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世界見證了阿拉伯世界的政局突變,目睹了地震海嘯災難,體驗了金融市場的震盪,喜悅於王室婚禮的隆重,悲痛於蘋果之父的逝去,但2011年更震撼於世界各地無名的抗爭者的力量。2011年底,有著80餘年評選年度風雲人物歷史的美國《時代》週刊將這項榮譽獻給了數以百萬計的抗議者,認為他們驗證了個體的行動可以帶動整體巨變的道理。
的確,2011年是各種民間抗議活動向強權者顯示力量的一年。這一年在突尼西亞大規模抗議浪潮中開始,在俄羅斯、在敘利亞、也在中國烏坎等地的集會抗爭中結束。其間,阿拉伯之春席捲中東,從埃及,到葉門,到約旦,從利比亞,到敘利亞,到巴林,民眾抗議活動此起彼伏,本阿里倉促逃往,穆巴拉克黯然下臺,薩利赫無奈交出政權,卡扎菲也最終在抗議者的憤怒中斃命。受阿拉伯之春啟發,西班牙憤怒者運動一呼百應,集會者一度有數萬之眾,並終於在11月,將他們曾經鼎力支持的薩巴特羅領導的左翼政黨趕下舞臺;憤怒者運動隨之跨越大西洋,在紐約,在洛杉磯形成了佔領華爾街運動,而這場反抗金融體制的憤怒又在10月15日,形成了全球性的抗議活動,從紐約,到倫敦,從悉尼,到香港,700座城市,數十萬民眾走上街頭,拒絕為金融體係引發的危機買單;12月10日,數萬俄羅斯民眾在50個城市集會,抗議執政當局在月初的立法選舉中舞弊,使得普京試圖操縱選舉重回政權的道路不再平坦。
《時代》週刊2011年風雲人物揭曉之際,中國廣東烏坎的村民正與圍困村莊、抓捕維權活動領頭者的武警對峙。繼9月21日集會衝突、11月21日數千人抗議示威、12月11日的維權領頭者之一薛錦波離奇死亡之後,烏坎村民最終在自己選出的代表的帶領下,迫使當局接受了他們的條件。
這些抗爭活動雖然背景不同,訴求不同,卻有許多相似之處。運動的主體都是平日與世無爭的個人,沒有政黨團體的領導,沒有預設的藍圖,也不侷限於某一社團。這些運動雖然引發了一些劇變,但其參與者並不曾夢想充當革命者。引發突尼西亞茉莉花革命的自焚事件的當事人布阿齊茲只是突尼西亞中部一座小城的失業青年,2010年12月17日他引火自焚時既不會想到他的死會成為一場革命的起點,也不會想到他會在一年以後被英國《泰晤士報》評為年度風雲人物;2月8 日,在埃及解放廣場上被歡呼為英雄的瓦伊爾•高尼姆原本只是谷歌集團駐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負責中東和北非市場的青年經理。西班牙首都廣場上憤怒者運動擴展到全球近700座城市,卻沒有在任何城市出現一位明確的領導者;在廣東烏坎,一度被汕尾當局稱作是受境外勢力煽動的抗爭運動的領導者是烏坎一萬三千村民由四十七個姓氏的百餘名代表一人一票公開選舉產生的臨時代表理事會,離奇死亡的薛錦波生前擔任過的最重要的職務就是這個臨時代表理事會的副會長;代表村民與廣東省委副書記朱明國談判的林祖鑾只是一位十六年前退休返鄉的老人……
突尼西亞自焚青年布阿齊茲的母親2011年10月接受路透社採訪時,恰如其分地將由兒子自焚抗議而起的各種抗爭運動歸結為兩個字:尊嚴。她表示,如果她的兒子不曾拒絕忍氣吞聲,拒絕不被尊重,所有這些可能都不會發生。的確,無論是阿拉伯之春,還是西班牙憤怒者運動,無論是俄羅斯選舉風波,還是廣東烏坎的抗爭維權,所有這些運動都不是對某一個偶然事件的即時反映,而是民間積怨的驟然噴發,是對自身權利不斷被漠視、不斷被踐踏而表達的憤怒。也正因為如次,這些運動才顯示出難以抵擋的力量。種種個體的憤懣與怨恨藉由現代信息技術,在網路平台上碰撞,共鳴,凝聚。英國《泰晤士報》將布阿齊茲評為年度風雲人物時指出,布阿齊茲不是革命者,但他的抗爭行動變成了一股改變了中東形勢的抗議浪潮的催化劑。
美國《時代》週刊總編針對將「抗議者」奉為年度風雲人物寫道:「2011年,抗議者不僅喊出了他們的訴求,而且,他們改變了世界。」
2011年,世界各地無權者此起彼伏的民間抗議浪潮印證中國文化中「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的古訓。
来源:法廣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