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絕食學生:無法讓特首動容?(組圖)

發表:2012-09-01 20:5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為抗議港府強推國民教育,香港三名學生絕食已近50個小時,昨日香港政府官員探望學生但未表示撤科,香港學民思潮今日在香港新政府總部外繼續進行集會抗議,很多市民前往現場聲援。

8月30日起,香港三名學生林朗彥,黃莉莉及凱撒宣布絕食,要求港府撤回國民教育科目。至目前三人已經絕食近50個小時,三人都比較虛弱,其中黃莉莉因血糖低而躺臥在抗議現場休息。香港學民思潮亦同時發起「佔領政府總部」抗議行動。

9月1日,抗議集會仍在持續中,目前愈來愈多的香港市民趕至現場資助物資和聲援學生。期間一度出現零星反對者於絕食學生面前進行指責和咒罵,其中一位用礦泉水瓶襲擊學民思潮負責人黃之鋒。

8月31日早上8時,香港特首梁振英和教育局長吳克儉現身抗議現場,首次與學民思潮發起人黃之鋒對話,黃之鋒拒絕與梁振英握手,並向梁振英遞交「捍衛思想自由,反對洗腦教育」標語牌,梁、吳未答應學生們提出的撤銷國民教育科要求,然後離去。後再有國民教育科委員會主席胡紅玉以個人身份探望絕食學生,並表示「尊重大家意見,希望將來有機會與大家討論」。但學生們並不認為港府官員具有誠意。


7月29,香港市民抗議港府推行「國民教育科」

香港政府原定於今年9月起,分三年在中小學推行「國民教育課」,至2016年,國民教育課將成為中小學必修課。另港府已拔款編寫 《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其內容包括「中國共產黨是進步、無私、團結的政黨」、批評「多黨制」等內容。早在7月29日,香港數萬人參加大遊行,反對港府強推「國民教育」,據香港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調查,香港77家小學表明未來三年不開國民教育課 ,反對者認為國民教育是「洗腦」課程,他們仍在與學生一起做最後衝刺,迫使港府在下週一開學前撤回該計畫。

「香港政府無視民意,市民絕不妥協」

據學民思潮的一位發言人向德國之聲介紹,目前該機構負責人黃之鋒正在現場協調晚間於政府大樓外舉行的的抗議活動,市民也正不斷趕至現場,預計到晚間會有過萬以上市民參加。他們表示會堅持到底,直至港府撤科。

正趕往現場的香港市民陳昕接受了德國之聲的採訪,23年前「89學運」期間她為一名中學學生,曾組織聲援北京學生的活動。她表示很欣慰看到今天的學生接棒「民主、自由及獨立公民」精神。她亦認為今天的學生相比較他們的時代,主張和訴求更為明確。但她對越來越受到中央嚴控的港府是否能撤除國民教育科表示悲觀。


港府會聽到孩子們的聲音嗎?

陳昕表示:「香港每一代都有這樣的人,我很欣喜,但這個事情非常令人心痛,現在香港政府根本不把民意當成一回事,以為講兩句話就可以帶過去了,但香港市民會告訴他們,我們不會那麼容易妥協,我們整個社會需要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情去讓政府知道我們絕不妥協,我們也不能只依賴這幾個孩子,香港不像大陸,我們是一個成熟的公民社會,應該會有更多的人站出來。」

陳昕也指透過港府強推國民教育科目,再到近期議員選舉中發現的異常干擾現象,無不顯示出中央對港府的控制力在加強,香港市民因此會籍由反「國民教育科」這樣的具體行動來維護香港核心的自由價值。

歷史再度重演,港府是否將「洗腦」進行到底?

前八九學運領袖王丹在Facebook上發出信息對絕食學生表示敬意,他認為學生的決心和熱血能感動所有港人;香港歌手黃耀明寫下「歷史再度重演,我們一起去聲援」。


歷史在重演?

北京維權人士胡佳表示:「大陸的幼兒園兒童,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被動的承受著國民教育,哪一天我們作為父母,也會站在教育部門前要求取消那些精神上的毒奶粉。」作家韓麗珠認為「社會政策是由成人制定,孩子往往只能是接受者。未來還有多少人要把脆弱的身軀擊向磐石?」

旅居美國的學者余英時在接受香港電臺採訪時表示,香港已經出現自我洗腦的危險,他認為國民教育的重點不在於「學」而是在於「國」:「中共很擅於運用民族主義情緒,共產黨的洗腦往往要混淆國家、政府、政黨概念,香港市民要分清愛國不是愛政府,更不是愛黨,共產黨還不敢全面否定香港的自由制度,香港人應該繼努力,繼續反對洗腦。」



来源:德國之聲中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