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截訪者:到大學去誘捕上訪者(圖)

發表:2011-11-01 10:5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2005年7月18日,山東日照,在公開接訪現場,一位市民瀏覽信訪條例。 陳為峰/CFP

2011年的一個秋日,北京某著名高校的法律援助中心,闖進了四位來自重慶的不速之客。他們此行的目的,是要求該法律援助中心協助誘捕一位進京上訪者。

「兩個警察,一個司機,還有一個街道辦的工作人員。沒有出示警官證,只有一封街道辦的介紹信。」當時在法律援助中心負責接待的一位同學介紹,「他們讓我們給那個上訪者打電話,約他明天過來,就說是提供法律援助,然後乘機抓他回去。」

就在這位同學與四人週旋之際,另一位法律援助中心的學生志願者在隔壁房間,通過電話向指導老師匯報了情況,並得到明確答覆,「你讓他們接電話,這是違反程序和法律規定的。」

在和這位老師通過電話之後,四名截訪者選擇了離開,他們誘捕上訪者的計畫,未能得逞。

對於四位截訪者的行為,該高校法律援助中心的老師表達了強烈的不滿和無奈。「一直以來,我們都很溫和,很低調,只是想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出一點自己的力。即便如此,也常可領略到權力的霸道。」一所兄弟院校的法律援助中心,就已經因為涉及到上訪者而被令停辦。這位老師說,他們目前的壓力,更多還是在人員和經費方面,但若在類似的事件上介入過深過多,也不知還能堅持多久。

事實上,除了地方截訪者的直接介入,上訪者赴各高校法律援助中心尋求幫助,往往還要克服其他障礙。例如,據2011年1月19日《環球時報》英文版報導,北京大學校園內的29家複印店於當年春節前即被告知,禁止為來訪者複印任何「敏感材料」。這一禁令由北京大學保衛部和燕園派出所聯合發布,在一些複印店內,都可看到。

而據援助中心的學生志願者介紹,大部分時候,他們都是在對上訪者的情緒進行勸慰和疏導,而非激化矛盾。「我當時就對那位上訪者說,雖然你說對方是故意傷害、不是交通肇事,政府在包庇他。可從1998年到現在,你為此已經付出太多了。為自己和家庭考慮,還不如把它放下,好好生活。」

該校法律援助中心曾多次為底層公民成功提供法律援助。但每次介入案件的時候,指導老師都會仔細權衡,考慮學生自身的能力,以及案件的性質,盡量避開那些會給學校、中心和學生帶來太大壓力的「敏感案件」。

即便如此,鑒於當前「維穩」的大環境、以及一些地方權力機關的驕橫行徑,有些同學還是對法律援助活動的空間,感到一絲的迷惑和擔心。「我們是安全的,對吧?」一位學生志願者反問到。

中國高校的法律援助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起步,近年來得到廣泛發展。1992年,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萬鄂湘在武漢大學任教的時候,組織推動成立了中國第一個高校法律援助機構——武漢大學「社會弱者權利保護中心」。之後的1994年,北京大學法學院的學生組織成立「法律援助協會」,亦開創高校法律援助先河。

此後,全國各高校的法學院陸續成立法律援助機構,一方面為社會公眾提供法律援助,另一方面也為法學院學生提供學習和實踐機會。但是,隨著信訪洪峰和維穩壓力的增大,被上訪者們視為救助渠道之一的高校法律援助機構——尤其是位於首都北京的高校法律援助機構,也面臨這越來越大的壓力,前述的地方截訪者要求協助誘捕上訪者的例子,即是一個側面的例證。

来源:財新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