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樨園」本是皇宮馬料種植地

發表:2013-06-21 15:0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3年06月21日訊】在永定門城樓向南3公里,有一座木樨園立交橋。橋東南有一個小村莊名叫木樨園。橋的名稱就來源於這個村名,該村北臨南三環路,東靠東羅園,西為大紅門路,南接後村。提起這個村名的由來,得從600多年前的明代說起。

明代燕王朱棣建都北京,為了保證皇宮內人員的吃穿用玩,從山西遷移了大批手藝人在京城四周居住,並設置上林苑對他們進行管理。在大紅門北側,劃出三塊地種植苜蓿,以供皇宮的馬匹食用。這三塊地分別被稱為南苜蓿地、東苜蓿地和西苜蓿地。並遷來了袁、王、張三家各負責一塊地的苜蓿種植、收割和向皇宮裡運輸。

苜蓿是一種草,長圓形小葉,開紫色蝶形花,又稱紫花苜蓿,是馬匹非常愛吃的一種植物。負責南苜蓿地的那家人姓袁,戶主叫袁直,家中有他的妻子馬妮和女兒盈盈。一家三口對苜蓿精心管理,有一年,地裡的苜蓿葉子枯黃,枝莖幹癟,不開花。上林苑的官員到此檢查後,非常生氣,揮鞭打向袁直,並警告他:「如果下次來苜蓿還這樣,直接殺頭示眾!」

袁直忍痛回到家裡,把情況一說,全家抱頭痛哭。袁直的女兒盈盈雖然剛剛十三歲,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她整天幫助父母幹活,一會兒都閑不住。為了苜蓿的事哭過以後,她擦了一把眼淚對父母說:「咱們光哭有什麼用?得想個辦法把苜蓿種好才是最要緊的。」父親說:「關鍵是不知道這苜蓿到底得了什麼病呀?」母親嘆了一口氣附和道:「就是!」盈盈說:「要不咱們再到地裡去看看,也沒準是什麼蟲害造成的呢!」一家三口來到苜蓿地,蹲在地裡翻翻葉子、分開枝莖仔細觀察,找了半天也沒有發現害蟲或其他異樣的線索。

正在這時,忽然遠處傳來了一聲淒慘的鳥叫聲。一隻黑色的小鳥從半空跌落下來,盈盈趕緊跑過去,才發現是一隻鷯哥,肩膀已經受傷。她細心地為鷯哥治傷,有一天,小鷯哥忽然對盈盈說:「我帶你去找東西!」邊說邊跳到盈盈的肩膀上催她快走。盈盈按照小鷯哥用嘴指著的方向前進,不大工夫就走了七八里路,來到一口井旁。小鷯哥跟盈盈說:「把井裡的那塊石頭拿上來!」盈盈趴到井台上往井下一看,井並不深,而且井壁上都有腳窩,她顧不得危險,從乾涸的井底把那塊石頭拿了上來。

回家以後袁直發現,石頭非常糠,用指甲都能摳出坑來。這石頭有什麼秘密呢?這時小鷯哥說:「磨碎了——撒地裡——救苜蓿!」一家人把那塊軟石頭磨成了粉末,均勻地將石頭粉施到苜蓿地裡。第二天到地裡一看,苜蓿竟然全都挺直了腰桿,綠油油的一片生機盎然。全家人的心裏總算是一塊石頭落了地。這塊地自從施用了這種粉末以後,苜蓿長得又粗又壯,葉子肥厚,紫花開得又大又鮮艷,皇宮裡的馬匹特別愛吃。一來二去,袁直種植的苜蓿就出了名,上林苑的官員就給袁直起了個綽號叫苜蓿袁。後來,東苜蓿地和西苜蓿地都逐漸荒廢了,苜蓿袁就把皇宮馬匹所用的飼草全包了。

改朝換代,斗轉星移。雖然這裡早就不種苜蓿了,但隨著住戶逐漸增多,形成了一個小村莊,苜蓿袁作為一個地名流傳下來。後來有的文人墨客覺得用草作為地名不雅,就根據諧音將其改為木樨園,並逐漸被人們認可。但是如果以為這裡曾經有一座桂花(木樨的別名)飄香的園林,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来源:北京青年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