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育兒法的弊端

發表:2011-01-29 13:5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美國著名作家Erica Jong為《華爾街日報》撰文指出,美國文化竭力倡導的「親密育兒法」已經讓既要工作又要育兒的現代媽媽成了替罪羊。不知從何時起,生養孩子成了明星生活中最大的善舉。她們驕傲地宣布收養了大串孩子,時尚雜誌則不遺餘力地宣揚明星養父養母的動人故事。事實卻是:全世界棄嬰的數目已經多到適齡婦女不必生育的地步了。儘管如此,像安吉麗娜·朱莉和麥當娜這樣的自戀狂們卻依然孜孜不倦地生養孩子,還不忘從非洲和亞洲收養孩子以宣示她們的善心。但是在好萊塢明星們精心安排的家庭生活畫面裡,幾乎從沒見過孩子們保姆的身影。 

對當下的父母來說,育兒方面的「聖經」當屬威廉·西爾斯和瑪莎·西爾斯夫婦所編寫的《嬰兒指南》。該書大力提倡「親密育兒法」,要求父母時時刻刻跟孩子待在一起。然而這種生活讓人無法想像,既要無時不刻地照顧嬰兒,又要兼顧工作賺錢養家--這樣的衝突是顯而易見的;似乎所有父母都被默認為不用工作就能養家餬口了。西爾斯夫婦建議父母應該借錢來生活,以保證自己能每時每刻滿足嬰兒的需求。作者還建議,絕對不能讓包括祖父母在內的親屬帶孩子。除此之外,作者還詳細設定了「綠色」養育法則:父母需為孩子自製嬰兒食物,用舊衣服自製尿布,父母必須不分晝夜地照顧孩子。忽略任何一項規則都將不利於孩子的成長,而後果自然由父母承擔。

美國文化還認定「母親」和「父親」是排外的稱呼。在其他文化中,父母親和親戚們一起育兒,便利顯而易見。由於看護人增加,孩子的認知能力得到提高。一個包含父母、祖父母、保姆和其他親戚的家庭會很快意識到孩子識別不同看護人的速度多麼驚人。對於不堪重負的父母來說,合作式的撫養能夠讓他們更輕鬆地生活。儘管一些承受不了壓力的父母很反感西爾斯那一套,特別是他那種殖民主義式的、居高臨下卻又原始野蠻的愛。但「親密育兒法」依然佔有廣大的市場。當下的父母普遍認同養育孩子的過程對孩子日後的成就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美國的父母們盡其所能地執行這個理念,不管自己是否已被搞得焦頭爛額,他們唯一的念想是希冀通過這個方法塑造出完美的孩子。

這也難怪伊莉莎白·巴丁特的著作《衝突:母親和職場女性》會成為暢銷書了。巴丁特女士在書中質疑了「親密育兒法」的不盡合理之處,她認為這種育兒方式對母親的不合理要求遠遠多過對父親的要求。女性不僅要照顧孩子,還要母乳餵養,給孩子做食物和尿布。對母親來說,生了孩子對於她們自身的影響是天翻地覆的。

兩難的母親

的確,母性是最具韌性、最善忍耐的。實際上母性並不抽象,她是由各種不同的養育行為構成的,如餵養孩子、照顧孩子。在當下這個時代,母親這個角色已經被炫目的光芒美化,孩子被說成是母親最基本的飾品。但我必須要說的是,母親們千萬別愚弄自己,把孩子當作昂貴首飾來看待無疑是對女人最根本的奴役。

在農業社會,背著孩子干農活不足為奇,但如今的公司文化連給母乳餵養提供專門的房間都已經不可能了,更別說帶著孩子上班了。商業時代給母親們帶來了新的折磨,無論她們多麼投入地照顧孩子,各種期望的落空總會讓她們感覺愧疚不已。我是個單親媽媽,也是家裡的唯一經濟來源。如果我遵照親密育兒法的規則,我勢必得背著我的孩子去巡迴演講,並出入機場、電視臺和酒店。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因為孩子的日程和我的日程表截然不同。所以我只能雇佣保姆,把女兒放在家裡,而自己則在內疚自責當中繼續我的生活。我實在想像不出其他更好的方法了。即便每家酒店、每個機場都設立可愛的兒童設施區域,孩子們還是不適宜隨著我的日程東奔西走。儘管我可以瀟灑地把孩子扔給保姆,但大多數孩子都天生害怕不熟悉的保姆,大多數父母只能改動自己的工作生活日程來滿足孩子的需求。

如此看來,我們似乎正處於社會進步的倒退週期裡。當代女人在追求政治生活方面的進展要極大地歸功於貝隆夫人以及羅斯福總統的夫人愛蓮娜,但目前媽媽們做的一切似乎又回到了起點。試想,如果你一邊忙於獨自一人拉扯孩子,一邊還試圖從衰退的經濟中謀得一份生活經費,你的確沒有時間來質疑和改變你所生活的世界。哪個精疲力竭、過度勞動的父母有時間在這種情況下抗議某個政治議題呢?

女權主義運動的第一波高峰出現在19世紀,當時女性鬥爭的目標是擺脫家庭對女性的束縛,追求公共的用餐服務和照顧孩子的服務。一百年過後,這兩項目標的確得以實現了,但我們得到的只是遍佈全球的速食餐廳和移民保姆。速食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就過於肥胖;而貧窮的移民者在幫助我們照顧孩子的同時,卻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家裡,孤獨地跟著祖父母長大。女權主義運動的先驅者們如果仍然在世,一定會對這樣的變化感到震驚和失望。

過於焦慮的育兒經

任何一種養育方式都不是天生蘊藏在我們的基因裡的。全世界各地的育兒方式各有不同。只不過我們的文化迷思在於,把養育孩子的過程看得過於嚴重了。而這一觀念恰恰引領了「直升機育兒法」的出現。家長們就像直升機一樣,對孩子的每一個舉動都全程監控,而這一監控要一直延續到他們上大學為止。這直接導致了瀰漫在父母和孩子間的焦慮。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後果便是,習慣了控制孩子一舉一動的父母,一旦遭遇孩子們的青春期叛逆,通常會變得無法適應,非常痛苦。

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的生活通常會帶來孩子們更強烈的反彈,這種育兒方式對於幫助孩子成為獨立的個體毫無益處。從來不用為自己解決問題的孩子會認為自己無法解決問題,到了大學後通常會顯得無所適從。可惜,這種教育理念的宣導一波接著一波,從未停息。

在安妮·默菲·保羅廣為人知的新書《胎教:9個月成就一生》中,她描述了關於母親在懷孕期間的飲食、體重、壓力、運動量等各種因素對胎兒發育的巨大影響。為什麼育兒理論如此浩如煙海?原因有些可悲,因為父母們已經無法控制這個失控的時代,所以他們只好在育兒這一塊來實現自己的控制慾望。的確,我們無法避免環境中的致癌物質,但我們至少可以保證孩子們每天上學都用環保袋裝著天然有機的食物;我們無法保證核武器不落入恐怖份子之手,但我們至少可以保證孩子們所做的事不會危及他人。

換句話說,我們對幼兒教育的痴迷其實是某種逃避現實的手段。因為它允許我們用自己能夠掌控的小世界來填補我們對整個大環境的無助。但別忘了,孩子們仍然生活在這個大環境裡,我們連孩子免於傳染病的侵襲恐怕都無法保證。想成為完美的父母,從某種程度來說是可悲的,因為這只是我們在嘗試控制某些東西的同時,有意地忽略另一些無法控制的問題罷了。

育兒專家認為,「直升機式育兒法」的大熱源於越來越多的母親需要走出家門工作。換種說法,這是母親們為了彌補自己的愧疚而採取的補償方式。確實,在搖擺不定的女權主義理論裡,嬰兒撫養是很重要的一塊。只要女性在照顧孩子方面仍是需要承擔更重責任的一方,女性就依然是要為此犧牲更多的一方。但在我看來,女性應該放下她們的罪惡感,不應再被孩子束縛住她們作為人的生活權利。我們需要有人發聲:做母親沒有規則,盡力就好。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