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由美國華人歷史學會主辦的,「為表揚麥禮謙對美國華人歷史的貢獻」聚會假華埠皇后酒樓盛大舉行。600多位來賓中從80歲以上的老人,到20歲以下的年青人,從遠道倫敦、加拿大而來至灣區本地的親朋好友,各界人士濟濟一堂,向這位「美國華人歷史學學長」致敬,並共慶麥老82歲的壽辰。大會還接到包括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南西•佩洛西、三藩市市長紐森、加州眾議員馬世雲等政要發來的賀函。
麥禮謙(Him Mark Lai) 被譽為「使美國華人歷史研究正式規範化的學者」。祖籍廣東省海南縣,1925年11月日生於美國加州三藩市。父親麥沃炳於1910年來美,是在天使島被拘留的第一批華人。當時用黎姓商人兒子的身份移民,所以其兒女以黎Lai為姓。麥禮謙於1947年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利分校機械工程學系,獲工程學學士學位。1953年被貝克特爾建築工程公司聘為機械工程師,設計火力及核能發電廠,歷時三十一年。自六十年代起,麥禮謙利用業餘時間從事美國華人史研究,為東西報(三藩市雙語週報1967-1989)寫論文。1969年與胡垣坤合著《加州華人史綱》,同年與胡垣坤共創美國第一個美國華人史課教程。於1984年退休後,專心致力於美國華人史研究至今。麥禮謙曾三次擔任美國華人歷史學會會長。著有10部中英文著作,發表的有關美國華人的論文和雜文有一百多篇。
自謙時勢造英雄
麥禮謙在會上講到華人歷史是美國歷史的一部分,中華文化成為美國多元文化的組成部分。他簡述了與美國華人歷史學會、東西報、洛杉磯加大、伯克來加大等組織機構的聯繫,由於因緣際會讓他能學以至用。他自謙道,時勢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時勢。自己是在適當的時機,適當的地方響應了時代的需要。他還感謝大家的幫助支持,幽默地說「一個人是唱不出一臺戲的。」
夫人功不可沒
麥禮謙還特別感謝夫人張玉英,LAURA。LAURA是麥禮謙的最佳拍檔,賢內助。在她身上閃光著中化婦女的傳統美德。麥禮謙不開車,他說多少個星期六,LAURA開車陪他去洛杉磯加大,加州歷史學會,對自己來說這些地方是非常有趣的,而對LAURA卻不是。還有自己喜歡買書,家裡已經擱不下了還買。LAURA從不反對,不抱怨。
麥禮謙與夫人張玉英在慶祝會上
笑談當年趣事
麥禮謙的好友胡垣坤先生從5歲半同麥禮謙一道進小學堂讀書,他仍記得當年麥禮謙叫一聲「給我中西日報」的情景。在高中,麥禮謙是歷史課的寵兒,曾獲三藩市全市中學生歷史問答比賽的第一名。蔡流輪醫生則感懷50多年前同麥禮謙在「民青」(華僑民主青年團)時的光景。「麥禮謙就是學者模樣,被大家稱作‘老麥’」。兩位老朋友的風趣介紹,引起現場陣陣笑聲。他們還評說麥禮謙在生活中總是講真話,即使有時會被刺痛。在對美國華人歷史的挖掘、整理和記載中,麥老也一直秉持著真實還原的態度。麥老樂於助人,好心腸,他們慶幸有這樣的朋友。
胡垣坤(右)和蔡流輪笑談麥老當年軼事
創立「尋根覓祖」
「尋根覓祖」計畫是1991年由麥禮謙與ALBERT CHENG為主要推手創立的美國華人歷史學會旗下的一個項目,以期幫助18歲-27歲的華裔青年重新建立自己與祖先、家族的聯繫。在聚會上,記者遇到了2005年「尋根覓祖」項目的其中四位參與者,余美恩、林家旋、Kimberley Wong和謝麗蓮。他們那時每週六接受三小時的課程。麥禮謙為他們講授美國華人歷史及珠江三角州的歷史概況,幫助他們找到祖輩所在的村落地理位置。經過四個月的學習後踏上為時2週的「尋根之旅」。他們都談到「尋根」使他們更好地珍惜中華文化傳統,增進了理解。也讓她們感到,永遠不能忘記自己的根。余美恩談到了對麥老的印象,「(他)是一個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充滿熱情的人…… 他是一個榜樣,為生活他有一份職業,為了自己的喜好,他付出畢生努力,為社會作出了貢獻」,「我為在世界上有這樣的人存在而心懷感激」。
2005年「尋根」計畫的其中四位參與者:
前排起:林家旋,Kimberley Wong;後排起:余美恩,謝麗蓮
美國華人歷史學會主任李閏屏在大會上預展了「麥禮謙數碼檔案」網站。網站將提供從麥老收集的原始資料到出版的書籍論文、生平及有關的影音資料。網站地址:www.himmarklai.org.
(看中國首發 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