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的民主

發表:2007-06-05 07:1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最近中國官員和理論界人士頻繁提出有關「民主」的觀點,包括大力推崇民主制度、建議中國應該實行民主改革等等。在過去,民主被中共視為高度敏感的政治議題,現在卻透過媒體釋放讚揚民主的訊息。其中代表的意義,究竟是中共終於體認到民主的重要性呢,還是中共對民主的詮釋不同於西方式民主?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提出「民主是個好東西」一文,引起非常大的迴響。這篇文章連續在中共官方媒體轉載,包括了北京市委機關報《北京日報》、中共中央級官方媒體《人民網》、《新華網》,以及中央黨校刊物《學習時報》。由於俞可平是總書記胡錦濤的「文膽」,他的說法代表中共智囊的主流思想,也代表中央高層發出的信號。整體而言,中共雖然肯定民主的必要性,口中的民主卻是異於西方民主的「中國式民主」。

「中國式民主」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特色:第一、漸進式的民主改革。民主的發展需要堅實的經濟政治基礎,如果不顧條件地推行民主,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災難性的結果。第二、堅持一黨專政的前提。為了避免在轉型過程中產生政治動盪,改革的目標就是在現有威權體繫上,增強國家治理的能力與效率。第三、反對西方式民主。中國堅持民主的形式具有多樣性,反對將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當作民主的基本指標。

從這些主張可以看出,中共雖然肯定了民主的普世價值,但是「中國式民主」顯然不同於西方國家常見的三權分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中共對民主認知的出發點,和西方民主制度的根本精神截然不同。西方民主制度的核心精神是「主權在民」。按照盧梭等思想家的觀點,代表著「合法性的來源都來自於人民,而非君主或貴族」。人民透過社會契約將權力授權給統治者,但統治者的統治權卻來自於人民授權。因此,在西方民主政治的概念中,具有選舉權的人民掌有國家權力,民意代表必須對人民負責,當民意代表違背了人民的委託時,人民有行使否決、罷免的權力。進一步來講,在「主權在民」的原則下,西方民主制度的重要關鍵是允許反對黨的存在。人民可以透過競爭性選舉來表達對統治者的授權,因而存在政黨輪替的可能性。

中共至今仍然迴避「主權在民」的根本精神。每5年一次的中央領導人換屆改選,人選還是由現任領導人拍板定案,然後形式上經過選舉的程序,因此最高領導人尚未出現落選的例子。此外,中共依然強調自身是唯一且永遠的執政黨,不允許其他反對黨的存在。如此一來,人民就無法在政黨中進行政治選擇,也無法約束執政黨。由此可見,中國宣稱要進行民主改革,卻持續迴避「主權在民」的理念,那麼它的民主政治將不會是西方式的民主政治。(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臺灣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