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程憑什麼穩居「大清第一文臣」之位?

發表:2010-07-04 00:4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他出身名門,乃宋代大學士范仲淹的第十七世孫。

他滿腹韜略,乃公認的史上「十大謀士 」之一。

他輔佐清初幾代帝王,為滿清開創帝業立下了不朽之功。於是,有人說他是千古第一大漢奸。

他一生歷清四世而佐其三主,功績堪比漢之張良、明之劉伯溫。於是,又有人說他是遠見卓識的謀略家,至於那個腐朽的明朝廷叛了也罷。

他就是清初一代重臣、文臣之首、漢官中最突出的代表人物範文程。那麼,在「滿官」「漢官」矛盾尖銳的清初朝廷,範文程憑什麼能歷經四朝,在皇權更迭的血雨腥風中,始終穩居「大清第一文臣」之位呢?

8年寂寞的冷板凳

範文程,字憲鬥,生於公元1597年(明萬曆25年),卒於公元1666年(清康熙5年)。今遼寧瀋陽人。他祖籍江西,按譜系,他是宋代名儒、名臣范仲淹的第十七世孫。他的曾祖名範鍃,曾任明兵部尚書。因其為人剛直不阿,受到當權大臣嚴嵩的排擠,只好棄官離去。後來,他家族流落遼東瀋陽,範文程就出生在這裡。

關於範文程投清,清史上說的不那麼清楚。有種說法流傳比較廣泛,說範文程考上秀才後,正趕上努爾哈赤攻陷撫順,範文程「仗劍謁軍門」,也就是毛遂自薦,請求加入後金政權。努爾哈赤接見了範文程,知道他是名門子孫,很高興,鄭重囑咐他的兒子們和諸大臣,要好好對待他。

不過,這種說法頗有疑點。當時範文程也就是個二十出頭的毛頭小夥子,他憑什麼資歷去「仗劍遏軍門」,並得到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收納和肯定?僅憑老祖宗范仲淹?殊不知,當時的努爾哈赤,對漢人十分鄙薄。他當時的政策就是「誅戮漢人,撫養滿洲」,慣常的做法,第一是殺,第二是籍為奴,同時,努爾哈赤對明朝之衣冠人物(包括儒生)也十分反感,認為「種種可惡,皆在此輩」。可見,範文程根本不可能被「重用」。

倒是野史有一種說法可信些。據說,努爾哈赤攻克撫順等地,大肆擄掠,其「論功行賞,將所得人畜三十萬散給眾軍,其降民編為一千戶」。範氏兄弟,亦當在降民之列。由於範文程長得又高又大,引起努爾哈赤注意,便招至席前問話。範文程是何等聰明機敏!估計他給努爾哈赤留下的印象很好,於是,努爾哈赤便將範氏兄弟分給了鑲紅旗。

《清史稿》記載:「上伐明,取遼陽,度三岔攻西平,下廣寧,文程皆在行間」。「皆在行間 」,用詞很妙,「行間」是什麼?可以是謀士,也可以是隨從,更可以是隨軍打仗的漢人奴隸。

顯然,範文程並未受到努爾哈赤的重用,也沒得到努爾哈赤的充分信任,熱鬧了一段時間後,就在一個不大不小的章京的位置上坐了8年的冷板凳。

章京這個官銜可大可小,一般小章京指的是那種文書類辦事員,大體上相當於今天中央政府機構裡科級主任科員或副處級調研員之類。

這8年的時間裏,範文程可以說是懷才不遇、相當寂寞。

遭遇伯樂皇太極

正當範文程鬱鬱不得志之時,皇太極即位,範文程的春天來了。

皇太極對範文程另眼相看是因為一件事。

天聰六年(公元1632年),皇太極攻打林丹汗,佔領了歸化(今呼和浩特),林丹汗卻率眾渡過黃河,向西逃走。後金幾萬大軍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繼續進攻敵蹤不明,原路退回士氣必將受損。

範文程、寧完我等人主張進攻明朝:當乘其不備,直抵北京,訊其和否,毀山海關水門而歸,以壯軍威。皇太極依計而行,滿載而歸,士氣大振。

慧眼識才的皇太極對這個年輕漢官的才學和謀略備加讚賞,他很快把範文程招到自己身邊,讓他參與了軍國大政。二人惺惺相惜,堪稱知音。

皇帝與臣子的情誼,通常不具有世俗友誼的那種相互關懷而產生的永久性。然而皇太極與範文程,卻似乎是個特例。他們君臣之間真摯的情感,默契的配合,讓人感嘆。

皇太極的忠實御用智囊

皇太極即位,面臨君權與滿洲貴族利益水火不容的處境。範文程毫不猶豫,立場堅定地站到皇太極的陣營中,成為御用智囊團主要成員之一,從而深得信任與倚賴。

不僅忠誠,作為名人之後的範文程也相當有謀略。皇太極執政時期制定的許多策略,不能說都是範文程一個人的智慧,但至少,他給皇太極出了不少好主意。

寧遠之戰後,明朝派袁崇煥督師遼東,蒙古又背叛了與後金的盟約,後金面臨著極大的困境。此時袁崇煥整頓軍備需要時間,提出議和。範文程建議皇太極將計就計,提出以議和對議和以爭取喘息的機會,並提出了征撫蒙古,恩撫朝鮮,招撫明將的策略,有力地扭轉了不利局勢。

皇太極執政之初權力不穩,範文程又針對四大貝勒共治國政所造成的權力分散的弊病提出具體解決方案,建立適應皇帝權力的政體制度,以利大權集中,政令通順。

在袁崇煥做好充分準備即將攻打後金之時,範文程又向皇太極提出借道蒙古,繞過錦州寧遠攻打北京,使袁崇煥被動地回師北京,造成其引八旗軍入關的假象,遭致殺身大禍。

天聰九年(公元1635年), 蒙古林丹汗妻子來降,帶來傳國玉璽制誥之寶後,建國一事提上日程。範文程審時度勢,提出「侵擾、等待、建號、建制」的方針。即繼續侵擾明朝,等待時機。大凌河戰役勝利後,大批明將來降,明朝的遼東防禦土崩瓦解。恰逢此時,範文程進言皇太極稱帝。這既可表明皇太極不再是和蒙古諸汗一樣的邊族之國,而是至高無上的皇帝,又是後金征伐事業的新起點。

肝膽相照的君臣際會

皇太極在對範文程的使用上,做到了「用人不疑」,從而為這段君臣際會的佳話打下了牢固的基礎。據說,為表示尊重之意,不論人前人後,皇太極對範文程一律以「範章京」相稱。皇太極不僅對「範章京」言聽計從,而且每逢諸臣議事,若範文程不在場,皇太極必定先問:「範章京知否? 」

每當群臣意見不一議事不決的時候,皇太極就說:「何不與範章京商議一下? 」只有當眾臣下說:「範文程已經同意。 」皇太極才最後批准。有時,如果範文程生病沒上朝,皇太極甚至會將一些事情延後,等範章京病好後再作裁決。後來,凡是範文程起草的文件,他不再過目便予批准,他說:「我相信範章京不會出錯。 」就此,範文程成了真正的大章京。

君臣二人私下的關係也極為親密。皇太極經常將範文程召入宮中議事,二人經常一坐就是幾個時辰。有時,範文程深夜剛剛離開皇宮回家躺下,皇太極又派人來請範章京進宮議事。

皇太極還經常讓範文程陪同進膳。範文程有一次入侍,面對美味佳餚,想到家中的老父親還沒有嘗到過,遲遲沒下筷子。皇太極立刻明白了他的心意,立即派人把這桌美味佳餚原封不動地送給了他的父親。

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農曆七月,皇太極賜予範文程一等大臣的品級,此時的範文程儼然穩居清政權漢族文臣第一人的位置。

險遭奪妻之辱仍以大局為重

崇德八年八月初九,皇太極突然離世,形勢對於範文程急轉直下險惡萬分。

福臨被推為新君,是八旗貴族內部各派激烈爭鬥的暫時妥協。福臨繼位以後,這一鬥爭仍在進行。八月十六日,郡王阿達禮、貝子碩託向鄭親王濟爾哈朗、禮親王代善、睿親王多爾袞遊說,謀立多爾袞為君,代善、多爾袞告諸王貝勒,遂以擾政亂國的叛逆罪,將阿達禮、碩託處死,籍沒其家。範文程原是碩託的屬下人員,此時被撥入鑲黃旗。

範文程剛剛避免了因旗主碩託亂國而險遭不測之禍,不久又遇到了新的麻煩。攝政王多爾袞之親弟豫郡王多鐸色膽包天,竟然要搶奪範文程漂亮的老婆,經過一番周折,才得到解決,諸王貝勒審實後,決定罰多鐸一千兩銀子,奪其十五個牛錄。範文程雖然化險為夷,但仍不免憂心忡忡。多鐸日後會舍此不究嗎?萬一追念前怨,範文程恐難免滅門之災了。

儘管身遭故主被戮、愛妻險被欺凌的雙重危難,範文程仍以大局為重,在清朝入主中原這一緊急關頭,獻計獻策,立下了大功。

將自己撰寫所有文件的草稿付之一炬

範文程是滿清開國功臣,功蓋一時。然而,他又是一個聰明絕頂的人。

他知道,他是漢人,相對滿清皇室貴族而言,出身卑微,一奴才也。因此,其一生處處小心謹慎,避免「功高震主」,以求「安身避禍」。他既要運用謀略對付敵人,以取得政治軍事外交鬥爭的勝利,又要謹防禍起蕭牆,巧妙擺脫內部的傾軋。他的一生,憑藉智慧,應付自如,多次化險為夷,終使自己的地位安如磐石。

範文程為人深自謙退,從不矜伐其功。這一點,在滿清權力更迭的殘酷政治鬥爭中,表現尤為突出。他信守一條基本原則,始終保持謀臣的公允地位,從不參與權力之爭。但是,他是皇太極的最重要謀臣,難免招致攝政王多爾袞的諸多猜忌,順治五年,攝政王多爾袞大權獨攬,曾命範文程等人刪改《太祖實錄》,範文程深知此事關係重大,一旦政局有變,恐有殺頭之禍,遂以養病為由,閉門不出。果然,多爾袞死後即被問罪,清史記載,範文程「與同官當連坐,上以文程不附睿親王, 命但奪官論贖。是歲即復官。 」他的機智謹慎,終使其安然無恙。

範文程一生所進奏章,數量驚人,尤其是皇太極當政時期,眾多重要的奏章多出自範文程之手,但是,他卻焚燬了他撰寫的所有文件的草稿,在他看來,這些東 西,都是危險的。事實上,歷代偉人之作,很多都出自屬下之手,但凡渲染此等事者,均無好的下場。範文程深知其中之奧秘,從不居功自傲。他的做法,就是不說,也不存,統統付之一炬。

急流勇退安享晚年

順治十一年八月,順治帝福臨特加封範文程為少保兼太子太保。顯然,順治皇帝福臨對範文程是相當敬重的。他說,「文程在盛京時不附貝勒,後亦不附睿親王,眾所共知。 」 但這時,範文程卻急流勇退了。他上疏稱謝的同時,卻以體弱多病為由請求退休。順治皇帝福臨溫諭慰勉,同意他「暫令解任」,一個「暫」字,說明順治皇帝還是想待其病癒後再召用他的。順治甚至還親自為他調藥;遣畫師為其畫像,藏於內府;又經常賜給他御用衣物,因為範文程身體高大魁梧,還下令為他特製衣冠。

然而,範文程去意已決,政治之凶險,他是瞭然於胸的。「乞休 」之後,他幹什麼呢?與好友親朋種種花木,寫寫詩詞,教教學生,從此不問政事世事,一心一意安度晚年了。

公元1666年(康熙五年)八月庚戌,自稱「大明骨大清肉」的一代謀臣範文程去世,卒年70歲。康熙皇帝「親為文」,賜葬於北京懷柔縣之紅螺山,立碑以紀其功績。此後,康熙還親筆題寫「元輔高風」,以為範氏祠堂的橫額。評價之高,可見一斑。

範文程面對各種複雜的形勢,能夠識大體、顧大局,言所當言,為所當為,不仰人鼻息,不隨風搖擺。他韜略過人,又能悟移人主,急流勇退。幾經血雨腥風仍能穩坐「大清第一文臣」的位置實在是因其大智大慧。
 



来源:遼瀋晚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