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何以沙漠化(圖)

發表:2011-08-08 12:2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時下中國經濟有兩大熱點問題值得關註:一是通脹問題,一是東南沿海的中小企業又一次陷入了困境。為什麼要把這兩個問題放到一起思考,因為在很多人看來,正是因為央行今年以來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導致時下中小企業融資和經營的困境。這種邏輯意味著:如果央行為了控制通脹而持續緊縮的貨幣政策,中小企業的處境將會岌岌可危,調控政策面臨「兩難」的選擇,要麼進一步緊縮以抑制通脹,要麼放鬆銀根解救困境中的中小企業。

當然,緊縮的貨幣政策無疑是導致中小企業困境的主要原因,但如果把這樣的論調放到一個更廣闊的視野就會發現,這樣的邏輯本身聽起來有道理,但卻與事實並不相符。我們知道,即使是在1949年以來唯一的一次「寬鬆的貨幣政策」的環境下,2009年以來的兩年,貨幣政策的盛宴依然無一例外地流向了以中央企業為代表的大國企,中小企業的處境並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也沒有得到明顯的緩解。也就是說,就中小企業的困境而言,儘管和目前緊縮的貨幣政策有很大的關係,但我們基本應該承認,緊縮的貨幣可能使得中小企業的處境更難,但寬鬆的貨幣政策卻並未使得中小企業的處境有很大的改善,以中小企業為名,呼籲放鬆銀根,只是把中小企業作為擋箭牌而已。

然而,更進一步思考的是,如果我們把目前的通脹依然看成是一種貨幣現象的話,那意味著,目前物價上漲的主要因素是貨幣。但是,令人迷惑的是,即使現在中央政策也表示要「消除物價上漲的貨幣因素」,但事實上,就中國的GDP和貨幣發行量的關係而言,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貨幣就一直處於超發狀態。超發並非今天特有的現象,而是中國經濟一貫的特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M2與GDP的比率就呈現不斷上升趨勢,1990年為0.7,2004年達到1.85,增長1.6倍。從1992年到現在,央行每年印刷紙幣的增長速度在23%左右,我國M2與GDP的比率出現加速上升趨勢。1990∼1996年,該比率每年上升2∼8個百分點;自1997年開始,每年上升10多個百分點,最多上升13多個百分點,這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我國M2與GDP的比率不僅在世界上最高,而且上升速度也最快。即便如此,如果從1990年代來看,中國的嚴重通脹也就兩次,一次是1992年到1995年,一次是從2005年到2008年,前一次毫無疑問是貨幣超發,而後一次是因為全球性的流動性過剩。

問題就來了。既然中國的貨幣超發是常態,為什麼通脹並沒有成為常態呢?而且,我們應該明白,自2008年末開始的「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在中國貨幣政策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中國的貨幣政策,從來都不敢提「寬鬆」的情況下,已經嚴重超發,提了寬鬆之後,我們發現,GDP與貨幣發行量之間的比重並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2009年,GDP與M2的比重是1.8倍,而今年到年終比例也基本差不多,和中國歷史上的比例基本持平。不可否認,貨幣超發的確成了本輪物價上漲的主要誘因,但我們需要探討,為什麼之前多年的貨幣超發,並沒有必然發生通脹,而在現在,一旦貨幣超發,必然發生通脹呢。

根子恰恰在於中小企業在中國經濟中的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2005年開始,中國一方面是GDP的飛躍,另一方面是經濟的虛擬化和泡沫化,由於房地產泡沫的暴利和民間資本做實業環境的惡化,導致資本逐漸向房地產和一些易於炒作的領域集中,民間做實業的意願非常低迷,使得經濟「植被」被破壞,經濟「沙漠化」嚴重。一個經濟體,健康的生態應該是,有一些參天大樹,比如國企,有大量的灌木,比如中型企業,但最更要的,必須有茂密的植被,主要指中小企業。從1978年到現在,即使貨幣超發,但由於中小企業這些植被的井噴式的發展,民間投資投資實業的意願強烈,加上製造業處於上升的週期,發行10萬億的貨幣,有8萬億很快會從貨幣變成資本,變成原材料、零部件、機器設備;而在目前經濟虛擬化嚴重的情況下,中小企業的倒閉使得經濟生態中最重要的植被被破壞,這樣,同樣發10萬億的貨幣,只有2億萬變成資本,有8萬億要麼進入房地產、股市等虛擬經濟領域,仍然以貨幣形態存在,這意味著,作為經濟植被的製造業和民間實體投資越來越貧瘠,作為貨幣蓄水池的中小企業越來越少,整個經濟的蓄水能力下滑,一遇到洪澇災害,水就沒地方去,一旦再擠壓房地產,即使一小點的水,也會引發物價的泥石流。

在經濟沙漠化的情況下,我們看到,今年上半年,CPI超過了5%,6月份甚至達到了6.4%,按照目前的情況,根據最樂觀的預計,起碼在兩年時間內,中國的物價指數再次回到3.0%之內基本無望。在國內的負利率和流動性過剩,保值的壓力使得游資掀起一輪又一輪的炒作潮。而且,必須指出,中國目前的CPI是被嚴重低估的,也就是說,按照目前統計出來的CPI,我國的物價水平遠遠超過了6.4%,在CPI被低估的情況下,民眾事實上承擔著比CPI更高的通脹稅,事實上是讓民眾為保持經濟高速增長買單,本質上都是為了保持經濟增長的速度而讓居民承擔更多的發展成本,事實上是向居民徵稅。

回到前面的邏輯,為什麼通脹高燒不退,表面上看乃貨幣超發所致,但事實上是經濟本身吸納貨幣的能力出現了問題,在中小企業生存狀況非常艱難的情況下,「錢流」並沒有真正的蓄水的途徑。要治理通脹,表面上看需要收縮貨幣,但不管如何收縮,如果中小企業生存依舊困難,經濟的沙漠化趨勢不改,僅僅收縮貨幣不僅治理不了通脹,反而因為收縮貨幣太猛,導致中小企業大批的倒閉,中國經濟很可能陷入可怕的通縮。因此,治理通脹的關鍵恐怕是要搞好經濟的植被,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筆者倒是覺得,根本沒有必要太在意控制貨幣的總量,而更應該控制貨幣的流向,如果大量的貨幣流向中小企業,使得中小企業重新煥發活力,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大背景下,這些貨幣可以完全被吸納的。在時下的中國,通脹是一種貨幣現象,但更重要的是中國經濟生態的反應,貨幣政策如果不能靈活應對,只是拚命關死水龍頭,也許能控制通脹,但也肯定讓中小企業進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来源:經濟觀察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