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聖誕節一大早,十一歲的女兒像往年一樣,興沖沖地衝到聖誕樹下,一包一包地打開自己的禮物。等我醒來時,她第一句話就問:「爸爸,那本《波西傑克遜》真是你送我的?」
「噢,那算當然算是我送的,不過是媽媽挑的。」
女兒繼續笑嘻嘻地觀賞著自己的禮物。我再一回味,心裏不免一顫。聖誕節給孩子送禮,我們是入鄉隨俗。畢竟女兒是美國土生土長,最喜歡的就是聖誕。她早就知道聖誕老人是個童話,但一直裝著不知道,不肯捅破這層窗戶紙,希望父母每年還會上演這美好的戲劇。當然,隨著她的長大,大家不再可能假戲真做了,但聖誕禮物這個大節目誰也不忍心取消。她生活的頭幾年,我們生活很困頓,不得不省吃儉用。妻子統籌管理聖誕禮物,經常在聖誕節剛過大甩賣時,以十分之一的價格購買過時的禮物,藏到來年送給女兒。女兒雖然家貧,但因為有這麼個好媽媽,每年禮物還頗為豐盛。當然,也正因為如此,妻子在禮物問題上一向不准我「瞎買」,全由她統一經營。這次買《波西傑克遜》,當然也是她的主意。她和女兒經常交流小說,知道女兒最喜歡什麼。我則在這方面一概不懂。難怪女兒拿到禮物一眼就看出來。
本來這是小事一樁。不過我這當父親的未免神經過敏,馬上想到一個講寄宿學校孩子生活的電影。其中一個男孩兒生日時獨自在校園裡面對月色流淚。朋友跑來問他怎麼了。他沉默不語,最後指指地上一包貴重的禮物,說是父母送的,和去年的一模一樣,然後又彷彿是為父母辯護:「他們也許太忙了。」很明顯,這種富裕的父母無心管孩子,將之送進貴族寄宿學校,每年送生日禮物都不過腦子,結果讓孩子覺得世界上沒有人關心自己…..
我回味著這一幕,不禁為自己慚愧起來,趕緊走到女兒的房間,向她解釋了家裡的貧困歷史和由媽媽統籌安排禮物的原因。女兒當然很能理解。不過我還是道歉說: 「爸爸媽媽不是在美國長大的,對聖誕節沒有你那樣的真切的感情,沒有把聖誕禮物看得那麼特別。爸爸只想讓你知道:你從來是爸爸心中最重要的人。看看,前幾天爸爸不是給你買了《荷馬史詩》嗎?爸爸只想讓你早點讀,等不到聖誕。筆記本計算機也是如此呀。不過,爸爸確實應該理解:聖誕對你特別重要,爸爸以後應該親自給你選禮物才是。」女兒立即上來給我個擁抱。
確實,我提到的那兩樣禮物,都說明瞭我對女兒的理解。她喜歡寫作,特別用功。我就給她買了個筆記本電腦。而讓她最高興的,還是那本《荷馬史詩》的全英譯本,是精美的真皮封面,如同一件藝術品。女兒正對希臘神話上癮,剛拿到這件禮物之時,走到哪兒帶都哪兒,一步不離。這可是我的得意之作。可惜,這樣的東西,在我的聖誕禮物中一件也沒有。
父母送孩子禮物,其實並不是簡單地送一件東西而已。禮物應該體現父母和孩子的共同經驗,表達了父母對孩子的理解和關愛。這是錢買不來的東西。敏感的孩子,到了十一二歲就能夠通過小小的禮物感受到這些。可惜的是,父母因為各種生活的壓力,往往忘了從孩子的角度思考這些問題。真要是那樣,禮物就和商店貨架上的物品沒有兩樣,只不過父母同意花錢買了而已。這種沒有對孩子的理解和關愛的禮物,也自然把童年和節日都物質化了。
我在聖誕的「禮物門」後,馬上到亞馬遜上給女兒訂了盤肖邦第一和第二鋼琴協奏曲的二手光碟,連運費加起來不過五個美元多。這是波蘭鋼琴家Zimerman和義大利裔著名指揮家Giulini七十年代末錄製的天作之合。我和女兒都是肖邦迷。這兩部協奏曲聽了無數,都認為Zimerman是肖邦最好的解讀者,而且比較了他的幾個演奏,包括最近親自指揮而被熱捧的版本,但沒有一個能超越這一七十年代末的經典。我對女兒開玩笑說:只要是聖誕節那天訂的,就算你的聖誕禮物了。看著女兒會心的笑容,我不禁又回到父女倆躲在車裡聽完Zimerman後才肯出來的情形……
来源:作者博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