朝,以後各代均有,只是種類數目有所差異。
神路的北端東側,原有行宮建築,是準備帝后祀陵休息的所在,因年代久遠,都已傾圮無存,僅見遺址。七孔橋東溫榆河北岸,原有工場,是當年修建陵園時的磚、瓦、木、石作坊,以後逐漸形成了村落。1958年修建十三陵水庫,工部廠正在水庫設計之內,於是全村搬遷了。
十三陵各個陵的布局都和長陵差不多(長陵像南京的孝陵),大同小異,每個陵都稱「宮」,外面是紅色的宮牆,進入裡面是棱恩門,有的三間,有的五間,穿過棱恩門就是棱恩殿,有的七間,有的九間,棱恩殿後就是寶城了,寶城都是用黃土堆起來的,十分高大,現在都被綠蔭覆蓋著,寶城下面是地宮,寶城前面是明樓,明樓上面豎有石碑,碑上刻著皇帝的謚號。明樓前面都設五供,計有石香爐一個,燭臺兩個,花瓶兩個。
原陵宮內有祠祭署,宰牲亭,現在都已傾圮不存。每個陵都有監、園、衛等名稱,監叫神宮監,是太監們住的地方,專門管理陵宮祭祀等事務,所以都建築在陵宮附近,後來形成村落。
園,是園丁住的地方,經營種植瓜果菜蔬供給祭陵之用。
衛,是駐軍所在,用以保衛陵寢。現在如昌平縣城內,還有長陵衛、獻陵衛、景陵衛等胡同。
另外有的陵宮還有朝房,是供給祭陵官員休息住宿的地方。有的還設有神馬房,為豢養馬匹所在。
在十三陵的建築結構中,碑也是主要組成部分,除了前面介紹過的《長陵神功聖德碑》外,還有兩種碑,一種是每座陵宮前都有一座石碑,稱為無字碑;另一種是每個明樓上立的刻有皇帝謚號的碑。
陵宮前的碑稱為陵碑,一般都是頌揚皇帝功德的。十三陵的碑卻都無字,據說是因為皇帝「功德」太大無法可寫。實際上明朝的皇帝幾乎個個是昏君,哪有什麼功德可頌揚呢?以前的皇陵碑文,由翰林院的翰林們撰寫。明太祖朱元璋曾說:「皇帝陵碑記皆儒臣粉飾之文,恐不為後世子孫戒。」(見《帝陵圖說》)因此,明朝撰寫先帝碑文的責任便落到嗣皇帝的肩上。
據《世宗實錄》記載,長、獻、景、裕、茂、泰、康前七陵,陵宮前的碑亭是嘉靖十五年四月才建成的。當時的禮部尚書嚴嵩,請世宗寫七陵碑文,可這位迷戀酒色又一心想長生不老的嘉靖皇帝,哪裡有心思寫碑文?因此就空了下來。世宗以後各陵,因祖宗碑上無字,自己能躲清靜也就不寫了。
明樓上的碑是刻寫皇帝謚號的,值得一提的是長陵明樓上的石碑。這塊碑白中微透紅暈,宛如古玉中的「硃砂沁」,人們稱它硃砂碑。當然這不是真的硃砂碑,和其它碑一樣也是五石碑,上面髹硃砂,日久朱皮脫落,沁在石內的紅暈,便成了硃砂的痕跡,這才有了硃砂碑的稱謂。頤炎武《昌於山水記》裡說:「長陵中有大碑—,上書‘大明’用篆,下書‘成祖文皇帝之陵’,用篆;字大徑尺,以金填之,碑用朱漆。」頤炎武說的這塊碑也是朱漆。只是他說「成祖文皇帝之陵」寫的是篆書是誤記,這七個字實在是楷書。
另外,這座碑也不是建陵時樹立的。明永樂皇帝朱棣最初的謚號是「太宗文皇帝」。嘉靖年間,皇帝朱厚熄為了使生父朱佑杭獲得在太廟中受祀的地位,便在嘉靖十七年(1538)把原謚「宗」的朱棣改謚為「祖」,成了「成祖文皇帝」,按「天子七廟」之制也不為過。但當時刻著「太宗文皇帝」字樣的舊碑並未改換新碑,也沒有磨去字跡另刻新字,只是在原碑上附了一塊木板。萬曆三十二年(1604)雷火擊毀了這座舊碑,這才換廠新碑,這就是人們現在所見的「硃砂碑」。顧炎武看到這塊碑時,距立碑時間不過四五十年,那時碑是朱紅碑身,金色碑字。相當壯觀。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