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北京現代建築的迅猛發展,維護古都風貌的問題顯得日趨突出和緊迫。我們不僅看到不少現代建築違背了古都的文化內涵,違背了尊天敬地、天人合一的傳統格局,甚至給古都風貌造成極大的損害,北京西客站、國家大劇院都是鮮明的例證。難道北京城的現代化建設要以犧牲自己的歷史文脈為代價嗎?
如今北京之形勝,可謂地勢猶在,而面貌皆非了。近50年來,北京的生態環境更是每況愈下。
中國歷代都城之選址,大都以「相形取勝」等風水原則為重要依據。形勝指山川河流、地理形勢及物產優勝等自然環境。北京古城乃元、明、清各朝定都之地。在中國,歷朝選址定都,均有風水和易學論證,所謂「自古建都之地,上得天時,下得地勢,中得人心,未有過此者也」。
然而,自明、清以來,北京古都的風水形勝及其生態環境,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就其自然條件而論,北京城內,據明代崇禎八年(1635年)刊印的《帝京景物略》記載:「皇城西,古木深林,春峨峨,夏幽幽,秋冬岑岑柯柯……」儼然一派古木林深、遮天蔽日之景象。當年北京周圍松林稠密,道路上只可容一人騎馬前行。茂密的山林,也帶來豐盛的水源。釣魚臺、玉淵潭、金魚池等地,常年泉水涓涓,許多地方「泉從地湧,一決而通」。如今北京之形勝,可謂地勢猶在,而面貌皆非了。
近50年來,北京的生態環境更是每況愈下。先是在「大煉鋼鐵」和「向山河湖海要糧」等口號下,毀林燒炭、毀林開荒,就連北京植物園的名貴植物也曾一度被毀而改種糧食。接著是北京現代化建設的迅猛發展,隨之而來的是林木荒疏、植被破壞、生態惡化、水面銳減。隨著大部分護城河段變為暗河,以及西直門北面的太平湖被改做地鐵用地等重大舉措,北京城的水體面積已經急劇縮小了。
北京城的綠地面積也因各種原因而一度急劇下降。加上北京郊區和西北省區對植被林木的嚴重破壞,「風沙逼近北京城」的警告已成為嚴酷的現實。近年來,北京夏天的氣溫超過了過去號稱「三大火爐」的重慶、武漢和南京,恐怕與上述不適當的人為活動不無關係。近幾年,隨著電力和通訊事業特別是行動電話事業的快速發展,物理污染中最為嚴重的電磁污染也日趨嚴重。面對類似的諸多問題,老人們常說「風水走了」,這未必就是迷信。
乾隆派人較量天下各大名泉的水質後發現,只有北京玉泉山和塞上伊遜兩地之水水質最輕且味甘。
在城市建設中,具有戰略意義的首要環節就是選址和規劃。中國的城市一般是先做建築,然後再做城圈,元大都則是歷史上少有的統一規劃、統一建築、統一搬遷的都城。
「辨方正位」是中國傳統建築在選擇基址與規劃布局上的一個重要原則。風水理論又稱作「方位理論」。北京的選址非常講究。北京的位置,無論是從朝陽方位看還是從正陽方位看,都是「背山、面水、向陽」。「相土嘗水」也是建築選址的一個基本原則。民間所流傳的「水土不服」,主要是就水土質量而言的。清代注重養生之道的乾隆皇帝認為,水質好的標準是「其味貴甘,其質貴輕」。他曾命令內務府特製一銀鬥,以較量天下各大名泉的水質。結果發現只有北京的玉泉之水和承德木蘭圍場附近的伊遜之水水質最輕且味甘。為此,乾隆還特地撰寫了《御製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記》。
明、清北京城風水格局之講究、文化內涵之豐富,堪稱中國歷代京城之最。明、清北京城在整體規劃和建築設計上,運用了易學中極為豐富的文化方位和像數義理,這些內容本身就是風水的理論基礎。
老北京城有不少入水口,像內城的入水口是北側西面的積水潭水關和西直門南側的金水河水關;紫禁城護城河俗稱「筒子河」,其入水口在筒子河西北角外沿西側偏南,系一個雙孔暗道;紫禁城之內金水河(在正五行方位中西方屬金,來自西方的河水稱作「金水河」)的入水口為今神武門西面筒子河內沿的單孔暗道。它們均在西北乾方即「天門」方位。北京內城水系的出水口,均設在東南巽方即「地戶」方位(入通惠河)。按照風水學的理念,水主財,水來之處謂之天門,若不見源流謂之天門開;水去之處謂之地戶,若不見去處謂之地戶閉。天門開,象徵財源不斷;地戶閉,象徵財用不竭。與此相應,在建築設計上,北京內城城牆的西北角和筒子河西北角的外沿,都缺一角。西北之天門方位缺一角,謂之「天口缺」,象徵天門開。入水口和出水口均為暗道,分別象徵天門開和地戶閉。
當年明代遷都北京時,將元大都的北城牆往南縮回不多不少整五里,而且,為了避開水面廣闊的太平湖,不惜將西北方向的城牆缺一角,其道理與筒子河西北角外沿缺一角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都與入水口空間方位的安排密切相關。中國傳統文化以水象徵著財富未必就是迷信,不過是吉祥話而已,而且這也不難給以科學上的解釋。所謂「水主財」,是指水多之處地面上的資源豐富,民多富裕;反之,則地面上的資源匱乏,民多貧困。以西北之天門、東南之地戶分別為入水口和出水口,是因為中國的地勢在整體上為西北高、東南低,如此安排,水流較順。
明北京城為了避開水面寬闊的太平湖,不惜讓方正的城牆在西北部缺一角,形成「天口缺」的布局。
近年來,隨著北京現代建築的迅猛發展,「維護古都風貌」的問題顯得日趨緊迫。但現代不少建築卻是違背了古都的文化內涵,位於北京西客站那個令人望而生畏的高大門洞上的大亭子,就是一個典型實例。
熟悉北京城的人大都明白這個亭子是對景山五亭之中位於最高峰上的「萬春亭」的仿造。差別在於:景山上的「萬春亭」是木架結構,西客站的亭子則是鋼架結構,據說其重量高達700多噸。將景山上的「萬春亭」照搬到現代建築上,同其文化內涵是大相逕庭的。
北京的許多古建築都是有說法和來歷的。景山,明初稱作「鎮山」,起「鎮王氣」或「煞王氣」之用,相傳元朝的宮殿就被埋在它的下面。後來它又改稱「萬歲山」,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改稱「景山」。據《北京形勢大略》載:「景字從日,言日在京也。所謂天無二日,民無二主也。山形五臺(五座山峰),應天五氣(五方之氣)捧日也。」這五座亭子,把「景字從日,言日在京」的意境,塑造得淋漓盡致。
来源:網路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