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被『遺失』的村莊(組圖)

發表:2011-08-12 23:2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6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近日,有多位哈爾濱市民向中國之聲反映說,因為戶籍被哈爾濱公安機關「封鎖」多年,他們變成了沒有「身份」的「黑戶」。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沒有「身份」的人生活在哈爾濱市阿城區一個曾經叫青龍山村的地方。因為沒有合法有效的身份證件,他們無法像正常人一樣出門工作、上學,哪怕生老病死。他們覺得,自己的居住地雖歸省會哈爾濱所轄,但村莊就像淹沒在現代文明中的原始部落。沒有誰能準確說出他們到底有多少人,村民們的說法是400多。

沒有合法有效的身份證件帶給他們的是怎樣的生活?他們的村莊真的會像原始部落嗎?沒有合法「身份」的原因究竟是什麼?當地有關部門又會給出怎樣的答案呢?

■「一座被‘遺失’的村莊」

這裡風景秀麗,依山傍水。這裡不通公路,不通汽車,不通電,不通郵,不通自來水。這裡沒有社區醫院,沒有學校,沒有村委會。這裡的人們沒有合法有效的身份證件,結婚不能登記,孩子可以隨便生,但都上不了戶口,老人死後也無法火葬……有點文化的村民說,這裡不是書中那條《遺失的地平線》,這裡是哈爾濱市一座被「遺失」的村莊——青龍山。

青龍山村位於哈爾濱市阿城區平山鎮內,距哈爾濱市區不足100公里,周邊有西泉眼水庫旅遊區、平山旅遊區和一個高爾夫球場,三余村口是通往青龍山村的公路的盡頭。為了接記者進村,村民們開來了四輪驅動的拖拉機。由於剛下過雨,山間泥路上車轍最深的地方已經沒過了膝蓋,齊胸高的拖拉機後輪也不時打滑空轉,密集的雜草不時劃過記者的肩膀。在短短4公里的山間泥路上顛簸了一個多小時後,記者最終抵達了這個相對封閉的村莊。村民告訴記者:「這裡上至白髮蒼蒼,下至腰間開褲襠的,身份證、戶口都沒有。這旮瘩,一百多戶全是,家家是,一共四五百人。」

帶路的村民說,這裡居住著100多戶,四五百人,因為沒有合法有效的身份證件,他們就像生活在現代文明中的原始人。當了20多年村支書的黃柏順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初,因哈爾濱市修建西泉眼水庫,青龍山村被劃入淹沒區,由當時的尚志市劃入哈爾濱市,並被要求搬遷安置。黃柏順介紹,1998年,他帶頭響應號召搬遷,但當時的補償標準還是93年制定的,由於償標準過低,資金難以到位,生產、生活沒能妥善安置,已經被強遷的村民又無奈的重返家園,在一片廢墟上重新蓋起泥瓦房,耕種起至今尚未被淹沒的土地。

黃柏順:我那是一面青的房子,1平方米是97塊錢,要是土房就更便宜了。

記 者:工作怎麼安排的呢?

黃柏順:沒有給安排。農民嘛,到哪還是種地,到別的村裡頭人家土地都分完了,30年承包合同的地。咱們去了以後,人家給你的地都是最次的地,根本不打糧,沒法生活。


強遷令

村民們向記者出示了1998年末有關部門給青龍山村民發出了強遷令,並告訴記者,強遷之後,當地政府在行政區劃上撤銷了青龍山村,原有房屋被推倒,電路被切斷,水井被填埋,原本還算富裕的青龍山村喪失了基本的生活功能。村民們說,正是這一走一回之間,「身份」沒有了。記者看到,村民們現有的戶口簿還是20年前的綠皮本,登載的住址是「尚志市帽兒山鎮青龍山村」。


 老版的綠皮戶口簿已經成為村民們珍藏在心中的回憶

■「不同的年齡 相同的命運」

閆美華今年22歲,沒有「身份」讓她感到了巨大的生存壓力,同時她也覺得很自卑。

閆美華:十九、二十就出來了。沒有身份證,打工沒人要,哪都不要。

記 者:打了兩三年工,換了多少份工作?

閆美華:沒數兒,干幾個月,人家有的地方就不要了。

記 者:在正規的工廠裡打過工嗎?

閆美華:沒有。

記 者:出過遠門嗎?

閆美華:沒有,出去要身份證,坐火車啥的都查,出不去。辦銀行卡也辦不了。結婚也不行,登不上記。像我們村裡都是隨便結,隨便生孩子,沒有身份證,沒人管,有的人生六七個孩子都沒人管。

記 者:沒有身份,在你心裏是什麼滋味?

閆美華:黑戶唄,就好像世界上沒有我這個人……


村民梁金德在自己的房前

34歲的梁金德已經是3個孩子的父親,但他和孩子都沒有戶口。

梁金德:老大15,老二11,老三10歲。

記 者:你們結婚登記怎麼辦的呢?

梁金德:沒登。

記 者:去醫院生孩子要有准生證呀?

梁金德:准生證,現在也沒有,都在家生的。

賈相友今年45歲,有4個孩子,為了讓孩子們能參加中考、高考,他想盡了一切辦法。

賈相友:我家4個孩子,上學。老大09年考大學就沒有身份證沒考成,後來打工去了,現在她還是想復讀,可復讀完了沒有身份證還是考不了啊,學習還挺好的。老二考學時候,我託人從派出所把身份證號找著了,就按身份證號報的名,後來考上了,入學的時候就做了個假身份證去的。老三還有兩年考大學,還是沒有身份證。老四來年考高中,4個孩子。孩子問我怎麼辦呀,怎麼整呀,我都嗚嗚直哭,找哪哪都不給辦。

■「無政府狀態下的原始部落」

村民們說,由於沒有合法有效的身份證件,這裡的人結婚不能登記,孩子隨便生,但都上不了戶口,生病後無法享受農村合作醫療,就是死了,火葬場都不給火化,沒有哪個組織對他們負責,社會治安無人管理,正常人應該享受到的權利他們都無法享受,他們的村莊就是一個無政府狀態下的原始部落。在這樣的環境下,村民們的生活是何以維繫的呢?

記者在村內走訪時看到,村裡的房子絕大多數是土坯房,歷經多年風雨已經破舊不堪。有的房山已經露出了大洞。有的窗戶已經被下沉的房樑壓的變了形,塑料布取代了玻璃。空蕩蕩的電線桿依然靜立在房前屋後。一口井水漂浮著雜污。雞、鴨、鵝、狗 見到陌生人異常興奮,孩子們卻向記者投來了膽怯的目光。

村民江寶富今年50多歲,至今沒有娶妻生子,他告訴記者,這裡地多,大多數人的日子還算過得去,吃飯基本靠自己種,但他有腿疼的毛病,又無法享受農村合作醫療,生活很困難。

記 者:你現在一個月要花多少錢?

江寶富:我,一個月?花啥呀?一年能花一千來塊錢,就是買藥。

記 者:那你吃什麼呢?

江寶富:哎呦,我吃的東西還不如人家的狗食呢。白面,一年能吃上一袋就不錯了,平時就吃點苞米茬子,大餅子。

記 者:有菜嗎?

江寶富:種點不多。

記 者:吃的都是自己種的?

江寶富:對。

記 者:出去買過嗎?

江寶富:(驚訝)買菜?!我沒買過菜。

村裡沒有自來水,井口旁,村民梁喜全和於佔村正在用轆轤提水。

梁喜全:我們這水也就三四米深,都是水庫滲過來的水。

記 者:這個水你們會做一些消毒和處理嗎?

梁喜全:處理啥呀,就是那麼吃呢,有時候自己弄點白灰揚裡頭,那就算消毒了。

記 者:這上面這麼多髒東西,能吃嗎這水?

於佔村:能吃呀,上頭撇撇,底下就能吃了。

梁喜全告訴記者,這裡幾乎家家都有兩三件電器,最昂貴的是不超過11英吋的折疊電視機,其他兩件分別是收音機和電燈。他的這一說法不禁讓記者想起了趙本山若干年前的小品。

梁喜全說,因為村裡不通電,這些電器都要依賴於一個簡易的太陽能裝置。隨後,他帶記者參觀了家裡供電系統。

梁喜全:這是太陽能,然後進屋,進屋儲電瓶裡頭,就靠它發電。



  村民梁喜全向記者展示他家的供電系統

記 者:都能帶什麼電器呀?

梁喜全:也就看個小電視,帶個小燈。

記 者:燈是多少瓦的?

梁喜全:燈是12瓦的。


於麗芳和她的超市

村裡不通公路,於麗芳便在村裡開了家「超市」,賣一些生活必需品和小零食。一個老式高低櫃外加一張木頭凳子擺下了「超市」所有的商品。她告訴記者,由於沒有冰箱,這裡有的孩子甚至不知道冰淇淋長啥樣。

記 者:你這個超市有營業執照嗎?

於麗芳:沒有執照,人都沒有戶口呢,這超市有什麼照呀?什麼都沒有。就是賣點小東西,別的也不能賣,熟食啥的也整不了,沒冰箱,咱這也沒有電。

記 者:那你們自己要是想吃肉怎麼解決?

於麗芳:就不吃肉啊,這熱天,買回來到晚上就壞了。

記 者:你多長時間沒吃過肉了?

於麗芳:挺長時間了,大約還是正月的時候吃過。

熊智斌今年57歲,在部隊受過兩次嘉獎,轉業後考取了醫師資格證和鄉村醫生資格證書等,回村後當過村長,開過診所。沒有了「身份」後,他覺得自己就像個野人。

熊智斌:就是一個野人,你到哪去幹活去,還得裝的跟個瞎子似的,讓別人領著,說這是我家親戚,人家有身份證人家行,咱沒身份證啊,你住宿都不行。現在你出去好像人家都不承認你是中國人似的。這種滋味,難受,真的。現在就跟沒娘的孩子似的。

記 者:你往鎮上交過沒有?

熊智斌:交過,他不收,他要是收你錢就得管理你了。

■孩子眼中的不同

閆文慧今年10歲,出生後隨著外村嫁進來的母親報上了戶口,現在生活在哈爾濱市區,這個暑假,她被接到了爺爺家。在這個10歲小女孩的眼睛中,這裡有太多不同,她也會把外面的世界講給村裡的孩子聽。

閆文慧:哈爾濱的地都是平的,這裡都是磕磕巴巴的。哈爾濱的房子外面都是平的,還是有顏色的,這的房子外面是土的或者是草的。哈爾濱的水乾淨,這的水剛打上來上面全是蟲子和灰,洗臉都不敢洗。在哈爾濱有的是電,這塊一般都沒有電。在哈爾濱電視是大的,這都是小的,跟我玩的籃球一樣大。有的家沒有電視,或者電視什麼顏色都沒有。下雨的時候有時候就看不著電視,燈也不亮。在家能洗澡,這就洗不了……

    記 者:你要在這想吃冰淇淋怎麼辦?

  閆文慧:如果來賣冰淇淋的,我奶奶就得買很多,然後把冰淇淋放暖壺裡面。

  記 者:多長時間來一次賣冰淇淋的?

  閆文慧:不知道。

  記 者:你在這住多長時間了?

  閆文慧:20天了吧。

  記 者:來過賣冰淇淋的嗎?

  閆文慧:沒有…...

■ 「誰來為我們負責?」

村民們沒有了「身份」,生活恍若隔世。這裡面的原因究竟是什麼?當地有關部門又會給出怎樣的答案?村民們想知道,究竟誰該來為此負責?

發稿前,村民再次向當地公安機關——哈爾濱市阿城區平山鎮派出所詢問有關戶口和身份的問題。值班民警表示青龍山村在版圖上已經不存在了,戶口辦不了。

  村民:你好,平山派出所吧。

  民警:對。

  村民:我是青龍的村民,我想問一下,辦戶口,辦身份證能不能給辦?

  民警:青龍戶口辦不了。

  村民:孩子著急上學,要用身份證啊。

  民警:是呀,除非你遷出去,遷出別的地方,因為青龍現在在行政上,在中國版圖上已經沒有了。

值班民警表示,要想有「身份」必須得把戶口遷出去。但村民們覺得,1998年拿著每平方米97塊錢的房屋補償款都很難生活,現在遷出,別說蓋不起房子,就連願意接收他們的地方都很難找到。他們希望政府能夠管一管。

哈爾濱市阿城區平山鎮黨委副書記劉春鵬告訴記者,青龍山村的問題是1994年西泉眼水庫動遷時遺留下的歷史問題,近20年間相關領導不知換了多少屆,作為基層政府,他們即便想管也無能為力。

劉春鵬:我們沒什麼辦法,他們現在座落在我們平山的範圍內,但對於我們來講他們已經劃過去了,已經不歸我們管了。

記 者:那他們現在歸哪管呢?

劉春鵬:哪能管著他呀你說?他現在自己戶口沒落呢。

記 者:但他們在你們轄區裡,你們應該管理呀。

劉春鵬:他們要是說接受我們管理也行呀,現在不存在這個問題呀。他們那塊現在就算是一個空白,除了學生上學,基本的醫療可能在我們這還能給提供一點,剩下,至於,結婚啥的都不在我們這。他們屬於自己管。

記 者:現在沒有戶口的一共有多少人?

劉春鵬:不知道。

劉春鵬介紹,當年平山鎮已經為村民們辦理了戶口遷出手續,青龍山村也已在行政版圖上消失,因此這些依舊生活在平山鎮範圍內的村民不歸平山管。村民們認為,當年的搬遷安置補償不合理,安置措施不到位,他們在安置地無法正常生活,這才被迫返回到原來的村莊繼續耕種土地,而沒有在安置地辦理戶口遷入手續。

村民們說,儘管當地政府和他們就搬遷問題至今沒有達成一致意見,但解決問題雙方都需要拿出誠意,依法辦事,拿出適應現階段的具體措施,讓村民們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而不應該以「封鎖」戶口作為要挾的手段。如果有關部門繼續對一個無政府狀態下的原始部落不聞不問,這裡終將成為被遺失的村莊。

離開青龍村時,村民們告訴記者,他們現在就想有個合法的「身份」,踏踏實實的過日子,近20年的時光已經消耗掉了一代人的青春,他們想讓孩子有個和正常人一樣的將來。

■律師觀點

我國《憲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北京國漢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三平認為:「當地政府的不作為,直接剝奪了四百多名村民的憲法權利,侵犯了他們的基本公民權,涉嫌違法。」

来源:中廣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