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的平靜

作者:巫石吉 發表:2006-12-06 14:1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追求更高層次的心靈力量,邪惡不再近身,永恆的平靜已經降臨。

追求這條能發展出更高層次的精神力量,這些力量包括了-堅忍不拔、處之泰然、不做抵抗和先見之明。這裡所說的「先見之明」,並不是預測結果,而是能夠直覺到那些運作於人類,甚至於萬事萬物,生命中的隱藏因素,並引起多樣而普遍的結果。

當我們不斷超越心靈上的自己,超越了運作于思維領域中的競爭法則,其結果使各式各樣的暴力、恥辱、憂愁、苦惱與不安,不再出現在他的生活裡。

我很喜歡拿歌德說的話:「才華養於平靜」,來詮釋平靜帶來充沛的能量,就像沉默,為宇宙間最強大的力量,其力量之大,足以左右善惡。不論才華養於平靜或者沉默的力量,都在應證一件事,沒有靜默的孤獨沉思,絕對激不起美麗的智慧浪花;沒有平靜的閱讀思索,絕無法激發無窮的美麗新願景。

文學思想家佩脫拉克也說:「孤獨最令我欣喜若狂的,也非它的遺世與寧靜,而是它的餘暇與自由。」梭羅說過:「我以一種奇怪的自由在自然中來去自如。」

交往和獨處原是人在世上生活的兩種方式,對於每個人來說,這兩種方式都是不可少的,只是比例各人相同罷了。由於性格的差異,有的人更愛交往,有的人更喜歡獨處。人們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功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為重要的一種能力。

從心理學的觀點看,人之需要獨處,是為了進行內在的整合。所謂整合,就是把新的經驗放到內在記憶中的某個恰當位置上。惟有經過這一整合的過程,外來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為一個既獨立又生長著的系統。所以,有無獨處的能力,關係到一個人能否真正成為一個相對自發性的內心世界。

雖然讀書寫作與練書法使我變得孤獨,但在孤獨中我享受心靈寧靜的愉悅。喜歡找尋一個安靜的環境,靜靜的讀書思考,在此當中尋覓一種自然祥和的氣味,讓自己的心靈透過讀書思考沉澱紛紛擾擾的世俗雜念;藉由置身在安靜的環境下,可以帶來內心的平靜,在平靜中可以觀想許多往事,靜下心來寫作與創作書法藝術,較能冷靜的處理寫作時的筆觸筆感,以及揮灑書法展現在宣紙上呈現一種中和的舒暢感,這些需要靜向的心靈提升,讓精神得到優雅的寧靜感懷。

這裡使用的四個名詞皆與「靜」有關,從安靜、平靜、冷靜到寧靜,其中內涵的深意哲思值得細細思索品味。

安靜並非置身山林或偏遠海邊的寂靜,縱然在都市中鬧中取靜的巷弄裡,雖然聽得見車水馬龍的喧嘩聲,自己依然埋首書城,做個快樂的心靈成長者,彷彿外頭的噪音與我不相往來,甚至干擾不到我,只因心境悠遠,醉翁之意不在酒。

平靜則衷情於孤獨的,在平靜中,我們最不孤獨;在孤獨中,思維氣象萬千。

冷靜則是一種境界,像陶淵明所說的:「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是一股正義凜然的浩然之氣,面對危急恐懼毫不退縮、絕不心生畏懼感;相反地,強烈地展現過人的勇往直前、勇者不懼的氣象萬千。

寧靜像置身於夜深人靜的山林中,四週一片死寂,只有蟲鳴劃破這夜裡的寧靜,份外感到靜默的氣氛!

其實,在安靜的地方,首先內心要有想平靜下來的想法,才能讓才華得到適當的能量宣泄,從事藝術創作是最好的方法,孤獨絕不是無所事事,而是拿定了主意,有一種寧靜致遠的目標想法,經過一段時間的澄澈心靈,心緒自然平靜下來,古人說:「定靜安慮得。」心平靜下來自然能冷靜處理面對未來的挑戰與難題,不是嗎?

梭羅孤獨在華爾湖畔住了兩年多,每日心領神會地欣賞平靜的湖面,他的心緒也同樣平靜。諸葛亮說過:「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水面平靜就像心靈澄澈一般,明朝呂坤說:「天地萬物之理,出於靜,歸於靜。人心之理,發於靜,歸於靜。靜者,萬理精義,萬化之樞紐也。」靜心使心靈精神能通澈無礙,猶如湖水清澈,游魚細石,直視無礙;不但可以冷靜地思維出萬事萬物的端倪,更能返照自身,此時接近平靜清澈的湖面,彷彿鏡子般照見自己,眼睛所看到的不只是外在的自己,更能與大自然的山光水色融合為一,讓心靈的細微處也跟著靈化靈動了起來。

「噢!在你身邊我覺得多麼愉快!我要永永遠遠的愛你,甜美、神聖的大自然,請讓我跟隨你的腳步!」 這是西方詩人寫給大自然的一首詩。

大文學家歌德曾經說,自然和藝術,好像總是互相躲避,避免來往。但是,在人們還沒有想清楚這句話之前,它們卻又相遇在一起了。

歌德說明瞭一個現象,那就是,自然和藝術看似兩條不相交平行線,但事實上卻又融合在一起。如果人的七情六慾是屬於自然的一部分,那麼音樂就毫無疑問的是人颣的藝術結晶了。

藉由心靈與自然合為一體,此時,寧靜便由此產生。當自己透過安靜、平靜、冷靜到寧靜的心靈轉換過程,此中的思維靈感常能因運而生,且源源不絕的天外飛來一筆呢?

事實上,平靜似乎與孤獨劃上等號!無論活得多麼熱鬧,每個人都必定有最低限度的獨處時間,那便是睡眠。睡眠讓我們置身於身體的平和寧靜中,雖然心靈依然無限延伸的向潛意識不斷伸出觸角,伺機而動想轉化腦力形成形而上的哲學思維,然而不管結果如何?它們畢竟與你的生命是一體的,是身心靈三合一的結合物。

此時,不管你與誰同睡,你都只能獨自進入你的夢鄉。同床異夢是一切人的命運,同時卻也是大自然的恩典,在心理上有其必要性。根據精神分析心理學家推測,夢具有與獨處相似的整合功能,而不能正常做夢則可能造成某些精神疾病。

聯想起愛因斯坦說過的:「在閱讀過程中,他找到了閱讀的方法,在所閱讀的書籍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處的東西,把其他一切統統拋掉。」偉人常不聲不響地深思熟慮,這是「才華養於平靜」後的形上智慧的升華吧!

天才的孤獨精神是勤奮的;他們的成果在寧靜的秋夜更顯輝煌耀眼,在月圓的天心更顯皎潔明亮。不間斷的創作慾望讓天才更顯不凡,在孤獨的夜裡,在夜深人靜中,當月圓的影子已經悄悄轉換位置,偉大不朽的形而上創作自然而然因運而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